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新世代

搜索文档
华晨宝马与中国大唐集团在沈阳成立绿电合资公司
环球网· 2025-07-28 16:52
风电项目合作 - 华晨宝马与中国大唐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开发装机容量100万千瓦的陆上风力发电项目,规模相当于中型发电站[1] - 宝马成为直接投资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汽车制造商之一[1] - 风电项目将优先保障宝马沈阳生产基地绿电供应,并为供应商、经销商及充电服务运营商提供多样化绿电采购方案[3] 供应链减碳 - 约200家宝马本地一级供应商已承诺使用绿电生产,全供应链碳排放较2019年减少约100万吨[3] - 新建绿电平台将推进2025年供应链减排20%目标的实现[3] - 风电项目落地将进一步降低车辆全生命周期碳排放[4] 新世代车型 - 计划于2026年国产的宝马新世代车型将搭载第六代eDrive电驱技术,目标提升整车效率20%,充电速度提升30%,续航增加30%[4] - 车型采用再生铝、生物基材料等低碳方案[4] - 风电项目将成为新世代车型生产的核心应用项目[4] 可再生能源覆盖 - 华晨宝马沈阳生产基地及36个非生产场所已实现100%可再生能源电力覆盖,太阳能光伏面积达42.4万平方米[4] - 在建深层地热能项目预计2025年投用,年减排量约1.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4] - 风电并网后,基地可再生能源比例将进一步提升[4] 绿色产业生态 - 项目将促进上下游企业集聚,推动绿能规模化工业应用[5] - 项目可带动辽沈地区新增超2000个绿电相关岗位,吸引超50亿元新能源配套产业投资[5] - 双方将建立技术协同机制,联合培养复合型人才,并在绿色产业链生态构建、绿电认证与碳管理领域展开探索[5] 充电端绿电应用 - 宝马与奔驰合资的"逸安启"超充品牌已实现100%绿电充电[5] - 与国家电网合作计划2027年实现BMW/MINI车型在国网充电桩100%绿电覆盖[5] - 绿电合资公司向供应商和经销商开放绿电采购,使4S店充电桩、零部件工厂等均可接入风电清洁能源[8]
宝马新世代以“人车合一”为核心理念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8 16:10
另外,宝马整体性方案的提出源于深刻的用户洞察,其基础是全世界近3000万车主的驾驶数据,其 中包括超700万中国车主,还有数十年来在无数场汽车赛事中收获的极限控制与调校数据。宝马从全世 界2200多万辆互联宝马汽车的数据中洞察用户场景和偏好,将其注入到新世代产品的设计开发中。其全 新电子电气架构以4台高性能计算机为核心,其中自主开发的驾控超级大脑通过高速数字神经网络,实 现车辆动态的全盘思考与毫秒级响应。 对宝马而言,新世代不仅是一款车,更是BMW品牌在设计、技术和理念上的重大飞跃。它拥有全 新设计和划时代技术集群,采用全新设计语言、全新电子电气架构和高度集成的超级大脑、全新数字化 体验以及全新电力驱动系统和电池技术,定义宝马集团、BMW品牌和下一代BMW车型的未来。 智能交互方面,BMW首创全景iDrive,以"视觉锥"设计分层呈现驾驶辅助信息,打造"驾驶至上"的座舱 体验; 极致操控方面,驾控超级大脑与动态性能控制系统配合,实现动力、制动、转向的高效集成,确保任何 场景下操控流畅; 全场景智驾辅助则通过智能驾驶辅助超级大脑整合分散功能,算力提升20倍,介入时与驾控系统无缝配 合,做到"看得清、判得准、控得 ...
宝马新世代重新定义智能驾驶乐趣 首推智能交互、操控和驾驶辅助
齐鲁晚报· 2025-07-08 11:22
宝马新世代智能驾驶战略 - 公司提出整体性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涵盖交互、操控和驾驶辅助三大核心领域,重新定义智能驾驶体验[1][2] - 核心理念为"车要懂人",强调人车互动与驾驶乐趣,而非单纯展示科技[1] - 基于近3000万全球车主驾驶数据(含700万中国车主)及赛事数据开发,覆盖从初级到高级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演进历程[4] 技术架构创新 - 采用全新电子电气架构,配备4台高性能计算机(超级大脑),其中自主开发的"驾控超级大脑"首次实现动力与底盘控制二域合一[5][9] - 决策链路延时小于1毫秒,信息处理速度提升10倍,通过数字神经网络实现车辆动态高效控制[5] - "智能驾驶辅助超级大脑"算力较前代提升20倍,整合原四个控制单元功能,实现环境感知-路径规划-精准执行的闭环[8] 交互与操控协同 - 首创全景iDrive系统,基于"视觉锥"设计理念在四大交互界面分层排布驾驶信息,保持人车"对话感"[7] - 智驾辅助介入时底盘仍反馈路况,方向盘/踏板保持一致性,消除操控割裂感[2] - 动态性能控制系统实现毫秒级动态计算,在各种场景下提供顺畅操控体验[5] 历史传承与突破 - 延续2016年提出的"悦驾"(BOOST)与"悦享"(EASE)双轨理念,平衡操控激情与驾驶辅助[2] - 新世代车型代表公司历史上最大技术跨越,涵盖全新设计语言、电力驱动系统及电池技术等突破[7][9] - 革命性大圆柱电池技术被列为三大核心创新之一,支撑下一代电动化发展[9]
外资车企首次参与网络文明大会,宝马分享数字化转型责任理念
凤凰网· 2025-06-12 21:12
在大会现场,宝马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翔阐述了企业对网络文明的理解。他认为,拥有百年历 史的宝马深刻认识到,企业价值的实现不应局限于商业层面,而应将责任与担当作为发展根基。在网络 环境日益复杂的当下,宝马选择坚持尊重、诚信与责任的价值导向。 数据显示,宝马在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投入正在产生实质性影响。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首席数据治理 官李尧透露,经普华永道第三方审计评估,2023年宝马企业社会责任项目覆盖人群达到3500万人次,创 下该公司相关记录新高。这一成果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赋能作用。 凤凰网科技讯 6月10日,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安徽合肥举行,本届大会以"汇聚网络正能量,引 领时代新风尚"为主题。值得关注的是,宝马成为首家参与该会议并发表演讲的外资汽车企业。 作为在华深耕30年的外资企业,宝马正在重新定义自身在中国市场的角色定位。该公司不仅响应相关部 门的"清朗"系列专项行动,还呼吁行业内企业通过健康竞争方式,运用创新手段构建积极向上的用户社 群环境。 技术创新与安全责任的平衡,是宝马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核心课题。该公司强调,无论技术如何 迭代升级,安全始终是不可妥协的首 ...
宝马首款新世代车型BMW iX3“纯电也好开”,2026年将于沈阳投产
中国经济网· 2025-06-12 17:21
宝马新世代iX3产品亮点 - 首款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新世代车型BMW iX3将成为中国专属智能、驾控与豪华的典范 [1] - 国产版本已完成极寒测试并正在进行严苛道路测试 计划2026年在沈阳投产 [1] - 通过电动化与智能化深度融合 颠覆纯电动车驾驶乐趣不足的偏见 [1] 城市道路驾驶性能 - 重新定义"动静之间"精细控制 解决传统电动车拖拽感问题 [2] - 搭载BMW"驾控超级大脑" 1毫秒内感知驾驶意图并响应 [2] - 98%减速过程无需机械刹车介入 实现零噪音刹车并减少能量损耗 [2] 高速赛道表现 - 前后50:50轴荷比与全新底盘结构实现精准车身姿态控制 [3] - 中央域控制系统可自动分配动力输出及动能回收 紧咬弯道路线 [3] - 车身反应与方向盘转向同步 紧急情况下保持极强稳定性 [3] 复杂路况适应性 - 液压回弹止动减震技术与动态稳定控制系统提升轮胎抓地力 [4] - 中央域控制器毫秒级响应调配悬架动作 高效贴合地面 [4] - 国产版本通过-45℃极寒测试 确保严冬环境下的可靠性 [4]
跨国车企频频牵手中国企业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22 13:47
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发展 - 中国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具备原地转向、全嵌入式折叠方向盘、充电5分钟续航400公里等创新功能 [1] - 跨国车企与中国自主品牌关系从竞争转向竞合,在新能源市场激烈竞争的同时,智能化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1] 跨国车企与中国企业的合作模式 - **技术合作**:大众与小鹏共同研发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大众弥补智能化短板,小鹏增强国际竞争力 [1] - **智驾供应商合作**:奥迪与华为合作推出中国市场专属数字化功能,宝马与阿里联合开发AI引擎,大众投资地平线布局自动驾驶 [2] - **跨界合作**:宝马与河钢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Stellantis与宁德时代开展后市场合作,上汽大众与QQ音乐、火山引擎签署协议 [2] 中国技术输出与研发全球化 - 宝马上海研发团队主导的超感智能座舱技术将反向输出至欧洲工厂,中国成为宝马全球研发重要基地 [3] - 法雷奥将原创性研发重心转向中国,专利申请数量快速增加,中国开发的技术优先本地量产并推广至欧美 [3] - 跨国车企以"中国需求"为研发起点,中国成为智能电动汽车新技术策源地 [3]
宝马持续押注中国市场,新世代将推出中国专属车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1 17:40
中国市场战略 - 公司坚定押注中国市场并启动2025年系列创新行动 通过"BMW中国文化之旅"等四大举措增强新世代车型的"中国味" [1] - 新世代车型将拥有中国市场专属功能 如操作系统X的"二十四节气"主题显示 [1] - 推出首款文创产品"BMW非遗龙泉青瓷旅行茶具" 已在MY BMW APP上线 [1] - 公司强调"家在中国"战略 表示新世代车型的创新将为中国量身定制 [1] 研发与创新 - 公司将中国的前沿创新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集成到全球创新体系 [1] - 目前在中国拥有3000多名软件工程师和4处研发中心(北京 上海 沈阳 南京) [1] - 上海研发中心建立了德国之外唯一的Skylab人机交互用户体验研究中心 [1] 合作伙伴关系 - 3月17日与华为终端合作 推出BMW数字钥匙 HUAWEI HiCar和My BMW App等数字化服务 [2] - 3月26日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 斑马智行将与公司共同开发定制AI引擎 [2] 产品规划 - 基于全新电子电气架构的新世代车型2025年投产 2026年在沈阳工厂投产后进入中国市场 [2] - 2025年计划在中国推出超10款BMW新车和多款MINI新品 [2] - 2026-2027年将在中国推出包括新世代在内的20余款新车 [2] 市场表现 - 2024年一季度在中国市场交付新车15 52万辆 同比下降17 2% 成为全球销量降幅最大的单一市场 [2] - 公司仍视中国为核心市场 持续加大投入 [2]
中国汽车市场一周行业信息快报——2025年5月第3期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5-19 16:53
新能源汽车行业动态 - 长安启源A06作为SDA全球纯电架构首款轿车发布 采用800V高压SiC碳化硅平台 充电效率较400V平台大幅提升 配备数智主动进气格栅和前双叉臂+后五连杆悬架 [1][3] - 小鹏全新一代P7采用赛博风格设计 搭载高通骁龙8295P芯片和X-GPT大模型 支持多指令并行处理 配备电动升降尾翼和HUD抬头显示 [5][6] 吉利汽车战略整合 - 吉利汽车2025年Q1销量70.4万辆(同比+48%) 新能源销量33.9万辆 收入725亿元(同比+25%) 归母净利润56.7亿元(同比+264%) [6] - "一个吉利"战略整合预计带来整体效益超5%提升 研发/管理/营销效率提升15%-20% 极氪定位全球豪华科技品牌 领克定位全球新能源高端品牌 [6] 通用汽车业务调整 - 通用汽车对道朗格进口业务进行重组 继续交付雪佛兰TAHOE和GMC YUKON 保留现有车主质保服务和智能网联服务 [7][9] - 道朗格直营门店后续安排仍在评估中 通用将根据市场状况评估高端进口车新机会 [9] 北京市新能源政策 - 北京市新增2万个新能源小客车指标 2025年总配额16万个(年度10万+增发6万) 5月26日将一次性配置11.84万个指标 [9][10] 宝马新产品规划 - 首款国产宝马新世代车型下线 采用全新电子电气架构和电力驱动系统 2025年计划在华推出10余款新车 2026-2027年推出20余款 [12] - 宝马将为在售车型接入DeepSeek功能 该功能将应用于国产新世代车型 [12] 宁德时代合作进展 - 宁德时代与本田中国深化合作 重点开发磷酸铁锂电池和CTB集成技术 合作技术将应用于烨品牌第三弹车型 [13][15] - 烨GT车型搭载L2+级辅助驾驶系统 配备AI沉浸式座舱和独立休憩空间 [15]
德系豪车求变:“必须研究中国的产品、技术和供应商”
第一财经· 2025-05-02 19:33
德系豪华车企在华战略调整 - 奥迪高管石柏涛此次访华重点关注市场反馈、竞争对手及未来产品投放策略,旨在深入纯电市场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1] - 豪华车企高管频繁走访新势力展台成为车展常规日程,反映行业竞争格局变化[1] -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30天内三次访华,显示对中国市场重视程度空前[2] 新能源市场竞争态势 - 中国新能源车市场份额已达50%,远超外资车企预期[1] - 奥迪E-tron和奔驰EQ系列在华销量不佳,即便大幅降价仍难挽颓势[5] - 新势力高端产品正在占领消费者心智,ABB销量和利润集体下滑[1] 产品与技术布局 - 豪华车企在上海车展展示最强产品阵容,包括宝马新世代概念车、奥迪E5 Sportback等全新平台产品[5] - 宝马推出智能超感座舱和X操作系统两项新技术[5] - 奥迪实施双品牌战略:四环奥迪服务传统用户,AUDI品牌瞄准年轻科技爱好者[5] 供应链与本土化策略 - 德系车企从只关注博世等国际供应商转向研究中国供应商方案[9] - 宝马与阿里/华为/字节跳动合作,奥迪联手上汽/华为/Momenta,奔驰引入Momenta ADAS系统[10] - ABB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并赋予更大自主权,中国创新成果反哺全球解决方案[11] 行业竞争焦点转变 - 外资车企从坚持"全球统一标准"转向积极拥抱中国供应链与智能化生态[10] - 车机系统沿用欧洲逻辑导致体验落后,成为外资电动车在华发展瓶颈[5] - 豪华车企开始强调安全冗余和制造体系优势,重提"百年工艺"护城河[6][7] 市场环境变化 - 中国汽车产品迭代速度加快,每年大量新车上市[6] - 终端市场价格战激烈,外资车企面临规划不确定性增加[6] - 行业安全事件频发促使豪华车企强化安全标准宣传[6][7]
宝马中国宣布接入DeepSeek,宝马妥协了?
36氪· 2025-05-02 10:21
宝马中国接入DeepSeek的战略合作 - 宝马中国宣布接入DeepSeek AI大模型,未来功能将应用于国产宝马新世代车型,2025年三季度率先搭载于第9代BMW操作系统的中国在售新车 [1] - 公司以AI创新引擎加速中国AI战略落地,此前已与阿里巴巴达成AI大语言模型战略合作,此次合作进一步深化本土AI生态布局 [1] -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强调AI是未来合作关键领域,体现本地化战略持续深化,目标是通过与中国科技领军企业合作让AI赋能中国车型 [1] AI技术对宝马产品体验的升级 - DeepSeek接入显著拓展BMW智能个人助理能力边界,强化理解和共情能力,使车机在复杂语境和模糊表达下快速响应 [2] - 研发团队认为AI时代的驾驶体验从机械默契转向智能共情,智能座舱将成为用户情感联结空间而非单纯科技堆砌 [2] 宝马智能化战略的演进路径 - 2023年3月公司已启动360度全链AI战略,上海车展发布与阿里巴巴合作开发的"用车专家"与"出行伴侣"智能体 [3] - 公司传统优势在于精湛机械制造技术、优秀操控性能及高端品牌形象,发动机技术和底盘调校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3] 宝马面临的转型挑战与应对 - 智能化水平不足是当前主要问题,车机系统功能与用户体验较国内新势力存在差距,转型速度落后于市场趋势 [4] - 选择与DeepSeek合作是重要战略决策,既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也展现公司积极学习中国市场先进技术的姿态 [4]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及智能网联技术发展最快区域,为宝马提供理想试验田和技术借鉴机会 [4][5] 国际车企在中国市场的战略调整 - 面对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快速进步,国际车企需重新审视策略,学会利用中国市场独特资源成为竞争关键 [5][6] - 与本土科技公司深度合作是国际车企适应中国市场的有效途径,宝马此举属于主动战略转型而非妥协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