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内容生成系统

搜索文档
借力人工智能构建国际传播新格局
新华日报· 2025-06-05 07:17
人工智能在国际传播中的应用 - 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重要战略资源 [1] - 人工智能技术为破解国际传播困境、构建新型国际传播体系提供了技术可能性,推动内容生产从"人力依赖"迈向"智能生成",传播方式从"全体覆盖"迈向"精准触达",平台格局从"单极垄断"迈向"多极重构" [1] - 全面探索人工智能助力构建国际传播新格局的实践路径,可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增强文化软实力 [1] 技术基础建设 - 聚焦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加大资源投入,开展深度攻关,引导产学研协同创新,打造国际领先的内容生成模型 [2] - 研发多模态内容生成系统,依据输入主题、风格和受众特征,快速生成适配的文字、图像、音频和视频素材 [2] - 优化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提高机器翻译的精准度、流畅性与文化适应性,打破语言交流壁垒 [2] - 构建全球信息国际传播大数据平台,整合多源异构数据,运用数据挖掘算法和机器学习技术深度分析海量数据 [2] - 加快云计算、边缘计算等技术迭代升级,建立稳定、安全的全球内容分发网络,推动5G、物联网等新型通信技术的应用 [2] 传播策略革新 - 创造"国际化—智能化"双轮驱动机制,鼓励TikTok、快手国际版等平台优化基础算法、内容生态、用户服务 [3] - 推动传统媒体向智能化转型,整合智能写作、智能编辑、多模态传播等技术 [3] - 深化传播平台与国际组织、海外媒体、文化机构的协同合作 [3] - 打造"主流平台—垂直领域"全域传播网络,优化内容标签和发布时间,提高中国相关内容在TikTok、YouTube等平台的推荐权重 [4] - 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构建虚实融合的具象化叙事载体,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科技符号 [4] 治理架构完善 - 内容生产应秉持真实性原则,建立事实核查与溯源机制,算法设计应秉持公平性原则,构建算法审计与伦理审查机制 [5] - 建立"检测—识别—阻断"三位一体技术防御链,开发虚假信息溯源、深度伪造鉴别、算法黑箱破解等关键技术 [5] - 加快制定专项立法,明确智能传播主体的权利义务、算法责任、数据权益等核心法律问题 [6] - 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与质量要求,促进国际智能传播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