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城市书房
icon
搜索文档
滨州|滨州以书香体系建设涵养城市“心安”内涵
大众日报· 2025-10-24 09:17
书香体系建设与城市文化内涵 - 以书香体系建设和阅环境优化为着力点 全面夯实文化阵地 提升文化服务水平 丰富文旅产品供给 以文化浸润涵养城市心安内涵 [2] - 优化新型阅读空间建设 在主城区新建2处城市书房 构筑政府主导 社会多方参与的15分钟阅读服务圈 [2] - 依托图书流动服务车打造流动图书馆 深入学校 社区 企业等场所开展服务活动30场 打通公共阅读服务最后一公里 [2] 多元阅体验与智慧化转型 - 依托公共图书馆阅览室打造9处心安阅览室 通过增设心安符号 推荐心灵书单等特色服务营造阅体验 [2] - 加速智慧化转型步伐 打造心安悦读驿站品牌 搭建线上心安悦读平台 推出沾图心安悦读驿站专栏64期 [2] - 深化图书馆总分馆制 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心安家庭悦读驿站 心安漂流书屋等小而美的阅读空间 培育书香心安细胞 [2] 阅读推广与文化活动矩阵 - 打造多层次阅读推广品牌矩阵 举办各类阅读推广活动1000余场 营造爱读书 读好书 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3] - 立足打造儿童友好图书馆 组织开展特色阅读活动500余场 通过小手拉大手的互动模式助力心安城市建设 [3] - 高标准举办第四届市民文化节 开展演出 展览 培训 赛事 乡村节庆等多样性文化活动700余场 [3] 基层文化阵地建设与活动供给 - 累计打造145处城乡书房 智能书柜等新型公共阅读空间 [3] - 系统推进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 全市90处文化站均达到二级站及以上标准 其中29处获评特级站 56处获评一级站 5处获评二级站 [3] - 开展冬春文化惠民季等各类群众性文化惠民活动2200余场 好戏送千村 全民艺术普及公益培训3500余场次 [3] 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打造 - 村晚活动蓬勃发展 连续5年20场村晚入选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 [4] - 12场村晚入选2025年全省四季村晚示范展示点 打造了群众家门口的全国村晚品牌 [4] - 滨州村晚大舞台项目成为全国村晚大舞台活动第一批全国试点 [4]
【省文化和旅游厅】链群结合推动产业升级 创新融合满足群众需求
陕西日报· 2025-09-12 06:48
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 基本实现省有三馆 市县有两馆 乡有一站 村有一室的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布局[1] - 创新打造新型文化空间2700余个 逐步形成十五分钟文化便民圈[1] - 全省人均接受文化场馆服务次数由2021年1.4次提升至2024年3.47次 增长147.86%[1] - 2021年以来戏曲进乡村演出58371场 平均每个乡镇超过9场 线上观众达2076.3万人次[2] - 连续四年发放文化惠民补助2.6亿元 建成陕西公共文化云平台提供数字服务[2] - 培育40个省级优秀群众文化活动品牌 2024年举办四季村晚1752场[2] 文旅产业发展成效 - 重点文旅产业链群上半年总营收4299.59亿元 同比增长14.24%[3] - 文旅及相关产业增加值1151.46亿元 带动超百万人就业[3] - 旅游演艺活跃度居全国第一 21万余户经营主体覆盖景区 旅行社 酒店等领域[3] - 上半年入境游客人次同比增长55.11% 总花费增长46.76%[4] - 国内游客接待量4.6亿人次 总花费4139.08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6.03%和8.10%[4] - 实施文旅+百业工程 汉服国潮 文创潮玩 精品民宿成为消费新热点[4] 政策与创新举措 - 出台加快文旅产业发展若干措施 推出银行贷款风险补偿政策[4] - 统筹省级旅游专项新增资金支持高品质酒店 数字文旅等七大领域[4] - 推出入境旅游便捷支付服务 协调重点场馆延长旺季开放时间[4] - 建立旅游服务质量红黑榜制度 实施16项贴心举措提升游客满意度[4] 未来发展规划 - 推动文化服务从政府端菜向群众点单转变 扩大文化服务供给总量[5] - 依托西安—延安 西安—十堰高铁开通优势 打造陕北陕南特色旅游线路[5] - 举办交旅融合 科技赋能 金融助力系列活动 支持链主链群企业项目建设[5] - 面向长三角 粤港澳大湾区开展招商引资 补齐链群企业短板弱项[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