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童连衣裙

搜索文档
儿童服装抽查不合格检出率17.5%,“Burberry”“H&M”在列
齐鲁晚报· 2025-06-11 17:19
童装质量抽查结果 -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对80批次儿童及婴幼儿服装进行抽查 检出14批次不合格 不合格率为17 5% [1] - 检测项目包括甲醛 pH值 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等43项 不合格项目涉及产品使用说明 纤维含量 绳带要求等11类 [1] - 绳带要求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 成为重点不合格项 [1] 不合格产品品牌及问题 - 博柏利(Burberry)女童连衣裙存在金属镀膜纤维错标问题 已主动下架 [5] - H&M两款儿童羽绒服绳带要求不达标 绒子含量偏差实测-6 2%(标准≥-5 0%) 绒丝+羽丝含量达15 5%(标准≤10 0%) [5] - 杭州载艺科技 虎动虎 moodutice等品牌产品因规格标注问题被列入不合格名单 [2] 企业整改与处罚情况 - H&M因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 5月已被没收违法所得5 08万元并罚款28 85万元 [6] - H&M客服确认涉事商品全网下架 将为消费者提供退货处理 [5] 行业监管动态 - 上海市场监管部门重点监控消费者投诉集中及质量问题较多的童装产品 [1] - 抽查结果公布后 涉事企业均采取下架措施 显示行业对质量问题的快速响应机制 [5][6] 消费者选购指南 - 建议选购无刺激性异味的童装 避免化学试剂残留风险 [7] - 需检查服装附件牢固度 防止儿童误食脱落装饰物 [7] - 7岁以下儿童服装应避免头颈部绳带设计 7-14岁儿童服装也需谨慎选择此类设计 [7]
海量财经丨Burberry童装抽检不合格暴露质控短板 财报持续承压中国市场疲软
搜狐财经· 2025-06-10 14:28
产品质量问题 - Burberry一款女童连衣裙因将"金属镀膜纤维"错标为"金属纤维"被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判定为不合格产品,企业已主动下架相关批次[1] - 2024年Burberry一款针织上衣因pH值超标被上海市青浦区市场监管局处罚,复检仍不合格,两次事件均反映供应链管理或质检环节存在漏洞[4] 财务表现恶化 - 2025财年营收同比下滑17%至24.61亿英镑,税前亏损6600万英镑(去年同期盈利3.83亿英镑),连续第二年营收下降[6] - 2025财年全球门店可比销售额下降12%,第四季度单季下滑6%,亚太地区可比销售额下降16%(中国大陆市场下跌15%)[7][8] - 股价过去12个月内累计下跌近六成,跌至近14年新低[6] 战略调整措施 - 宣布裁员1700人(占全球员工总数20%),计划2027财年前节省6000万英镑成本[7] - 2024年11月推出"Burberry Forward"战略,聚焦风衣、围巾等核心品类,同时降低手袋与鞋履产品价格[7] - 电商平台限量促销活动(如1.8折销售单肩包)引发品牌"廉价化"争议,转型效果尚未显现[9] 中国市场困境 - 中国大陆市场2025财年可比销售额下降15%,第四季度下降8%,表现差于全球其他地区[8] - 过度依赖经典格纹图案导致核心客群审美疲劳,频繁折扣促销削弱高端调性,二手市场保值率下降[8]
Burberry童装,抽检不合格!| 贵圈
新浪财经· 2025-06-10 09:08
产品质量问题 - Burberry女童连衣裙因纤维含量标注错误(金属镀膜纤维错标为金属纤维)被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判定为不合格产品,企业已主动下架[2] - 纤维含量错标问题涉及纺织品货真价实性,可能误导消费者[2] 财务表现恶化 - 2025财年营收24.61亿英镑,同比减少17%,税前亏损6600万英镑(去年同期利润3.83亿英镑)[2] - 调整后营业利润2600万英镑,同比大降94%[5] - 2024财年销售收入29.68亿英镑(同比跌4%),利润下滑超三成至4.18亿英镑[2] - 美洲/欧洲/中东/印度/非洲地区销售额下降4%,亚太地区下降9%[5] - 公司股价12个月内暴跌近60%,创14年新低[2] 成本削减措施 - 计划全球裁员1700人(占员工总数20%),主要影响办公室职位[6] - 取消英格兰Castleford风衣工厂夜班以解决生产过剩问题[6] - 预计2027财年前通过改革节省6000万英镑成本[6] 品牌价值与市场策略问题 - 二手市场流通困难,商品保值率低,经典格纹包折扣低至1.8折[7] - 过度依赖经典格纹图案导致设计创新不足,核心客户流失[8] - 频繁折扣促销损害高端形象,品牌定位模糊[8][10] - 入驻中低端电商平台和奥特莱斯渠道进一步削弱高端调性[7] 战略与管理层问题 - 过去6年更换3任CEO,反映战略方向不清晰[13] - 年轻化转型中定位摇摆,未能突破经典元素审美疲劳[10] - 过度授权和促销导致溢价能力弱化[10] 行业分析师建议 - 设计创新需突破传统格纹限制,吸引年轻消费者[13] - 强化数字化营销与社交媒体互动[13] - 优化零售体验(概念店、线上线下融合)[13] - 控制折扣力度,增加产品稀缺性与收藏价值[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