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字节大模型
icon
搜索文档
大厂战投,重现江湖
36氪· 2025-08-11 12:10
互联网大厂AI战略投资整体趋势 - 互联网大厂再次将战略投资纳入核心议程 作为与业务并行的抓手 加速展开AI时代的卡位竞赛 [1][3] - 尽管战略手段一致 在投资方向的选择上 各公司已走出了迥异的轨迹 [1][3] - 3年前一片收缩声中走向沉寂的大厂战投 重现活跃 [2] 阿里巴巴投资策略 - 阿里领投核聚变初创企业诺瓦聚变的天使轮投资 金额达到亿元级别 其落地应用将聚焦AI数据中心的能源供给 [3] - 自生成式AI兴起以来 阿里已完成从能源 AI基础设施 基础模型到应用的全链条投资布局 涉及硅基流动 宇树科技 月之暗面等不同产业链环节的标志性项目 [3] - 阿里CEO吴泳铭表示 未来三年阿里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 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 [5] - 阿里内部设有多个战略投资部门 不同的战投部门在投资方向和决策机制上各有侧重 例如阿里云战投主要围绕云基础设施相关领域展开投资 [5] - 阿里云战投今年公开投资事件共三起 涉及云原生项目环界云计算 AI计算基础设施平台硅基流动以及AI Agent开发平台BetterYeah AI [6] - 阿里集团为出手主体的项目则共有7起 包括家居定制服务平台氧屋东西 机器人项目宇树科技 升学规划服务平台圣达信教育以及机器人研发商源络科技等 [6] - 阿里投资策略打造了人工智能的能力闭环 涉及上游能源与算力端的卡位 又向中游的大模型和下游的应用延伸 [6] 蚂蚁集团投资策略 - 蚂蚁集团出手项目高度集中在具身智能产业链 星海图 星尘智能 宇树科技以及灵心巧手等均是其被投项目 [7] - 蚂蚁集团单独成立了专注于具身智能领域的子公司蚂蚁灵波科技 打造应用于家庭 养老 医疗健康场景的机器人产品 [7] - 蚂蚁集团还投资了爱诗科技 秘塔科技等AI应用软件项目 并对大模型创业项目边塞科技进行了收购 [7] - 蚂蚁集团内部有着不同的"出钱口子" 既有内部的战略投资主体 也有市场化的盘子 [7] 美团投资策略 - 美团对机器人的关注由来已久 早在服务机器人兴起时期 美团就把市面上的项目基本都投了个遍 普渡科技 高仙机器人等知名项目背后均有美团的投资 [7] - 美团这轮对具身智能的出手 是其对机器人领域长期关注下来的一种延伸 [7] - 美团延续了"扫货式"的出手 星海图 它石智航 自变量机器人 银河通用 宇树科技等都是美团在具身智能领域的被投项目 [8] - 其中有不少投资是由美团和美团龙珠联合进行出手 比如星海图的A+轮融资 自变量机器人的A轮融资 [8] 京东投资策略 - 京东近期成为具身智能领域的激进玩家 连续官宣领投千寻智能 逐际动力 众擎机器人 RoboScience以及帕西尼等项目 [9] - 京东云对智元机器人进行了投资 [9] - 对于具身智能这类早期项目 除了有落地场景协同的考量外 短期内京东更看重的是这些项目与京东在数据 云服务以及大模型方面能力的结合 [9] - 京东的附身智能品牌JoyInside近期将接入逐际动力 帕西尼机器人等 [9] 字节跳动投资策略 - 字节跳动在投资布局上保持审慎 今年至今只对外投资了影眸科技一家企业 [11] - 字节跳动近年较大投资动作是2024年上半年对穿戴式音频设备厂商Oladance的收购 [11] - 字节跳动AI战略相当激进 今年对外销售KPI是10亿token/天 明年的目标则是100亿token/天 [12] - 字节无意借助战略投资实现AI战略雄心 除非是一步到位直接实现对项目的收购吸纳 而是依托自研和业务落地推进 [12] - 由字节投资负责人杨洁发起的锦秋基金成立以来公开投资项目共21个 其中不乏诸如宇树科技 生数科技等知名项目 [10] 腾讯投资策略 - 腾讯在这轮AI中整体表现偏向谨慎 今年出手项目共计达到21个 但这些项目分散在各个不同领域 并无明显的人工智能聚焦趋势 [13] - 腾讯对多个AI头部项目均有参与 比如具身智能领域的智元机器人 宇树科技和乐聚机器人 也参与了MiniMax 智谱等大模型项目的出资 [13] - 在行业不明朗时期保持审慎 待行业逐步成熟后再发力 是腾讯的惯有策略和特色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