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乐齐自有品牌牛奶

搜索文档
“省钱白月光”奥乐齐走出上海,它究竟是谁的假想敌?|商业Friday
36氪未来消费· 2025-03-28 10:49
奥乐齐的市场定位与竞争优势 - 奥乐齐以"会员店的平价版、日常版补充"在上海市场占据独特卡位,主打高性价比和自有品牌 [4][15] - 公司单店SKU约2000个,远低于山姆的5000个,自有品牌覆盖率超过80%,通过极简SKU和集中采购实现价格优势 [6] - 在长三角、珠三角拥有400余家本土直采供应商,建立直采基地和生产线强化供应链 [6] 产品策略与消费者认知 - 产品定价显著低于市场同类,如9.9元牛奶(市价20-30元)、99元"奥茅"酱酒等,形成"价格很合适"的消费者共识 [5][7] - 选品兼具日常需求与特色商品,覆盖上海本地网红食品(玉佛寺糕点)及西式小众品类(羽衣甘蓝),形成差异化 [8] - 2023年起推出"超值系列",2024年面市数百款9.9元流量单品,主动加入价格战强化性价比标签 [13] 营销与品牌建设 - 通过创意招聘广告(如"南北半球两头跑的采购员")隐性传递供应链管控能力,引发社交平台自发传播 [10][11] - 采用"好品质 够低价"等直白标语强化品牌定位,2024年在地铁、巴士等场景进行饱和式营销 [13] - 与盒马进行针对性营销对抗(在盒马门店前投放广告),制造话题性 [11] 竞争格局与行业影响 - 与山姆、Costco形成场景互补:大包装囤货需求由后者满足,日常补货场景奥乐齐更具便利性(社区800米覆盖) [5][14] - 被行业视为精品超市转型样本,某头部商超万字调研报告认为其"商品结构、供应链策略和营销玩法都值得学习" [10] - 对传统大卖场形成替代效应,消费者表示"如果奥乐齐不作死,应该不会再去逛传统超市" [15] 区域扩张与经营现状 - 2024年底门店数65家(全在上海),年销售额约25亿元,新开14家门店并首次进入无锡、苏州 [4][16] - 扩张节奏慢于预期(原计划上海开500-600家),但"少数门店盈利"的现状显示区域深耕策略 [16][18] - 过度依赖江浙沪供应链构成异地扩张挑战,如北京市场的适应性存疑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