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药

搜索文档
中国创新疗法在破壁与共生中锻造未来竞争力
中国新闻网· 2025-07-23 00:21
政策环境与行业挑战 - 国家医保目录加速更新但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仍面临政策壁垒,企业呼吁建立快速审批通道以缩短药物研发上市周期[1] - 2025年国家医保目录调整首次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但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领域政策障碍依然存在[2] - 上海自贸区金桥片区通过审批前置等创新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支持,体现区域政策突破[2]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AI技术在基因治疗领域应用显著提升效率,如中美双报术语翻译从数天缩短至几分钟[3] - AI驱动的智能化生物制造被视为解决细胞药物标准化与规模化生产的终极方案,可替代传统人工操作实现"万元细胞药"目标[3] - 行业面临干细胞生产企业同质化严重问题,需构建研究平台、技术共享、成果交易于一体的创新共同体[3] 国际化战略与商业模式 - 瑞宏迪采用NewCo股权合作模式替代传统技术转让,通过持有新公司股权保障长期收益并参与全球开发决策[4] - 中国药企正从技术输出转向决策共治,以股权纽带编织全球创新网络[4] - 企业需持续开发新技术平台并降低药物开发成本,以找到适合的适应证[4] 产业发展与社会价值 - 细胞治疗产业不仅治疗疾病,更可系统性提升国民健康寿命,带来延迟养老支出、延长职业黄金期等社会经济价值[5] - 上海金桥老牌工业园区转型后发展空间更大,含"新"量持续增加[2] - 创新企业将个体生命价值纳入生产力体系,形成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5]
首届拜耳中国“共创·新药”大赛正式启动!
生物世界· 2025-07-08 08:01
拜耳中国"共创·新药"大赛启动 - 公司作为深度融入中国创新生态的跨国药企龙头企业,持续加大对中国创新的资源投入,旨在发掘中国下一个"重磅创新"[1] - 大赛面向中国创新者及生物技术公司,征集具有突破潜力的研发管线、在研药物分子或新型技术[1] 目标治疗领域 - 精准实体肿瘤治疗(Precision Oncology)[2] - 精准心肾疾病治疗(Precision Cardiorenal Diseases)[2] - 免疫学及炎症(Immunology & Inflammation)[2] 研发管线阶段要求 - 覆盖从早期临床前候选化合物(pre-PCC)到临床概念验证(clinical PoC)的全阶段项目[2] 药物分子形式范围 - 生物制剂(Biologics)与小分子(SMOL)[3] - 偶联药物(XDC)、基因药物(genetic medicine)、小核酸药物(siRNA)[3] - 分子胶(molecular glue)及其他平台技术(platform technology)[3] 评审机制 - 由拜耳中国及全球研发与BD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4] - 评估维度包括创新水平、关键数据、推进速度及与拜耳研发战略契合度[4]
流线型水凝胶增强治骨关节炎能力
科技日报· 2025-06-17 09:31
新型流线型氧化锌嵌合可注射水凝胶技术 - 天津大学李楠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流线型氧化锌嵌合可注射水凝胶,具备"注射时顺滑"和"植入后坚固"的双重特性,为骨关节炎治疗及软骨再生提供新路径 [1] - 该水凝胶聚焦骨关节炎治疗中细胞外基质稳态失调问题,具有基质金属蛋白酶响应特性,并搭载miR-17-5p基因药物,实现细胞外基质稳态的双向调控 [1] - miR-17-5p基因药物是一种微小RNA分子,能有效抑制骨关节炎中过度活跃的基质金属蛋白酶 [1] 技术原理与性能优势 - 流线型氧化锌结构嵌合优化了水凝胶的流变学和力学性能,赋予高机械强度和低流动黏度的协同优势,显著优于传统球形结构嵌合水凝胶 [1] - 流线型氧化锌纳米颗粒的高曲率结构降低注射时流体阻力,使水凝胶能流畅通过针头并快速填充不规则组织缺损 [2] - 注射后水凝胶通过交联反应形成坚固网络结构,流线型氧化锌纳米颗粒与聚合物链的氢键相互作用进一步增强机械性能,有效抵抗外界应力 [2] 治疗效果与实验数据 - 流线型结构显著提高miR-17-5p的转染效率,为基因疗法精准递送提供新思路 [2] - 该设计减少注射能量损耗,提升凝胶流动性,同时增强水凝胶在组织缺陷部位的支撑能力,保障长期治疗效果和结构完整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