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控超级大脑

搜索文档
宝马与Momenta官宣合作 决心扎根中国市场
新浪财经· 2025-07-15 11:36
合作背景与战略意义 - 宝马与中国科技企业Momenta合作开发面向中国市场的新一代智能驾驶辅助解决方案[1] - 合作将结合双方在人工智能和汽车工程领域的优势,应用于多款国产车型[1] - 宝马强调"在中国、为中国,以中国速度创新"战略,此次合作是推进该战略的重要举措[3] - Momenta CEO表示将融合"德系卓越驾控"与"AI大模型前沿能力"打造智能驾驶产品[5][6] 技术方案与产品特点 - 专为中国市场开发,支持全场景、点到点领航辅助,未来实现跨城交通全流程覆盖[8] - 以AI大模型赋能,实现一体化感知决策与自进化,融合20余年驾驶辅助安全技术积淀[8] - 安全方面遵循安全为本、共驾思维、智能驱动理念,严守数据安全与用户隐私[8] - 新世代车型配备"驾控超级大脑"(响应延迟低于千分之一秒,信息处理速度提升10倍)和"全景iDrive人机交互"[10] 市场定位与竞争优势 - 宝马已与华为、阿里合作,此次与Momenta深度联手推动全球技术与本土需求融合[11] - 合作彰显宝马扎根中国市场的决心,体现以本土化创新引领智能驾驶潮流的前瞻视野[11] - 宝马自动驾驶开发融合20余年安全技术积淀与中国本土智慧及顶尖AI技术[8]
宝马敲定智驾合作方,新世代车型将搭载 Momenta 方案
钛媒体APP· 2025-07-15 10:38
宝马与中国智驾供应商合作 - 宝马确定与中国科技公司Momenta合作开发高阶辅助驾驶方案 包括点到点领航辅助驾驶功能 覆盖城区和高速路全场景 并匹配Momenta自研的端到端大模型 [1] - 新世代电车iX3(代号NA6)将于2024年下半年在匈牙利工厂量产 年底欧洲上市 中国市场2025年推出新世代i3(NA0)、iX3(NA6)及长轴距版iX3(NA8) 核心价格带预计25万元以上 [1] - 宝马新世代产品将搭载"驾控超级大脑"系统 通过调度驱动、制动、转向、底盘反馈等参数提升驾驶乐趣 并尝试将该系统与高阶辅助驾驶方案协同 [3][4] 中国智驾市场竞争格局 - 奔驰早于宝马选择Momenta作为智驾供应商 其首款搭载车型全新CLA预计2024年四季度在中国上市 奥迪则选择华为乾崑提供智驾方案 [2] - 入围宝马项目的中国智驾供应商至少六家 包括华为乾坤、地平线、元戎启行等 Momenta已被广汽丰田、东风日产、上汽大众、上汽通用等多家合资外资车企选用 [2] - Momenta方案在安全性上得到充分验证 符合宝马"ADAS永远是安全第一"的理念 宝马不会在车上使用未经验证的技术 [2][3] 宝马战略转型与技术投入 - 宝马推进"在中国、为中国 以中国速度创新"战略 将中国科技公司纳入供应链提升技术迭代效率 除Momenta外 智能座舱领域已与阿里、华为合作 [6] - 2024年宝马集团研发投入91亿欧元 同比增长17.1% 增长大部分投入电动化、智能化领域 [8] - 新世代产品采用全新电子电气架构 实现中央计算(BMW Brain)和跨域整合 更集中的域控和更高通信带宽承载更高智能化上限 [6] 产品规划与市场定位 - 除纯电车型外 宝马将基于新世代平台推出混动车型 切入理想L9等大型新能源SUV市场 宝马X5曾是该市场明星产品 [7] - 新世代电车是宝马自1960-1970年代Neue Klasse系列后重要产品转型 代表品牌由一般汽车品牌跃升豪华车代表的开始 [6] - 宝马最早于2014年在华推出纯电车i3和i8 但后续多年新能源车因智能化技术短板陷入沉寂 [7]
宝马新世代以“人车合一”为核心理念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8 16:10
宝马新世代核心理念 - 以"人车合一"为核心理念,打造交互、操控、驾驶辅助相协同的整体性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1] - 追求智能驾驶乐趣而非单一智驾辅助能力,强调车要懂人而非秀科技 [1] - 通过强大智能"大脑"实现车更懂人、驾驶默契如本能,驾驶员想法可瞬间转化为精准驾驭体验 [1] 智能驾驶技术突破 - 首创全景iDrive,以"视觉锥"设计分层呈现驾驶辅助信息,打造"驾驶至上"座舱体验 [1] - 驾控超级大脑与动态性能控制系统配合,实现动力、制动、转向的高效集成,确保任何场景下操控流畅 [1] - 全场景智驾辅助算力提升20倍,智能驾驶辅助超级大脑整合分散功能,做到"看得清、判得准、控得稳" [1] 数据与技术基础 - 方案基于近3000万车主驾驶数据(含700万中国车主)及汽车赛事极限控制数据 [2] - 从2200多万辆互联宝马汽车数据中洞察用户场景和偏好,注入新产品设计 [2] - 全新电子电气架构以4台高性能计算机为核心,驾控超级大脑实现毫秒级响应 [2] 产品战略定位 - 新世代代表BMW品牌在设计、技术和理念上的重大飞跃 [2] - 采用全新设计语言、电子电气架构、超级大脑、数字化体验及电力驱动系统 [2] - 三大突破性创新技术:全景iDrive、驾控超级大脑(Heart of Joy)、革命性大圆柱电池 [2]
宝马发布整体性智驾方案 强调交互、操控与辅助协同
凤凰网· 2025-07-08 10:59
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 公司推出全新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聚焦智能交互、车辆操控与驾驶辅助系统的整体协同,目标是保持驾驶员对路况的清晰感知并实现人车"对话感"[1] - 方案基于全新一代智能电子电气架构,配备4台高性能计算机分别负责4大核心功能,其中"驾控超级大脑"将动力及底盘控制二域合一,决策链路延时小于1毫秒,信息处理速度提升10倍[1] - "智能驾驶辅助超级大脑"整合此前分散的4个控制单元功能,算力较前代提升20倍,负责环境信息收集分析和路径规划[2] 技术突破 - "驾控超级大脑"采用高集成度设计,整合动力传动、制动、充电、能量回收及转向等核心子功能,通过全新线束系统和高速数据传输技术构建数字神经网络[1] - 系统与BMW动态性能控制系统协同,完成所有驾驶动态功能的高效计算,提升速度和精度[1] - "智能驾驶辅助超级大脑"与"驾控超级大脑"分工明确,前者负责决策规划,后者执行车辆动态调整[2] 数据基础 - 方案开发整合全球近3000万车主驾驶数据(含700万中国车主数据)以及汽车赛事积累的极限操控数据[2]
2025上海车展:AI定义汽车时代已至
新浪财经· 2025-05-06 11:57
AI定义汽车时代的核心观点 - 2025上海车展标志着汽车行业从"软件定义"迈向"AI定义"新纪元,AI成为驱动整车智能的核心引擎 [1] - AI技术已从概念转变为实际应用,覆盖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舱驾融合等领域,推动汽车成为"智慧伙伴" [3][5][6] - 中国车企通过场景创新与成本优势,正在引领全球智能汽车发展的新范式 [9] 智能座舱的变革 - 商汤绝影推出"New Member"智能助手,基于多模态大模型实现情绪识别与主动服务,座舱从工具升级为"有灵魂的伙伴" [5] - 腾讯云"混元+DeepSeek"双引擎方案将企业知识库融入座舱,可独立解决84%的客服问题,并推荐个性化服务 [5] - 座舱功能从功能堆砌转向情感交互,未来可能成为"移动办公室"或"生活管家" [5] 自动驾驶的技术突破 - 华为乾崑ADS 4.0系统通过极端场景仿真训练,端到端决策时延降低50%,重刹率减少30%,支持无高精地图城区领航 [6] - Nullmax采用生成对抗式学习技术,在复杂路口实现类人类驾驶决策,验证数据驱动算法迭代的可行性 [6] - 端到端大模型有望解决L4级自动驾驶的泛化性难题,推动无图化智驾普及 [6] 舱驾融合与成本优化 - 卓驭科技舱驾一体方案通过高通SA8775P芯片实现算力共享,硬件成本降低30%,系统资源利用率提升40% [6] - 国产线控技术取得突破,利氪科技线控转向系统响应速度达毫秒级,成本比外资低30%,明年将覆盖10万级车型 [6] - 虚拟化与大模型协同成为AI定义汽车的核心优势,推动算力高效利用 [6] AI定义与软件定义的本质差异 - 软件定义汽车聚焦功能升级,AI定义汽车实现认知革命,通过大模型实时学习环境并做出类人类决策 [7] - 宝马"驾控超级大脑"能根据驾驶习惯自动切换模式,体现AI"更懂用户"的特性,而非单纯增加功能 [7] - 端侧大模型需平衡隐私与性能,面壁智能通过端云协同与联邦学习实现安全数据迭代 [7] 行业生态与合作模式 - 上海AI Lab构建千万级仿真场景库,模拟极端场景使算法验证效率提升5倍 [8] - 北汽与华为合作开发5G自动驾驶车型,分工协作使研发周期缩短40% [8] - 长城汽车ASL智能体通过算法优化用户体验,强调用户需求导向而非盲目追求算力 [8] 中国方案的全球影响 - 中国车企在情感化座舱、无图化智驾、国产线控等领域实现突破,提供全球智能汽车发展新范式 [9] - 未来三年AI定义汽车将经历技术爆发、生态整合、用户体验升华三阶段,开放协同成为关键 [9]
上海车展解码“中国智造”新范式
证券日报· 2025-04-28 00:40
上海车展规模与影响力 - 上海车展参展面积从1.5万平方米增长至36万平方米,参展商从73家增至近1000家,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汽车行业展会[1] - 2025上海车展汇聚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家企业,展示中国汽车产业从"市场跟随者"到"标准定义者"的跨越式蜕变[1] 技术创新与产品突破 - 比亚迪推出"兆瓦闪充"技术实现5分钟补能400公里,改写补能效率标准[1] - 小鹏汽车展示"陆地航母"分体式飞行汽车,打破陆空出行边界[1] - 广汽埃安与滴滴联合推出L4级自动驾驶车型,推动高阶智驾从实验室走向街头[1] - 长安汽车"天衡底盘"与奔驰"驾控超级大脑"实现毫秒级动力响应与复杂路况预判[2] - 华为乾崑智驾ADS4系统与鸿蒙座舱HarmonySpace5落地,标志"人—车—家"生态闭环成熟[2] - 商汤绝影R-UniAD技术方案通过世界模型与强化学习,推动智驾系统向"主动思考"进化[2] 产业生态重构 - 华为、地平线等科技企业与车企深度耦合,使汽车演变为移动智能终端[2] - 蔚来推行"油电同质同价"策略打破能源形式藩篱[2] - 沃尔沃XC90展示透明车身硼钢闭环结构,将安全强化为品牌基因[2] 国际化进程 - 比亚迪e平台3.0Evo通过欧盟ECER135标准,为进军欧洲高端市场铺路[2] - 小鹏、蔚来宣布加速布局60个海外市场,中外技术合作转向"共创共生"模式[2] - 中东客商对比亚迪的赞叹、挪威经销商对小鹏飞行汽车的关注,反映中国车企"技术+文化"双输出战略[2]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汽车工业正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强国"跃迁,定义汽车文明新高度[3] - 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等创新产品勾勒未来出行图景,标志新时代来临[3] - 世界汽车工业进入"中国时代",中国成为创新策源地[4]
驾控超级大脑驱动创新 宝马新世代车型重塑未来出行想象
快讯· 2025-04-24 19:05
产品创新 - 公司推出BMW新世代驾趣概念车 搭载自研"驾控超级大脑"系统 实现18,000牛米扭矩、1.2吨下压力与3g峰值横向加速度的极致性能 [1] - 产品动态表现媲美F1赛车 重新定义驾驶体验并提升纯粹驾驶乐趣 [1] - 车型采用全新设计语言、架构体系与数字化交互逻辑 融合多项划时代首创技术 [1] 战略定位 - 新世代车型被定位为对未来出行的系统性创新表达 而非传统交通工具 [1] - 产品构建更智能、更人性化、更可持续的出行生态 诠释"以技术驱动变革"的品牌内核 [1] - 公司通过该车型勾勒下一代豪华汽车的创新图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