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遥感

搜索文档
科研人员构建水色异常遥感识别模型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07 10:43
近日,卫星海洋环境监测预警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构建了入海排口水色异常遥感识别模型,用 于发现可能存在的排水水色异常问题。 具有高时空分辨率及广域覆盖能力的卫星遥感,成为入海排口监管的重要技术手段。然而近年来, 高空间分辨率光学卫星遥感影像间歇性地捕捉到杭州湾南部沿岸的一些污水处理厂排污口附近存在异常 的红棕色水体,但在线监测数据表明排水关键指标符合排放标准,且实地采集的高位井处水体颜色呈现 为浅黄色,这给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人员和污水处理厂工作人员带来了困惑。杭州湾是典型的高浑浊、光 学特性复杂的强潮河口,水体性质更为复杂。为厘清排放所致水色异常原因,研究人员综合了现场实地 调查、卫星遥感数据等,阐明排水与受纳水体混合过程中的水色转变光学机制,并在多个排口进行应用 验证。 研究结果表明,处理后的污水处理厂出水具有高浓度可溶性有机物和低浓度悬浮颗粒物的特征,表 现为对蓝光波段的强烈吸收与整体较低的反射率。当可溶性有机物的短波段的吸收效应仍占主导,且增 加的悬浮颗粒物浓度增强了红光波段的散射,易形成卫星影像观测时刻的红棕色。这些现象在低潮位、 平潮期、水动力混合作用弱以及背景水体悬浮物浓度相对较低的条件下较明显。 ...
中国团队研发出卫星遥感新方案,精准监测大型燃煤电厂碳排放
中国新闻网· 2025-06-20 16:30
在"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框架下,全球大型燃煤电厂碳排放的精准监测与核算议题备受关注。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20日向媒体发布消息说,该院遥感与数字地球全国重点实验室 石玉胜研究团队在大型燃煤电厂碳排放遥感反演估算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他们通过优化算法、构建模 型,研发提出卫星遥感新方案,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大型燃煤电厂二氧化碳排放的高精度动态量化与制 图。 然而,传统计算方式存在估算结果难以对比验证,卫星遥感技术虽在重点源碳排放监测上优势显著,却 也面临体系的关键漏洞。 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空天院硕士研究生周志涛介绍说,针对上述问题,研究团队基于美国轨道碳 观测卫星3号,创新提出模式优化算法,大幅提升碳排放背景值识别效率;开发动态风向校正算法,增 强烟羽轨迹反演精准度。同时,构建基于大气稳定性分级响应机制的烟羽抬升模型,精确刻画烟气动态 抬升过程。 研究数据显示,改进后的高斯烟羽模型成功量化全球14座大型燃煤电厂二氧化碳排放量(21.54千吨至 82.3千吨/日),反演精度显著提升。 石玉胜指出,这项研究成果也标志着碳排放监测从静态清单向动态管控的重要转变。 资讯编辑:祝蓉 021-668 ...
“四农普”来了,将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等进行调查
第一财经· 2025-06-06 11:18
这次普查在摸清"三农"家底的基础上,对多元化食物供给、农业新质生产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等 新情况进行调查,将全面反映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开展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的通知》,2026年我国将开展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 国务院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盛来运表示,此次农业普查将全面摸清新时代我国"三 农"家底,客观反映农业发展新情况、乡村建设新面貌、农民生活新变化、农村改革新成效,对于科学 制定"三农"政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农业普查条例》,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尾数逢6的年份 为普查年度。 这次普查的对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下列个人和单位:农村住户,包括农村农业生产经营户和其 他住户;城镇农业生产经营户;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普查的行业范围包 括: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 与前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相比,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有不少变化和创新。盛来运介绍,这次普查在摸 清"三农"家底的基础上,对多元化食物供给、农业新质生产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等新情况 ...
中国团队解读卫星遥感如何守护“地球水塔”:全方位监测冰川变化
环球网资讯· 2025-06-05 20: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6月5日电 (记者 孙自法)被誉为"地球水塔"的冰川/冰盖是全球最大的淡水宝库,作为全球气 候变化的重要指示器和调节器,其对世界环境的影响备受关注。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冰川与气候变化遥感团队黄磊副研究员 等当天解读认为,卫星遥感已成为当前全方位监测冰川变化最主要的手段,通过冰川遥感,正在加强人 类对气候变化的预警和适应能力。 2025年是国际冰川保护年 全面立体记录冰川变化 卫星遥感可以监测冰川的哪些变化?中国科学院空天院冰川与气候变化遥感团队指出,目前主要使用多 光谱、合成孔径雷达和激光雷达等传感器,开展冰川面积、运动、厚度变化、平衡线等方面的监测,为 冰川变化作全面、立体的记录。 光学遥感识别冰川轮廓方面,冰川覆盖范围的变化是冰川变化(退缩或前进)最直观的体现,确定冰川面 积的变化,需要在卫星图像上先识别不同年份的冰川轮廓,再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人员可通过冰川在卫 星图像上所占像素的数量变化以及单个像素对应的面积,推测冰川面积变化情况。 针对遥感识别冰川面临"冰川区云量较大,对卫星过境时成像造成遮挡""山区和云的阴影导致图像上冰 川亮度差 ...
江苏方天公司实现电网工程基建监管 用上卫星遥感技术
江南时报· 2025-05-26 13:40
国网江苏电力建设部综合评价处四级职员曹文勤介绍,全省在建500千伏及以上重点项目、涉生态敏感 区项目均已纳入这个平台的遥感监测范围,高精度影像采集面积已达8000平方公里,有效提升了江苏电 网工程基建监管质量。 江南时报讯 近日,江苏方天公司环保中心卫星监管技术人员杨玉泽,登录"江苏电网工程卫星遥感管理 平台",一键查看国能常州2×100万千瓦机组扩建项目500千伏送出工程的高清卫星影像,发现现场材料 堆放、机械分布、施工工序等清晰可见。这是江苏电网工程基建监管实现卫星遥感技术规模化应用的一 个场景。 江苏电网工程卫星遥感管理平台,由方天公司自主研发,支持工程当日卫星影像最快12小时内获取和历 史影像便捷调阅,并具有影像智能解译、报告自动导出等功能。这个平台能够有效辅助工作人员核查现 场工程进度、上报数据错漏、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措施落实等情况,实现"一张影像覆盖一个工程、多 期影像直观对比变化"的效果。 早在2023年,方天公司就根据自身环保技术监督服务需求,联合相关商业卫星企业,启动电网工程卫星 监测专项研究,研发上线了江苏电网工程卫星遥感管理平台,形成了包括前期规划、进度管控、环境保 护与水土保持管理、拆 ...
中国近海海洋水色要素长时序卫星遥感产品数据集发布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5-13 11:17
中国近海海洋水色要素长时序卫星遥感产品数据集发布 - 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发布中国近海海洋水色要素长时序卫星遥感产品数据集 该数据集是卫星遥感应用就绪型产品 以数据集形式持续更新和共享 服务海洋领域各类应用 [1] - 数据集利用国内外海洋水色卫星遥感观测数据 反演并融合得到2000年~2024年叶绿素a浓度和悬浮物浓度等要素遥感产品 覆盖中国近海 空间分辨率达4千米 [1] - 数据集可获取海洋生态环境要素本底与趋势性变化 分析细微藻类藻华发生概率分布 是服务海洋生态监测预警和海洋防灾减灾的利器 [1] 海洋卫星观测网建设与应用 - 中国基本建成海洋水色 海洋动力环境和监视监测的海洋系列卫星观测网及其地面系统 海洋卫星可大范围 全天时 长时序对全球海洋与海岸带持续监测 [1] - 研制应用就绪型数据集是提高卫星数据应用效能的有效方式之一 建设海洋强国 发展海洋经济 保护海洋环境需要获取大面积海洋环境信息 [1] 未来规划与数据共享 - 该数据集与海洋卫星其他同类产品共同形成"海洋防灾减灾"专题产品 [2] - 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将利用中国海洋系列卫星对中国近海开展长期持续观测 数据产品公开共享 为海洋生态环境监测 海洋防灾减灾 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数据保障和技术支撑 [2]
卫星遥感监测报告及北美播种环境分析
华泰期货· 2025-05-12 13:38
研究院 农产品组 研究员 邓绍瑞 010-64405663 dengshaorui@htfc.com 从业资格号:F3047125 投资咨询号:Z0015474 李馨 lixin@htfc.com 从业资格号:F03120775 投资咨询号:Z0019724 联系人 白旭宇 010-64405663 baixuyu@htfc.com 从业资格号:F03114139 薛钧元 010-64405663 xuejunyuan@htfc.com 从业资格号:F03114096 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证监许可【2011】1289 号 期货研究报告|卫星农业专题 2025-05-12 卫星遥感监测报告及北美播种环境分析 内容摘要 本期报告处于南美定产,北美播种的南北交替空白阶段,南美产量无太大波动,延续 前期判断,后期变化概率较低,无特殊情况便不再对南美进行产量预估。北美目前播 种还在进行,作物指标难以评测,为力求精准,也不进行产量预估,但对整个北美当 前播种环境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显示,美国整体旱涝分化明显,中部南达科他和内 布拉斯加旱情较重,东南部棉花各主产区涝渍明显。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声明 | 目录 | ...
【财经分析】创新模式、科技赋能:云南中行引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特色农业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4-30 10:51
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昆明4月30日电(记者刘怡迪、王金金、李亭)金融机构能够为农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激发 农业发展潜力。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以下简称"云南中行")依托云南特色资源优势,助力云南省高原 特色农业发展,建设"一县一业、一业一品"场景,以创新模式对接产业需求,以延伸拓展产业链助力高 质量发展,以科技赋能破解融资难题,用精准滴灌的普惠金融服务,为云南乡村振兴注入动力。 多元担保:茶咖产业授信做成"大文章" 茶叶和咖啡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茶咖企业长期受困于轻资产运营、缺乏抵押物 导致的融资瓶颈。云南中行针对茶咖产业,充分进行行业及市场调研,创新推出"云茶贷""云咖贷"等普 惠金融授信方案。 云南省普洱市茶产业根基深厚,咖啡产业蓬勃兴起,茶园面积达221万亩、咖啡种植面积约70万亩。为 助力普洱茶咖产业发展,中国银行普洱市分行组建专项调研团队,走访全市百余家茶咖企业、合作社及 农户,发现多数企业虽缺乏传统抵押物,但在订单履约、知识产权、出口信用等领域具备潜在增信价 值。 基于此,中国银行普洱市分行创新推出"六维担保矩阵"——涵盖信用、房产抵押、股东保证、出口保单 质押、应收账款质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