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莲
搜索文档
一环江水村边合 阜美马鞍入画来|一江碧水向东流
长沙晚报· 2025-10-25 13:44
文章核心观点 - 马鞍村通过入选湖北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实现显著发展 基础设施 人居环境 产业经济和文化传承均得到全面提升 展现了乡村振兴的成果 [3][6][8][9] 地理位置与历史变迁 - 马鞍村位于汉川市马鞍乡 地处汉江汇入长江前形成的独特地理轮廓中 北依汉江 南临黄龙湖 [1][3] - 村庄在1998年因黄龙湖低洼处村民移民而逐渐热闹 但过去基础设施薄弱 仅有一条窄土路 雨天泥泞 [4] - 经过10年发展 村庄面貌发生巨大改变 从昔日的泥泞土路和垃圾洼地变为道路平阔 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3][4][9] 基础设施与人居环境改善 - 自2021年12月成为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后 发展按下快进键 包括污水管道全线铺设实现雨污分流 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 露天电线全部入地 安装太阳能路灯 房屋立面统一改造 [3] - 曾经的垃圾场和低洼荒地被改造成甑山公园 设有文化长廊和文史馆 成为休闲胜地 [3] - 村庄道路从窄土路变为油路 夜晚有光亮 重现宜居本色 [3][4][5] 产业发展与经济效益 - 纺织服装产业是当地重要产业 马鞍村存在普遍的家庭式服装加工作坊 包括约七八家30人规模的作坊和30多户4人左右的小作坊 使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 月收入可达三四千元 [6] - 湖北黄龙纺织有限公司作为马鞍乡的明星企业 拥有2万锭规模 年产值达3000万元 为周边提供近150个就业岗位 [7] - 特色农业以莲藕种植为主 黄龙湖畔的3万多亩太空莲在汉川16万亩总种植面积中出名 鲜莲子清甜可口 销路良好 借助冷链技术实现凌晨采摘中午即可送达北上广 订单量逐年增长 [6] - 村民通过承包莲塘 例如承包70亩并套养小龙虾 可获得可观年收入 莲塘休整期村民还可去纺织厂做临时工增加收入 [6][7] - 村头正在打造甄山农产品电商直播中心 预计将为特色农业注入新活力 [6] 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 - 当地拥有500余年历史的马口陶 是湖北三大古陶之一 其烧制技艺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马口镇与马鞍乡共同构成中国民窑之都 [8] - 2021年马口陶在外交部湖北全球特别推介活动中亮相并作为伴手礼赠与外宾 2024年第九届中蒙俄万里茶道城市合作大会在黄龙湖召开 使村落走向国际 [8] - 黄龙湖畔已建立马口陶文化传承基地和黄龙湖茶文化博物馆 陶与茶两大文化IP交融共生 吸引游客 [8] - 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汉川成为万里茶道重要节点城市 当地特产榔头蒸鳝因黄龙湖鳝鱼鲜美而闻名 周边十几家餐馆周末常爆满 [8]
驻东源仙塘帮扶工作队:“三管齐下”打造乡村振兴“仙塘样板”
南方农村报· 2025-06-05 22:34
乡村振兴帮扶项目落地 - 省科技厅、省贸促会、广东工业大学、广晟控股集团等组团单位签署合作协议并推进红螯螯虾养殖基地、产学研小院等项目正式落地 [4][5] - 工作队确立"科技赋能、经贸促进、高校助力"帮扶思路,实施"兴农强村、暖企强工、助学强教"三项行动 [9][10] - 形成以红螯螯虾养殖、五指毛桃加工、太空莲种植三大产业为主,科普、电商等N个特色产业为辅的"3+N"多业态发展格局 [11] 科技赋能产业发展 - 红螯螯虾养殖基地占地33亩,投放首批13000尾虾苗,包含10个标准化养殖水塘和稻虾共养试验田 [14][15] - 红螯螯虾产学研小院由省科技厅和广东工业大学联合建设,构建"科研+养殖+示范"三位一体发展格局 [16][17] - 预计仙塘村螯虾养殖基地亩产400至500斤,每亩年净利润约5000元 [22][23] 特色农产品加工升级 - 河源五指毛桃年产量超4万吨,工作队建立加工基地并研发汤料包、代泡茶等新产品提升附加值 [27][28][30] - 引进太空莲产业,连片打造太空莲景观并推进种植加工基地建设 [34] 经贸促进与市场拓展 - 发挥省贸促会职能作用,探索借助国际经贸网络扩大东源农产品国际销售渠道 [39][40][41] - 组织东源县3家"专精特新"企业参加链博会、世博会等国际展览平台 [43][44][45] - 组织40多家企业和单位组成代表团赴东源考察,召开招商投资推介大会 [49][50] 高校资源整合助力 - 广东工业大学通过师生力量、智力资源等协助夯实乡村内生型发展基础 [56][57] - 学校相关人员赴仙塘镇考察对接达300余人次,完成主题墙绘创作和村歌制作等活动 [60][61][62] - 成立乡村振兴仙塘服务站、"艺术乡建"实践基地等平台提供文化人才支撑 [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