Workflow
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
icon
搜索文档
Figure CEO:人形机器人是AGI的关键物理形态,已进入工程化验证期,将在四年内部署10万台
华尔街见闻· 2025-07-07 18:14
机器人技术发展现状 - 当前机器人领域指数级发展主要得益于硬件可靠性提升和神经网络技术的卓越表现,电动系统进步取代液压系统局限使人形机器人更安全可靠[7][8][10] - 最新设计的机器人成本降低约90%,未来四年内将实现年产10万台规模,最终目标向全球输送数亿台机器人[1][27][43] - 原型机器人已在物流、制造、医疗等高标准化行业稳定执行无需人工干预的流程任务[1][22][23] 技术突破与产品特性 - 公司采用端到端设计理念,12个月内完成人形机器人大部分部件开发,直接瞄准类人机器人终极目标[12][15] - Figure 3机器人专为高产制造设计,内置单一神经网络可连续60分钟执行物流作业,处理包裹速度从4秒/件提升至3.5秒/件[9][23][27] - 机器人具备自主学习能力,通过60小时数据训练即可掌握全新物流任务,展现类人动作和推理能力[23][43][44] 市场应用战略 - 聚焦两大场景:家庭服务(高难度非结构化环境)和劳动力市场(占GDP一半的低变异性场景)[21][24][33] - 劳动力市场优先突破物流领域,机器人可自主完成包裹分拣、条形码处理、包装翻转等复杂操作[22][23][28] - 商业模式上,家用机器人月费约数百美元,而劳动力市场机器人盈利潜力可达全球GDP一半[21][33] 行业未来展望 - 预测人形机器人将在未来10年形成类似手机的通用平台,功能主要受软件限制[33][48] - 未来社会将出现人机数量相当场景,机器人可制造其他机器人并贡献GDP,使所有工作成为可选项[30][48][51] - 超级智能时代需通过人形机器人作为物理载体,避免数字代理强迫人类完成现实任务的风险[40][41][48] 生产制造规划 - 新建制造工厂已启动Figure 3生产,内部实施高速生产项目以实现规模化[26][27] - 未来四年核心目标为推出10万台机器人,突破制造瓶颈后计划扩展至百万级产能[43][46] - 技术路线图聚焦安全性提升和运动能力优化,使机器人胜任更多人类体力劳动[27][28][42]
低空经济企业“腾飞”前夜 科创板新政加注关键推力
上海证券报· 2025-07-04 03:02
政策调整 - 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并扩大适用范围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科技领域 [1] - 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扩容至低空经济领域,为处于技术攻坚期的低空经济企业提供资本支持 [2][6] - 政策调整不仅是融资渠道的拓宽,更是政策支持下行业发展逻辑的重构 [7] 低空经济行业现状 - 低空经济是以低空空域为活动范围,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制造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链涵盖上游核心零部件与空管技术、中游整机制造与智能系统及下游多元应用场景 [4] - eVTOL企业被视为产业链的核心,其发展进程直接关乎上游零部件量产规模、下游场景应用成熟度 [4] - 低空经济在物流配送、景区观光、应急救援等细分领域有着明确的商业化路径,被视为下一个万亿级产业蓝海 [4] - 由于空域管理碎片化、技术瓶颈仍存、适航认证进度不一等原因,国内外eVTOL企业多在"爬坡"阶段,距离大规模商业化仍有不小距离 [4] eVTOL企业挑战 - eVTOL企业在技术攻坚期面临研发投入大、周期长、验证成本高等挑战,如飞行器核心系统自主研发、动力系统和复材机体的全国产化发展、适航认证等关键环节投入周期较长 [5] - 航空产品的高安全性意味着eVTOL企业在完成适航认证前很难有订单落地,难以"自主造血" [5] - 国内eVTOL企业中,亿航智能的EH216-S已获得适航三证,有望率先跑通商业化,其余企业多处于产品研发、适航认证过程中,且多为未盈利状态 [5] 企业反应与资本动向 - 多家eVTOL企业透露,近期已有多家券商火速拜访并沟通上市事宜,重点研究新政与eVTOL行业的适配性 [2][9] - 沃兰特航空正在与券商、监管等各方沟通IPO上市事宜,数十家券商为其出谋划策 [9] - 时的科技正积极与监管和头部投行紧密沟通,重点研究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及香港18C与eVTOL行业的适配性 [9] - 多家头部eVTOL企业暂未设立明确上市时间表,个别企业预计在2027年前后开始推进 [9] 政策影响 - 科创板新政将有效引导一级市场资金向具有核心技术和发展潜力的企业集聚,形成资本与产业发展的正向循环 [3][10] - 二级市场打开的窗口将反哺一级市场,PE/VC会更敢于投资低空经济企业,保证企业的资本循环 [10] - 科创成长层的设立与第五套上市标准的重启,标志着监管部门正尝试从制度供给端修复创新资本链条,为创投机构构建更清晰的退出预期 [10] - 一级市场的投资逻辑将回归对底层技术与中长期竞争力的关注,而非短期财务指标 [10]
江汽与华为签署合作协议,理想i6预计9月上市
招商证券· 2025-06-22 15: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汽车行业整体下跌-2.6%,各二级、三级板块全面下跌,个股也多数下跌 [1][2][10] - 本周有新车发布及上市计划,国际化拓展和低空经济项目有新进展,投资建议关注不同类型企业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板块行情回顾 - 本周上证A指、深证A指、创业板指均下跌,各行业板块部分上涨,CS银行、CS综合金融和CS通信涨幅居前,CS医药、CS纺织服装和CS商贸零售跌幅居前 [2] - 汽车产业链各板块全面下跌,乘用车和商用车板块跌幅较小,车身附件及饰件和商用载客车跌幅较小 [2][10] 个股行情回顾 - 汽车板块个股下跌居多,涨幅居前的有易实精密、林泰新材和兆丰股份,跌幅居前的有一彬科技、厦门信达和英利汽车 [3] - 重点覆盖个股周度下跌居多,涨幅居前的有华懋科技、瑞鹄模具和嵘泰股份,跌幅居前的有隆鑫通用、星宇股份和银轮股份 [3] 本周行业动态 - 新车方面,工信部发布新一批新能源车免税名单,蔚来宣布拓展欧洲市场,腾势将进入澳大利亚,吉利沃飞长空华东区域总部项目落地 [7] 投资建议 - 整车推荐比亚迪、赛力斯等,关注北汽蓝谷等;商用车推荐宇通客车等;零部件推荐福耀玻璃等;关注低空经济相关核心标的宗申动力 [7] 近期上市新车 - 6月有多款新车上市或预告,如海豹06 EV、bZ5等,各有亮点 [19][21] 本周行业相关新闻/政策 - 小米YU7将于6月底发布,理想i6预计9月上市,理想i8将于7月下旬发布 [22][23] - 江汽集团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蔚来宣布拓展欧洲市场 [23][25] - 三部门召开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工作视频会,工信部发布新能源车免税名单 [26] - 腾势品牌将于三季度进入澳大利亚,吉利沃飞长空华东区域总部项目落地 [27]
前沿科技企业心思“活”了 券商投行“动”起来了
证券时报· 2025-06-20 07:23
从前天开始,沃兰特航空合伙人兼高级副总裁黄小飞就一直忙着接待券商。短短两天,已有10多家券商团队来敲公司的门。 这源于中国证监会6月18日发布的《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下称《科创板意见》)。《科创板意见》以设置科创成长层为 抓手,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并扩大适用范围,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企业上市。 "我们非常关注相关的新举措。这一系列政策释放出一个积极信号:国家正在以更包容、更前瞻的制度安排,支持商业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型企业登陆资本 市场。"时空道宇相关负责人说,过去很多商业航天企业虽然拥有核心技术,但由于暂未盈利,难以借助资本市场实现快速发展。第五套标准的重启,实质上是 从"看盈利"向"看创新、看潜力"转变,为像时空道宇这样深耕硬科技的企业打开了新的成长通道。 有商业航天企业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在证监会相关实施细则明确后,公司将积极进行上市前的筹备工作。 沃兰特内部目前正在讨论是否在科创板上市。"科创板改革恰逢其时。"黄小飞告诉证券时报记者,"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更加精准服务技术有较大突破、商业前景广 阔、持续研发投入大的优 ...
科创板重启第五套标准并扩大适用范围 前沿科技企业心思“活”了 券商投行“动”起来了
证券时报· 2025-06-20 02:34
政策影响 - 中国证监会发布《科创板意见》,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并扩大适用范围,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科技领域企业上市 [1] - 政策发布后,三大前沿产业领域的企业和券商投行团队积极响应,已有10多家券商团队接触沃兰特航空 [1] - 第五套标准从"看盈利"向"看创新、看潜力"转变,为硬科技企业打开新的成长通道 [2] 行业反应 - 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属于国家鼓励的新质生产力,前期投入大、周期长,对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融资需求较大 [2] - 商业航天企业时空道宇表示政策为技术领先但未盈利的企业提供了成长通道 [2] - 低空经济企业沃兰特航空和御风未来认为政策精准服务技术突破大、商业前景广阔的科技企业 [2] - 人工智能企业无问芯穹认为政策优化将降低短期盈利压力,助力关键技术突破 [3] 企业动态 - 沃兰特航空正在讨论是否在科创板上市,认为政策为其提供了更具包容性的资本市场通道 [2][5] - 商业航天企业计划在证监会实施细则明确后积极筹备上市工作 [2] - 时空道宇正在建设"吉利星座",推动卫星应用商业化落地 [6] 资本动向 - 中信建投证券将加强项目储备与申报工作,开发科创属性强的新质生产力企业 [3] - 领中资本建议已投企业评估科创板机会,强调技术实质和产业价值的重要性 [3] - 股权投资机构更聚焦技术全球领先或商业模式能赚钱的企业 [7] 行业前景 - 政策有望大幅缓解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企业的融资难现状 [4][5] - 商业航天行业火箭企业一旦形成稳定合作关系,后续增长预期较稳定 [6] - 低空经济企业御风未来认为政策将加速行业商业化进程,推动中国eVTOL赛道全球领先 [5] 政策执行 - 证监会和交易所将结合产业特点,成熟一个推出一个,严把发行上市入口关 [7] - 建议强化对企业营收质量、产品实际应用公允价值的审查,避免资源错配 [7]
深市公司探“赢” 逐浪科技星辰|资本市场赋能低空经济 深市企业发力新赛道
证券日报网· 2025-06-19 20:10
资本市场赋能低空经济发展 - 证监会主席吴清指出资本市场深刻结构性变化促进科技、资本、产业良性循环,低空经济是典型案例 [1] - 深交所低空经济上市公司借助资本力量在无人机物流、eVTOL、空天信息服务等赛道快速发展 [1] - 企业计划深化与资本市场协同联动,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品研发体系,推动场景应用标准化与规模化 [1] 资本支持企业成长案例 - 万丰奥威2006年上市后通过资本市场支持并购重组、研发投入和设备更新,实现高质量快速发展 [2] - 中信海直通过IPO及再融资引入国际先进机型,组建运营维修团队,拓展国产直升机部件修理能力 [3] - 中航光电利用深交所融资平台募集资金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3] 企业技术合作与生态构建 - 中信海直与华为共建5G低空通信网络,联合高校开发飞行监控系统,参与制定eVTOL起降场标准 [3] - 公司与深圳南山区政府、招商蛇口等合作共建前海-蛇口低空经济先导区 [3] - 中航光电表示需提升基础研究能力,加强前沿技术系统规划,优化产品技术体系 [4] 行业发展瓶颈与突破路径 - 传统应用场景市场空间小,新兴消费场景处于初级阶段,民用需求不足制约技术创新 [5] - 企业聚焦技术攻坚-场景破局-生态协同三维路径,推进智慧通航系统、虚拟仿真培训等科研项目 [5] - 中信海直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低空无人系统、直升机技术等课题,整合资源攻克关键技术 [5]
本田成功进行再利用火箭起降试验,日本民企首次
日经中文网· 2025-06-18 16:01
小型火箭起降试验的情形(17日,北海道大树町) 本田在北海道的研究基地将实验机发射至约300米高度后,成功着陆。再利用火箭起降达到该 高度的实证在日本国内为民营企业首次。本田向2029年之前到达太空和地球的边界的开发目 标前进了一步……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日经中文网 https://cn.nikkei.com 视频号推荐内容: 小型火箭设想把用于通信和地面观测等的小型人造卫星送入太空。火箭的控制和引导应用了 本田在自动驾驶领域积累的技术。 该公司于2019年成立了太空专门开发团队。本田通过重复使用火箭来降低整体运营成本。计 划未来涉足火箭业务,但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 在人造卫星发射方面,SpaceX走在前面。马斯克领导的SpaceX在全球火箭发射次数中占一 半以上。该公司的通信业务"星链(Starlink)"正在增强存在感。 日本的太空初创企业SpaceOne也曾多次发射。小型火箭如为一次性,发射成本高达数十亿日 元。 本田一直将小型喷气式飞机的实用等发动机技术推广到空中领域。除了推进被称为"飞行汽 车"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的研发之外,还与 ...
【快讯】每日快讯(2025年6月17日)
乘联分会· 2025-06-17 16:43
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 - 深圳启动"超充之城2.0"计划,重点推进重卡超充换电及乘用车闪充技术应用 [3] - 一汽奥迪Q6Le-tron家族首批100家授权店投入运营,覆盖全国核心城市,计划7月中旬扩展至超500家门店,预售车型CLTC续航达709-765公里 [4] - 极氪汽车智能座舱接入豆包大模型,整合抖音生态服务,实现语音交互与大模型无缝切换 [5] - 上汽通用五菱9款新能源车型入选2025下乡活动,预计三四五线市场销量占比超60% [6] - 比亚迪公布车辆无线充电专利,涉及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7] 自动驾驶与新兴技术 - 文远知行与Uber及迪拜RTA合作,计划2026年实现纯无人Robotaxi商业运营 [8] - 吉利沃飞长空eVTOL产品AE200进入适航取证第四阶段,预计2026年商业化 [9] - LG新能源与奇瑞签署6年8GWh大圆柱电池订单,可满足12万辆电动车需求 [10] 国际汽车市场动态 - 英国政府投入40亿英镑扩建充电网络,目标新增10万个充电桩,吸引60亿英镑私人投资 [10] - 加拿大4月汽车总销量同比增长11.3%至195,659辆,但零排放车份额降至7.5% [11] - 美英贸易协议设定英国汽车进口配额为10万辆/年,征收10%关税 [12] - 现代汽车印度工厂投产乘用车发动机,VinFast计划2030年电动车年产能提至100万辆 [13] 商用车与氢能产业 - 一汽解放与厦门建发股份战略合作,聚焦国际化投资及供应链协同 [13] - 湖南省发布氢能三年行动方案,目标2027年形成10家骨干企业,构建"一港两廊多区"格局 [14][15] - 货拉拉首款车型"多拉八方"亮相,基于长安汽车资质生产 [15][16] - 北汽福田在巴西上市Tunland V皮卡,覆盖城市及农场多场景需求 [17]
“价格战”后,车企驶向“价值战”
大众日报· 2025-06-17 10:53
行业现状与挑战 - 汽车行业面临价格战与技术升级的双重压力 价格战导致行业利润率下滑 2024年行业利润率仅4 3% 2025年Q1进一步降至3 9% [3] - 2023年全国227款车型降价 新能源汽车平均降价1 8万元 降幅超9% 5月头部车企掀起新一轮价格战后 港股A股汽车股全线下跌 [3] - 4月末全国乘用车库存达350万辆 其中新能源车库存85万辆 均为近年峰值 高库存压力迫使企业降价销货 [4] 价格战成因分析 - 产能溢出与高库存是价格战主因 新能源车补贴退坡及电池新国标实施加剧库存压力 [4] - 新能源汽车原材料成本下降 碳酸锂价格从2022年60万元/吨降至目前6万元/吨 电池占整车成本约40% 成本降低为价格战创造条件 [4] - 车企构建专属供应链管理体系 省去中间商费用 进一步摊薄成本 [4] 价格战负面影响 - 价格战导致供应商货价被压低 回款周期延长 利润微薄甚至亏损 [5] - 消费者对低价低质产品存疑 担心续航 智驾等性能不足 影响购买决策 [5] - 新车价格波动导致二手车保值率下降 抑制二手市场活跃度 部分消费者持币观望 [6] - 现金流压力迫使车企减少研发投入 转向外部供应商合作 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 [6] 技术升级与服务创新 - 行业共识转向以技术和服务为核心的"价值战" 华为尊界S800展示无人代客泊车功能 比亚迪推出1000kW兆瓦闪充技术 [7] - 红旗与小鹏展出飞行汽车(eVTOL)等创新产品 技术突破成为车展焦点 [7] - 比亚迪腾势提供跨省上门试驾 免费接送维修车辆等高端服务体验 [8] 产业链转型与出海策略 - 宁德时代建设全球首个高比例绿电零碳产业园 潍柴集团下线首台刀片磷酸铁锂电池产品 [11] - 魏桥与极石汽车合作研发铝占比50%的车身 预计提升续航10%并减少碳排放 [11] - 车企通过出海寻找新增长点 如五菱宏光MINIEV在东欧农村市场受追捧 差异化竞争是关键 [12]
政策引导产业扶持 低空飞行场景多元拓展
证券日报· 2025-06-12 01:28
本报记者 郭冀川 此后全国首部低空领域专项法规《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以及《深圳市培育发展低空经济与空天产业集 群行动计划(2024-2025年)》等政策相继出台,围绕引培低空经济链上企业、鼓励技术创新、扩大低空飞行应用场景等方 面,深圳提供了充足的政策保障。 通过政策引导和产业扶持,深圳不仅形成涵盖研发、制造、应用、服务等环节的低空经济产业链,更实现了多元化应用场 景的落地开花。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深圳实现新增低空起降设施373个,低空智能融合基础设施 (SILAS)核心功能上线试运行。新开通无人机物流航线94条、累计达250条,低空无人机载货飞行77.6万架次、同比增长 27%,直升机载人飞行超2.8万架次。这些成绩不仅彰显了深圳低空经济产业的蓬勃活力,也是政策落地见效的有力见证。 袁帅表示,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的落地离不开管理制度的完善与政策的引导。例如,无人机配送需要起降场地、充电设施等 基础设施支撑,还需完善的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提供支持,这种空域管理和飞行监控并非单个企业能够独立完成,背后离不 开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支持。此外,eVTOL商业化尚处于起步阶段,亟须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