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密封胶原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这些行业单项冠军何以“炼”成?它们有一个共同点→
央视新闻· 2025-07-03 09:24
中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案例研究 广州明珞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专注汽车数字化焊装生产线及智能制造装备17年,成为细分领域单项冠军[2] - 海外业务覆盖20多国,美国市场占比超40%,2016年通过激光焊接技术突破打开美国市场[3] - 全球首发"柔性魔幻机器人岛"集成多项黑科技,可实现多车型共线生产,效率提升50%,人工成本下降80%[4] - 拥有800多项专利,年研发投入超1亿元,研发团队占比超50%[4] 杭州汉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22人小微企业自主研发密封胶原材料,占据全国90%以上市场份额[5][7] - 产品性能优于进口材料(气密性/耐高温/寿命),价格仅为进口一半[8] - 五年研发投入超100万元,获政府100万元补助,现成为美国头部密封胶企业供应商[8] - 正研发无人机/机器人用黏合剂,去年购置实验楼加强创新投入[8] 上海保隆汽车科技 - 从轮胎气门嘴起家(年产2.6亿只),现成细分市场全球第一[9] - 通过传感器技术升级实现产品单价从几元跃升至几十元,拥有全球100多项专利[9] - 全球化布局:7国设11个研发中心+19家工厂,一季度营收增30%/利润增40%[10] - 国内收入首超海外,重点开发新能源车智能空气悬架系统[10] 行业趋势 - 单项冠军企业成功密码:聚焦主业+核心技术自主创新[3][10] - 技术升级路径:从传统制造(气门嘴)→智能化(传感器)→系统集成(魔幻岛)[4][9] - 市场拓展模式:进口替代(密封胶)→全球化布局(20国/7国)→国内国际双循环[3][10]
科技创新+政府支持 一家小微企业用5年时间做到领先 让产业链不再受制于人
央视网· 2025-06-07 10:23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从一间锅炉房、一台设备、一个员工起家,最初生产密封胶产品 [5] - 经过五年自主研发,成功研制出世界领先水平的密封胶原材料,占据全国90%以上市场份额 [5] - 从依赖进口核心原材料到实现国产替代,产品性能优于进口材料且价格仅为一半 [8] 产品与技术突破 - 自主研发的密封胶原材料在气密性、耐高温、使用寿命等关键指标上优于进口产品 [8] - 产品填补国内制胶产业链关键环节,帮助其他密封胶小微企业摆脱进口依赖 [8] - 当前研发方向扩展至无人机、机器人等前沿领域的粘合剂 [8] 研发投入与团队 - 创始人亲自参与研发,聘请两位材料学博士组成团队,累计投入超200万元(企业自筹100万+政府补助100万) [6] - 公司22名员工中16名为一线工人,研发团队规模虽小但效率突出 [3][6] - 去年购入科创园区实验楼,持续加码研发创新 [8] 市场表现与客户认可 - 新产品在2024年上海国际光伏展会引发行业轰动 [5] - 美国全球头部密封胶企业主动采购并自愿承担关税 [8] - 公司从默默无闻到细分赛道单项冠军的转型仅用五年 [1][5] 行业影响 -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降低产业链整体成本(原材料价格从8万元降至进口产品一半) [5][8] - 示范小微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实现高端制造突围的路径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