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光谱传感器

搜索文档
中国团队解读卫星遥感如何守护“地球水塔”:全方位监测冰川变化
环球网资讯· 2025-06-05 20: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6月5日电 (记者 孙自法)被誉为"地球水塔"的冰川/冰盖是全球最大的淡水宝库,作为全球气 候变化的重要指示器和调节器,其对世界环境的影响备受关注。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冰川与气候变化遥感团队黄磊副研究员 等当天解读认为,卫星遥感已成为当前全方位监测冰川变化最主要的手段,通过冰川遥感,正在加强人 类对气候变化的预警和适应能力。 2025年是国际冰川保护年 全面立体记录冰川变化 卫星遥感可以监测冰川的哪些变化?中国科学院空天院冰川与气候变化遥感团队指出,目前主要使用多 光谱、合成孔径雷达和激光雷达等传感器,开展冰川面积、运动、厚度变化、平衡线等方面的监测,为 冰川变化作全面、立体的记录。 光学遥感识别冰川轮廓方面,冰川覆盖范围的变化是冰川变化(退缩或前进)最直观的体现,确定冰川面 积的变化,需要在卫星图像上先识别不同年份的冰川轮廓,再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人员可通过冰川在卫 星图像上所占像素的数量变化以及单个像素对应的面积,推测冰川面积变化情况。 针对遥感识别冰川面临"冰川区云量较大,对卫星过境时成像造成遮挡""山区和云的阴影导致图像上冰 川亮度差 ...
农学专家分赴我省多地助力农作物抗旱
新华日报· 2025-05-03 07:20
文章核心观点 4月全国平均气温为1961年有完整观测记录以来“第三暖”,某省平均气温同期最高且2 - 4月降水量较常年偏少40%,春耕时节“抗旱”成关键词,扬州大学多团队通过多种方式助力农业抗旱[1] 分组1:旱情现状 - 4月全国平均气温12.95℃,为1961年有完整观测记录以来“第三暖”的4月,某省平均气温为同期最高,2 - 4月该省降水量较常年偏少40% [1] - 全省小麦受旱面积突破400万亩,正值小麦开花和籽粒灌浆关键期 [2] - 扬中市新坝镇桃园土壤水分严重不足,正值桃树果实快速生长期 [2] 分组2:专家指导 - 朱新开指导盐城市大丰区草庙镇种植户把握水肥协同,下午4点后适量喷灌,结合无人机喷施叶面肥和调节剂缓解旱情,讲解喷灌注意要点 [1] - 朱新开团队为种植户提供“线上问诊 + 线下指导”服务,依托江苏省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在多地进行20多场专题培训,到30个乡镇实地指导春管工作 [2] - 谢兆森教授团队建议扬中市新坝镇桃农改用滴灌带精准补水,在果园悬挂黄色黏虫板诱杀蚜虫,采用生物农药开展果树病虫害防治 [2] 分组3:智慧灌溉 - 扬州大学孙成明和刘涛团队研发“空—地”协同智慧灌溉系统,通过多源数据融合和智能算法实现精准调控,在苏州、盐城等江苏小麦主产区建立多个示范基地,累计推广面积近1000亩,相比传统漫灌节水30% - 50% [3] 分组4:新品种培育 - 扬州大学徐辰武教授团队首次揭示玉米根系抗旱的关键基因,已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创制多份育种新材料,预计7 - 10年内可实现抗旱新品种田间应用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