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脑机AI头环

搜索文档
脑机接口技术落地,广州科学家用它进行专注力训练、控制轮椅
南方都市报· 2025-06-16 10:37
行业应用与市场前景 - AI在医疗健康领域形成快速成长的新赛道,尤其在脑机交互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2] - 脑机接口技术已实现轻量级脑电信号采集与可视化转化,应用于专注力训练、促眠训练、晕车晕船缓解等领域,并显著提升训练与治疗有效性[2] - 多模态脑机接口技术通过结合脑电、眼电、头动信号,实现对轮椅、病床等智能设备的精准控制[5][12] - 心理健康类产品如脑机接口正念冥想系统已进入美国、英国、德国市场,用户好评度居同类产品首位[10] - 国内市场机构单位(如心理咨询机构、学校、企事业单位)对脑机接口产品的接受度高于C端消费者[11] 核心技术突破 - 多模态脑机AI头环通过电极采集脑电信号,经后台系统处理实现信号分析反馈,技术为非侵入式脑机交互领域的领先成果[3][5] - 算法优化提升动作识别准确性,例如过滤自然眨眼动作以提高控制指令辨识精度[14] - 深度学习与神经网络工具的应用显著提升脑机接口系统的性能与检测准确性[22] - 非侵入式技术对比侵入式(如Neuralink)具有安全性高、成本低、易推广的优势,但信号质量较差是待攻克难点[23] 产品商业化进展 - 脑机AI智慧病房系统整合头环、平板电脑、智能护理床,帮助肢体障碍患者控制病房设施[12] - 脑机AI轮椅通过眨眼、转头等动作实现方向与速度控制,面向脊髓损伤、渐冻症等患者[14][16] - 专注力训练与心理健康产品正在推进医疗器械注册申请,青少年注意力训练产品进展较快[11][24] - 产品已进入中山三院、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等机构开展临床试验[16] 研发与产业化挑战 - 脑机交互技术产业化面临市场培育不足、医疗器械注册流程复杂等障碍[24] - 高校研发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鸿沟,需加强科研合作与市场推广[24] - 未来技术发展方向包括提升人机融合度,但距离科幻级"人机合一"仍有差距[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