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阿里云
icon
搜索文档
大部分AI产品撑不过10年
是说芯语· 2025-08-01 12:23
AI技术本质与发展路径 - AI、AGI、ASI三者没有本质区别,是一个持续演进的过程而非阶段性飞跃 [5][9][10] - 当前AI技术已从解决"玩具问题"转向处理现实复杂问题,带来思维方式变革 [7][8] - 算力百万倍提升将彻底改变任务规划逻辑,如同交通工具升级改变行程规划方式 [8] 中国AI产业现状与竞争格局 - 行业处于马拉松早期阶段,企业尚未建立不可逾越的壁垒,新玩家仍有入场机会 [3][17] - 中国AI进步由DeepSeek、阿里巴巴、月之暗面等企业良性竞争推动 [3][16] - 中国市场不仅是销售渠道,更是技术成熟的关键试验场,可快速验证数百万种AI可能性 [15] - 杭州等区域创业氛围浓厚,约每4-5人中就有1位CEO,形成创新生态 [17] 技术商业化与行业前景 - 仅1%技术能转化为生意,云计算因基础设施属性可能持续繁荣50-100年 [22] - 当前AI模型能力已超越GPT-4o,但应用开发创造力不足成为主要瓶颈 [19] - ChatGPT类产品只是AI应用的冰山一角,更多场景有待探索 [19] 创新方法论与人才战略 - 早期创新业务无需最贵人才,需寻找符合长期愿景的合适人选 [20][25] - 阿里云首笔收入来自初创企业,验证小公司对新技术的敏锐度 [24] - 硅谷式高薪挖人并非制胜关键,阿里云CTO周靖人系15年前自主培养 [25] 技术淘汰与迭代规律 - ChatGPT热潮后涌现的技术/产品中,大部分可能5-10年内消亡 [3][15] - 行业需接受快速试错,允许大部分探索性项目失败以筛选本质创新 [15] - 企业迭代速度呈波浪式前进,整体行业进步依赖多企业交替领跑 [16]
2025年8月金股推荐:金股源代码
华源证券· 2025-08-01 12:04
核心观点 - 月度金股推荐覆盖公用、医药、传媒、电子、交运、农业、金属新材料、北交所等多个行业,精选各领域具备成长潜力的标的 [1] - 重点推荐标的包括苏盐井神、昂利康、阿里巴巴-W、中微公司等,分别基于盐穴储能、创新药平台验证、电商与云业务协同、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等核心逻辑 [1][4][6][9][14] 行业与公司要点 公用事业 - 苏盐井神深耕"盐+储能"产业链,传统盐化工业务现金流稳定,盐穴储气库一期即将投产打开第二成长曲线,未来规划投产100亿方储气库容 [4] - 公司同步推进压缩空气储能及小分子气体存储项目,持续开拓盐穴资源利用领域 [4] 医药 - 昂利康左益集采影响逐步出清,新品上市推动业绩重回增长轨道 [4] - 创新药ALK-N001基于已验证的TMEA平台设计,毒素细胞毒性更强,有望成为新一代抗肿瘤候选药物 [4] - 平台首款药物莱古比星3期数据表现优于一线化疗方案,验证平台有效性 [4] 传媒 - 阿里巴巴货架电商竞争趋缓,即时零售业务短期亏损但长期增长空间明确 [4] - 阿里云国内综合实力领先,营收增速持续提升,通义模型保持技术迭代优势 [5] 电子 - 中微公司受益先进存储扩产,订单饱满,营收持续高增长,新品推出强化竞争力 [6] 非银金融 - 中国人寿资产负债匹配优秀,25Q1分红险占新单期缴比例达51.72%,转型进度领先同业 [6] - 偿付能力采用老会计准则口径,未来资产重分类后有望释放偿付能力空间 [6] 汽车 - 理想汽车核心竞争力在于管理层战略判断能力,L系列维持销量基盘,i系列首款车型i8预计月销5k+辆 [9] - 智驾VLA技术布局有望提升销量,长期可拓展至机器人等端侧领域 [9] 交运 - 圆通速递6月业务量增速领先行业(同比增长15.8%),"反内卷"政策有望引导行业价格回升 [11] 农业 - 德康农牧通过技术驱动和模式创新构建平台型商业模式,服务1800万生猪养殖户,业务可延伸至黄鸡、牛羊等细分领域 [12] 金属新材料 - 洛阳钼业钴价困境反转,铜产量超预期,收购金矿项目Cangrejos提升远期估值 [15] 北交所 - 远航精密为镍基导体材料龙头,2019-2021年市场份额超50%,产业链延伸至FPCA领域 [14] - 受益固态电池技术革新,镍基集流体在硫化物路线中稳定性优于铜箔 [16] - 下游客户包括松下、LG、比亚迪等头部企业,动力电池及储能需求增长驱动主业发展 [14]
2025年8月海外金股推荐:关注地缘和AI催化
国盛证券· 2025-07-31 19:34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聚焦2025年8月海外金股推荐,关注地缘政治和AI催化因素,分析近期重点事件和市场情况,给出当前配置建议并推荐12家海外金股,对各公司业绩、业务优势和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并给出投资建议[1][4]。 近期重点事件、行情统计及当前配置建议 近期重点事件 - 中美第三次经贸会谈在瑞典举行,时间在8月12日中美90天关税暂缓期到期前,会谈成果受全球关注[1][8] - 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常会,强调做强国内大循环,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1][8] -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举行,汇聚顶尖学者和产业领袖,六联智能展示创新成果[2][9] - H20芯片解禁,美国政府批准其恢复对华出口[2][9] - OpenAI准备8月发布GPT - 5,处于最后测试和安全评估阶段[3][10] 市场情况 - 港股、美股7月整体上涨,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涨幅分别为6.0%、6.4%,2025年以来分别累计上涨27.2%、26.3%[11] - 南下资金净流入,7月港股通南下资金净流入1108亿港元,近30个交易日资金从6月末的1273亿港元增加为1549亿港元[12] - 分板块行情来看,截至7月29日,制药&生物科技与科学、半导体与生产设备等行业领涨,家庭与个人用品、技术硬件与设备等行业领跌[15] - 分板块估值来看,截至7月29日,恒生综指7月的PE(TTM)有所提升,港股地产建筑、必需性消费、资讯科技、金融等板块估值较6月末上涨[16] 当前配置建议 - 关注龙头消费企业、AI for Science领袖企业、成长性可期的能源企业、港股地产头部梯队企业、受益于AI发展的互联网及硬件企业、估值较低盈利性强的零部件企业、产品周期强势受益于智驾趋势的新势力[5][20] 2025年8月海外金股组合 泡泡玛特(9992.HK) - 2025Q1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5% - 170%,境内收入同比增长95% - 100%,境外收入同比增长475% - 480%[21] - 境内线下线上渠道同步扩张,IP长期价值不断沉淀;境外亚太、美洲、欧洲收入高增长,全球影响力增强[21][22] - 预计2025 - 2027年分别实现营收238.00/308.00/361.00亿元,归母净利润55.38/71.72/85.95亿元,维持“买入”评级[23] 晶泰控股(2228.HK) - 是AI for Science范式革命引领者,全球前20大药企中16家为其客户,核心优势在于算法和数据[26] - 拥有超500人科学家与技术专家团队,账上现金资产达60亿港元,AI制药和新材料业务有望驱动收入高增速[27][28]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22/6.84/9.54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28] 中国秦发(0866.HK)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6亿,净利润5.0亿,资产负债表大幅改善,财务成本下降,资产负债率降至59.6%[30][33] - 印尼SDE煤矿初现经营,洗煤厂已运营,SDE二矿预计2026年投产,公司布局印尼煤炭产能,成长性凸显[31][35] - 考虑煤价下行下调业绩预期,预计2025 - 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6亿元、10.4亿元、15.4亿元[33] 绿城中国(3900.HK) - 2024年业绩受大力度计提减值影响下滑,未来业绩有望领先行业企稳,债务结构健康,融资渠道畅通[36][37] - 销售表现处于头部梯队,拿地聚焦核心城市,优质土储保障销售[38] - 预计2025/2026/2027年收入为1533.0/1528.9/1543.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5.7/21.1/30.5亿元,维持“买入”评级[39] 阿里巴巴(9988.HK) - 2025Q4财季录得总收入2364.54亿元,同比增长7%,non - GAAP归母净利润约300亿元,同比增长18%[40] - 淘天集团CMR增长加速,阿里云收入加速增长,AI产品需求旺盛,公司坚定AI投入[41] - 预计2026 - 2028财年收入为11185/12360/13551亿元,non - GAAP归母净利1613/1845/2081亿元,重申“买入”评级[42] 快手 - W(1024.HK) - 618购物节泛货架电商增长,商业化工具迭代,外循环广告在内容消费和本地生活行业驱动下增长[44] - 可灵AI持续迭代,产品和商业化继续突破,月度付费金额连续突破1亿美金[45] - 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1406/1545/1666亿元,调整后归母净利197/250/285亿元,给予目标价93港元,重申“买入”评级[46] 小米集团 - W(1810.HK) - 2025Q1收入和利润再创历史新高,手机国内份额重回第一、全球份额持续扩张,IoT业务高端化和国际化推进,汽车YU7亮相,AI及创新业务发布自研芯片[47][48][49]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收入为4867/6345/7648亿元,给予合理目标价60港元,重申“买入”评级[49] 丘钛科技(1478.HK) - 2024年度收入161.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约29%,手机摄像头模组升级,车载及IoT起量[51] - 短期手机光学规格升级驱动利润增长,长期进军低空飞行、XR、机器人等新场景[52] - 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184/207/237亿元,给予目标价10.79港元,“买入”评级[53] 瑞声科技(2018.HK) - 2024年收入2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手机光学推进高端化,车载产品国内外协同,重点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和XR核心能力[54][55][57] - 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312/354/395亿元人民币,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31/35亿元,给予目标价70港元,重申“买入”评级[55][56] 舜宇光学科技(2382.HK) - 2024年录得收入383亿,同比增长20.9%,手机镜头、模组和车载镜头出货量全球市占率稳定第一[58] - 手机光学升级需求确定,策略调整追求份额提升、巩固格局,注重投资于长期成长性[59][60] - 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440/494/55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5.6/41.5/50.0亿元,上调目标价至105港元,重申“买入”评级[60] 零跑汽车(9863.HK) - 2025Q1实现收入100.2亿元,同比增长187.1%,毛利率超预期,预计全年销量50 - 60万、毛利率10% - 12%、净利润盈亏平衡[62] - Q1销量强势,B系列新车发布、C系列改款升级,出海表现优秀,持续推进本地化生产,零部件业务未来可期[63][64][65] - 预计2025 - 2027年销量约55/75/87万辆,总收入达600/846/998亿元,给予目标估值977亿港元,目标价73港元,维持“买入”评级[65] 小鹏汽车 - W(9868.HK) - 25Q1销量同比大幅增长,净亏损大幅收窄,预计Q2销量和总收入增长[68] - 2025年将陆续上市多款车型,技术有先锋性,海外表现亮眼,Robotaxi、机器人等市场空间广阔[69][70][71] - 预计2025 - 27年销量约47/75/103万辆,总收入达832/1465/2072亿元,给予目标价(9868.HK)105.7港元、(XPEV.N)27美元,维持“买入”评级[73]
美债的火药桶冒烟了,15万亿将回流中国,或推动人民币大幅升值?
搜狐财经· 2025-07-31 07:13
美债市场动态 - 美国财政部第三季度借款计划从5000亿美元上调至1万亿美元 借款规模翻倍 [1] - 美国财政部日均现金缺口达111亿美元 现金储备从8500亿骤降至4570亿美元 [3] - 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冲至4.5% 三十年期突破5%创五年新高 [5] - 对冲基金使用50-100倍杠杆押注国债价差 加剧市场波动风险 [5] 中国外汇战略 - 中国连续三个月减持美债 持仓降至7563亿美元 创2009年以来新低 [7] - 离岸人民币三个月升值3.5% 汇率从7.4287升至7.1443 [8] -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交易量暴增189% 全球央行美元储备占比降至58% [10] - 15万亿人民币海外资金蓄势待发 若汇率触及6.8将引发大规模回流 [10] 产业与贸易格局 - 中国财政赤字率从3%提升至4%历史高位 专项债规模达3-4万亿投向新基建和芯片 [11][13] - 新能源车销售火爆 华为手机占据60%高端市场份额 [13] - 阿里云在东南亚取代微软 鸿蒙系统挤压安卓市场份额 [13] - 出口商加速转向非美市场 关税战未削弱企业竞争力 [13] 国际货币体系演变 - 沙特石油贸易采用人民币结算 俄罗斯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 [10] - 东南亚跨境贸易中人民币支付占比达40% [10] - 中国黄金储备占比十年间翻倍至6% [10] - 美国政府每年需多支付3000亿美元利息(每1%收益率上升) [13]
成分股乐鑫科技强势领涨,股价创近三个月新高!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早盘上演V形反转!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0 10:34
市场表现 - 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589010)上涨0.18%,盘中上演V形反转,收复盘初最大0.89%的跌幅 [1] - 持仓股中乐鑫科技领涨4.62%,股价创近三个月新高;云天励飞、福昕软件涨幅超2% [1] - 盘中换手率4.23%,成交总额达310万元,量能强劲释放 [1] 行业动态 - 渣打集团与阿里巴巴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计划通过阿里云AI技术开发客户服务、风险管理及合规自动化解决方案 [1] - 美股AI算力需求向新兴市场扩展,主权AI算力市场空间广阔 [1] - C端AI应用推理需求转向Tokens消耗量更大的领域(如AI编程/音视频生成),B端AI应用商业化潜力待释放 [1] 产品特性 - 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589010)跟踪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覆盖全产业链优质企业 [2] - 标的指数企业具备高研发投入与政策红利支持,20%涨跌幅机制增强中小盘弹性 [2]
上证早知道|渣打集团、阿里巴巴,牵手;基金公司,密集自购
上海证券报· 2025-07-30 06:57
金融科技合作 - 渣打集团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依托阿里云人工智能技术加速金融与AI融合 [2][5] 基金动态 - 超百家基金公司年内累计申购旗下产品5400次 权益类基金净申购金额突破25亿元 [2] - 方正富邦基金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不少于2500万元 承诺持有期不低于1年 [21] 农业政策 - 农业农村部将推进产销区域合作 加强协作帮扶促消费 包括专项工作、定点帮扶机制和社会力量动员 [4] 医疗与科技 - 江苏省拟定脑机接口医疗服务价格 非侵入式适配费966元/次 侵入式置入费6600元/次 取出费3200元/次 [4] - 国家医保局召开创新药械座谈会 聚焦创新药研发难点与发展方向 [5] 人工智能标准 -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将启动大模型一体机性能标准研制 计划8月1日召开框架研讨会 [4] 光通信行业 - 800G光模块需求激增 高盛预测2025年销量1990万单位(上调10%) 市场规模127.3亿美元(同比+60%) 2026年销量3350万单位(上调58%) 市场规模193.7亿美元(同比+52%) [7] - LightCounting预测2025年全球以太网光模块市场规模增速50% 未来五年CAGR 15%-18% [7] - 国内CPO供应商集中在产业链上游 加速全球化产能布局 [7] 人形机器人 - 特斯拉计划2026年量产Optimus人形机器人 目标5年内年产100万台 [9] - 国家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设立300万元开放基金 资助平台技术、具身智能等四大领域研究 [9] - 道氏技术与能斯达、芯培森合作研发人形机器人电子肌肉、皮肤及关节材料 [18] 公司业绩 - 仕佳光子上半年营收9.93亿元(同比+121.12%) 净利润2.17亿元(同比+1712%) 1.6T光模块相关产品进入验证或批量出货阶段 [13] - 光智科技上半年营收10.19亿元(同比+78.20%) 净利润2399.88万元 [13] 产品与授权 - 万通智控获深明奥思Fellow 1芯片板卡具身智能领域5年独家授权 [14] - 智翔金泰斯乐韦米单抗注射液获儿童狂犬病被动免疫临床试验批准 [15] 并购与投资 - *ST海华拟4300万元收购巴州鲁新鼎盛燃气100%股权 [16][17] 公募调研 - 上周128家公募机构调研104家A股公司539次 TMT板块最受关注 计算机(83次)、电子(53次)居前 [20] 基金表现 - 主动权益类基金年内平均收益率13.74% 超九成正收益 近60只收益率超60%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120.89%)等3只翻倍 [22] - 当前48只权益类基金在发 39只即将发行 多位知名基金经理推出新产品 [22]
渣打集团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快讯· 2025-07-29 14:43
战略合作备忘录签署 - 渣打集团(02888HK)与阿里巴巴集团(09988HK)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MOU) [1] - 合作将依托阿里云的人工智能(AI)技术推进金融服务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 [1] 技术合作内容 - 阿里云作为AI领域战略合作伙伴将协助渣打集团提升营运效率和客户体验 [1] - 合作计划包括开发AI驱动的客户服务和销售推荐系统 [1] - 将实现AI风险管理与合规的自动化流程 [1] 能力提升计划 - 双方将通过研讨会和认证合作提升渣打集团团队的AI技能 [1] - 渣打集团将透过阿里云的AI技术和解决方案进一步提升行业竞争力 [1]
阿里云副总裁最新发声!
证券时报· 2025-07-27 16:52
AI技术变革与行业趋势 - AI模型技术正经历从"渐进式创新"到"指数级跃迁"的历史性转变,大模型呈现"周级迭代"的爆发态势 [1] - 推动AI技术变革的三大核心要素:数据爆炸(互联网时代数据指数级增长)、算力飞跃(从CPU到GPU到专用AI芯片)、算法突破(Transformer架构实现性能质变) [1] - AI技术范式从语言能力走向任务执行,从能力展示迈向价值创造,2025年成为Agent落地元年,企业级智能体突破对话层局限,实现"感知—决策—执行"一体化架构 [3] 阿里云通义大模型的生态与竞争力 - 通义千问开源模型全球下载量突破4亿,衍生模型达14万个,超越Meta的Llama系列成为全球第一开源模型家族,是中国开发者和企业使用最广泛的大模型 [1] - 通义大模型深度赋能金融、制造、教育等核心领域,通过开源降低技术门槛,构建"开源—反馈—进化"的正向循环生态 [2] - 阿里云近期发布三款全球开源冠军模型:千问3基础模型(获评"全球最智能的非思考基础模型")、千问3推理模型(比肩Gemini2.5pro等闭源模型)、Qwen3-Coder编程模型(超越GPT4.1和Claude4,登顶HuggingFace总榜) [5] 阿里云的战略投入与业务表现 - 阿里巴巴宣布未来三年将投入超3800亿元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投资规模超过过去十年总和,为中国民营企业史上最大手笔 [5] - 阿里云AI相关收入连续七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增长,云计算业务因AI驱动持续增长,上一季度增速达18% [6] AI Agent与产业应用前景 - 行业进入"Agent优先"时代,交互方式从人适应机器转向机器主动服务,L3智能体将成为产业基座,推动涌现智能与生态自组织驱动的生产力革命 [3] - AI Agent实现复杂任务自动化,推动AI从增强版搜索向自主服务载体跃迁,行业生态趋近拐点 [3]
一周三连发,这开源“劳模”为何只有阿里做得?
凤凰网财经· 2025-07-26 17:58
阿里开源模型技术突破 - 阿里通义千问在四天内连续发布三款重磅模型:千问3非思考模型、Qwen3-Coder编程模型、千问3推理模型 [1] - 千问3非思考模型性能大幅提升,获基础模型领域冠军,被权威机构评为"全球最智能的非思考基础模型" [1] - Qwen3-Coder在代码能力及Agent调用能力方面超越GPT4.1和Claude4等闭源模型,登顶HuggingFace模型总榜冠军 [1] - 千问3推理模型在7项核心能力上可比肩Gemini-2.5 pro等顶尖闭源模型,创下全球开源模型最佳性能表现 [2] 开源战略与市场影响 - 阿里开源行为在全球巨头构筑技术壁垒的背景下显得格外突出 [4] - Qwen3-Coder开源免费可商用,API价格仅为同级对手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5] - 阿里已开源300余款模型,衍生社区模型超14万个,超越Meta的Llama系列成为全球第一大开源模型家族 [8] - 开源策略迅速引爆硅谷,获得推特创始人、风投机构及HuggingFace高管的高度评价 [6][7] 全栈AI能力支撑 - 阿里是中国唯一具备软硬一体垂直整合能力的全栈AI公司 [10] - 底层基建:拥有自研飞天操作系统及强大数据中心,提升算力效率降低训练成本 [11] - 模型研发:通义实验室汇聚顶尖AI人才,产出覆盖全尺寸、全模态、多场景的模型矩阵 [11] - 应用场景:庞大商业生态为AI提供丰富试验田,覆盖C端和B端亿级用户应用 [11] 商业战略与未来布局 - 采用"开源模型+云"双轨战略,通过开源吸引开发者,引导用户使用阿里云服务 [13] - 过去七个季度阿里云AI相关收入持续三位数增长,云计算业务增速回升至18% [14] - 未来三年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创中国民企投资纪录 [14] - 战略目标是通过开源引爆开发者生态,赋能千行百业实现AI普惠化 [13] 行业竞争格局 - 阿里开源行为旨在推倒闭源模型构筑的技术壁垒,将AI定价权交还市场 [5][8] - 开源模型性能已可比肩顶尖闭源产品,改变行业竞争格局 [1][2] - 全球AI竞争进入深水区,流量玩法红利消退,技术实力和战略耐心成为关键 [16]
如果不是这个消息传出,很多人还被蒙在鼓里,原来外媒说的真的
新浪财经· 2025-07-26 02:48
阿里技术实力突破 - 阿里开源编程模型Qwen3-Coder刷新开源领域纪录,直接挑战GPT-4.1、Claude4等商业巨头的地位 [1] - Qwen3-Coder使初级程序员借助AI能在几天内完成资深程序员一个月的工作量,展现接近人类顶尖开发者的专业性 [1] - 模型在代码生成、漏洞修复、复杂系统架构设计等方面实现AI对编程逻辑的深度理解 [1] 阿里技术积累与生态布局 - 今年以来阿里密集开源多款先进模型,形成覆盖全尺寸、全类型的模型矩阵 [3] - 阿里云作为中国最大、亚太第一的云计算平台提供算力支撑,通义千问通过300多款开源模型和4亿次累计下载量构建全球AI生态 [3] - 开源策略形成"全球协同+场景落地"模式,通过开放模型权重和训练方法吸引开发者共同优化 [3] 阿里科技布局的广度与深度 - 阿里云连续多年位居全球前三,支撑中国一半以上的科技公司 [4] - 在AI领域除大模型外,机器翻译、图像识别等基础技术长期保持国际领先 [4] - 科技实力已融入双11算力调度、物流网络智能规划、支付系统风险识别等商业场景 [4] 行业影响与生产力变革 - Qwen3-Coder可能缩短软件开发周期、降低技术门槛和创新成本,引发数字化基础设施领域连锁反应 [4] - 中小企业可借助AI工具以少数人完成过去需专业团队的系统开发 [5] - 将加速数字化转型普惠化,让更多企业享受技术红利 [5] 中国科技企业角色转变 - 阿里从"技术跟随"到"创新引领",成为重塑全球产业格局的重要力量 [7] - 开源生态持续壮大推动更多类似Qwen3-Coder的模型涌现 [7] - 云和AI深度融合将带来更多技术突破,推动社会效率升级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