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产品种植加工
icon
搜索文档
产业兴、消费热、活力澎湃!诸多利好积聚发力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央视网· 2025-07-03 10:51
物流业景气指数 - 6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0.8%,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需求向好推动业务量扩张[1][3] - 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开国际航空货运航线117条,每周增加往返航班超233个[3][9] - 霍尔果斯铁路口岸2025年中欧(中亚)班列通行量超5000列,较2024年提前42天达成[8][10] 轻工业与航空货运 - 2025年前5个月规模以上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7.0%,营收达9.27万亿元,延续回升态势[5][7] - 航空货运航线以亚洲、欧洲为主,主要运输跨境电商货物、电子产品、汽车配件及生鲜[5] 港口与海铁联运 - 山东东营专业化集装箱码头开港,年通过能力30万标箱,预计年省物流成本3-5亿元[12] - 该码头通过铁路专用线实现"海铁联运",构建物流大通道[12] 新式茶饮产业链 - 茶饮市场绿色果蔬风潮带动羽衣甘蓝等种植,山东高密基地采用无土栽培、日光温室等技术[15][17][19][20] - 云南石屏种植基地应用数字农场系统,实现土壤分析、生物肥精准供给等数据监管[22] - 河南温县茶饮产业园生产奶茶设备,供应链可12小时内覆盖全国90%以上市县[24] - 中国茶饮品牌在印尼、越南等地扩张,某品牌4个月在雅加达开5家店,另一品牌在印尼门店超2000家[26][28] - 茶饮行业直接创造1.28万个门店岗位[28] 特色产业与乡村振兴 - 河南卢氏县香菇提取物出口订单达2000万元,上半年出口额7.9亿元(同比增6倍),政府提供"香菇贷"等扶持[29][30] - 陕西淳化县荞麦产业产值破10亿元,带动5500人就业,推出荞麦精酿啤酒、荞麦醋等衍生品[31][33] - 广东河源万绿湖结束珠江禁渔期,7月1日开捕[35]
从精河到霍尔果斯——绚丽新疆释放向西开放勃勃生机
新华社· 2025-06-28 09:38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 - 精河县托里镇枸杞产业迎来盛果期 种植户预计夏秋两季可采摘7-8次 收入可观[3] - 当地采用锁鲜加工技术 枸杞大果24小时内直送成都等地商户 保留鲜甜口感可作为水果食用[3] - 精河枸杞获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和中欧地理标志认证 加工企业将枸杞制成干果远销欧洲、巴西、中亚 并开发枸杞原浆和精酿啤酒等新产品[3] 跨境物流与贸易 - 精河国际公铁联运综合物流园区繁忙 中欧卡车航班运输风扇灯至英国 长安汽车通过铁路运往哈萨克斯坦 赖氨酸钠化肥准备发往中亚[4] -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功能多元 涵盖跨境旅游、商务洽谈、电商运营及货物仓储 已落地四川绵阳馆、湖北十堰馆等城市中心[4] - 合作中心配套建设国门医院和药房 因应中亚国家对中医的需求 中草药标本馆等设施投入使用[4] 区域经济开放活力 - 霍尔果斯口岸成为网红打卡地 中哈红蓝国境线吸引游客 合作中心出入境通行证办理大厅深夜仍人流密集[1][4] - 连云港-霍尔果斯高速公路沿线产业活跃 赛里木湖旅游与精河枸杞种植形成区域经济联动[1][3]
以梅为媒 产融共生
金融时报· 2025-06-17 14:16
金融支持方案 - 中国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金融支持"乡村产业振兴共同发展计划"实施方案》,指导徽商银行芜湖分行为溜溜果园集团打造"贷款合同+浮动利率机制+中长期战略合作协议"综合服务模式 [1] - 徽商银行芜湖分行为溜溜果园集团新增1000万元纯信用授信,总额度提升至4000万元,并构建浮动利率机制,最高优惠20个基点 [2] - 该行推出"融链通""徽农振兴贷"等特色服务,为链上主体提供期限灵活、融资成本较市场利率优惠20个基点的专项贷款 [3] 溜溜果园集团发展 - 溜溜果园集团打造覆盖"种植—研发—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生态,辐射8省农户协同发展 [2] - 公司入选"长三角地标食品名录",在中国果类零食行业的零售额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4.9%,在中国天然果冻行业市场份额为45.7% [4] - 从种植面积不足10亩的小企业成长为中国梅产业领军者 [4] 产业链协同效应 - 徽商银行依托溜溜果园集团推出专项贷款服务,链上农户经核心企业背书可享受政策红利 [2] - 种植户王大哥获批50万元贷款用于采购苗木和有机肥料,2025年可扩大种植面积约200亩,产量提高约40万斤,年收入增加30余万元 [3] - 链上超2000户农民推动青梅产业年产值突破6亿元 [3] 创新服务模式 - 徽商银行芜湖分行构建"1+1+N"服务网络,1名"金融专员"对接1家龙头企业及N家链上主体,提供全周期服务 [4] - 利用信用卡商城、线下网点开设"青梅优品展区",助力"溜溜梅"跻身国民零食头部品牌 [4] - 溜溜果园集团与农户签订长期保价收购协议,新鲜青梅24小时内直达加工车间,制成产品后48小时覆盖全国市场 [3]
黑土地“金穗”飘香
金融时报· 2025-06-17 14:16
行业概况 - 绥化市位于松嫩平原腹地,土壤肥沃且有机质含量丰富,是黄金玉米种植带,其"绥化鲜食玉米"是全国首例以鲜食玉米命名的地理标志产品 [1] - 鲜食玉米产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品线不断延伸,自然资源和品质优势正转化为产业和经济优势 [3] 金融支持政策 - 中国人民银行绥化市分行建立常态化协调机制,联合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召开专题座谈会,结合金融与产业政策制定《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助力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 [2] - 政策提出加大信贷投放、降低贷款成本、创新金融产品和优化服务等举措,引导银行机构通过中长期贷款、银团贷款等方式支持企业 [2] - 截至5月末,绥化市银行机构为22户鲜食玉米龙头企业发放贷款6.42亿元(同比+39%),为全产业链企业新投放贷款7.35亿元(同比+46%) [2] 企业案例 - 海伦市果果食品有限公司是集玉米收购、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企业,产品获绿色和有机双认证,2024年销售额达3200多万元,通过"一企一策"获海伦农信联社1950万元授信 [1] 银行创新产品 - 建设银行绥化分行运用应收账款质押、仓单质押等方式支持下游加工企业资金需求 [3] - 交通银行绥化分行通过"鲜食玉米贷"项目制业务发放短期流动贷款,单列信贷支持计划 [3] - 绥化农商银行推出"规模种植户信用贷款"和"惠企贷",提供手续简单、期限长、担保多样的融资方案 [3] 产业链发展 - 金融支持覆盖冷藏保鲜、电商物流、包装加工等全产业链配套环节,推动产业向技术规程标准化的特色集群方向发展 [2] - 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滴灌,地方法人银行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资金定向支持产业主体 [2]
驻东源仙塘帮扶工作队:“三管齐下”打造乡村振兴“仙塘样板”
南方农村报· 2025-06-05 22:34
乡村振兴帮扶项目落地 - 省科技厅、省贸促会、广东工业大学、广晟控股集团等组团单位签署合作协议并推进红螯螯虾养殖基地、产学研小院等项目正式落地 [4][5] - 工作队确立"科技赋能、经贸促进、高校助力"帮扶思路,实施"兴农强村、暖企强工、助学强教"三项行动 [9][10] - 形成以红螯螯虾养殖、五指毛桃加工、太空莲种植三大产业为主,科普、电商等N个特色产业为辅的"3+N"多业态发展格局 [11] 科技赋能产业发展 - 红螯螯虾养殖基地占地33亩,投放首批13000尾虾苗,包含10个标准化养殖水塘和稻虾共养试验田 [14][15] - 红螯螯虾产学研小院由省科技厅和广东工业大学联合建设,构建"科研+养殖+示范"三位一体发展格局 [16][17] - 预计仙塘村螯虾养殖基地亩产400至500斤,每亩年净利润约5000元 [22][23] 特色农产品加工升级 - 河源五指毛桃年产量超4万吨,工作队建立加工基地并研发汤料包、代泡茶等新产品提升附加值 [27][28][30] - 引进太空莲产业,连片打造太空莲景观并推进种植加工基地建设 [34] 经贸促进与市场拓展 - 发挥省贸促会职能作用,探索借助国际经贸网络扩大东源农产品国际销售渠道 [39][40][41] - 组织东源县3家"专精特新"企业参加链博会、世博会等国际展览平台 [43][44][45] - 组织40多家企业和单位组成代表团赴东源考察,召开招商投资推介大会 [49][50] 高校资源整合助力 - 广东工业大学通过师生力量、智力资源等协助夯实乡村内生型发展基础 [56][57] - 学校相关人员赴仙塘镇考察对接达300余人次,完成主题墙绘创作和村歌制作等活动 [60][61][62] - 成立乡村振兴仙塘服务站、"艺术乡建"实践基地等平台提供文化人才支撑 [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