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享e生2025

搜索文档
三款百万医疗险PK:外购药责任大突破|南财保险测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30 17:41
行业趋势 - 百万医疗险产品升级趋势聚焦药品责任扩容,尤其是外购药责任突破性放开,从高端医疗险延伸至普通百万医疗险[1] - DRG/DIP支付方式改革推动医院限制高价原研药和进口药使用,导致患者院外购药需求激增,催生商业保险外购药保障创新[2] - 行业通过特药直付、用药追踪等服务将保障从"报销环节"延伸至"治疗全流程",解决垫资压力和理赔纠纷痛点[1][6] 产品创新 众安尊享e生2025版 - 实现外购药械全场景覆盖:不限疾病类型/药品清单/住院门诊场景,首次填补百万医疗险仅保住院的缺口[4][5] - 特药清单扩展至312种,包含257种恶性肿瘤特药(含6款CAR-T疗法药)、30种罕见病特药及15种海南博鳌特药[5] - 创新"直付+全流程管理"模式,对上百款高价药提供直付服务并配套用药随访[6] - 22岁有医保用户年保费约500元(600万保额)[5] 太平洋蓝医保(好医好药版) - 保证续保20年,成为首款不限疾病全面放开外购药械的长期医疗险[8][9] - 外购药械不限清单且0免赔,特药目录含207种院外药(127种原研药+3款CAR-T药)[9][10] - 22岁有医保用户年保费206元(800万保额),显著低于同类产品[10] 新华保险医药无忧 - 精准聚焦癌症保障,覆盖380余种恶性肿瘤药械(含190种原研药+6种CAR-T药+88种进口药)[11][12] - 临床急需进口药保障范围扩展至海南博鳌、粤港澳大湾区及天津自贸区全部合规医疗机构[12][13] - 提供全球找药、特药直付等健康管理服务,22岁有医保用户年保费35-240元(200万保额)[12][14] 技术前瞻 - 众安计划将硼中子、光免疫、基因治疗等前沿技术纳入保障[7] - 新华保险表示将持续跟进医疗技术革新,扩大创新药械保障范围[14]
DRG/DIP改革倒逼进化!百万医疗险市场鏖战升级,哪些成为突围关键?
环球网· 2025-06-30 10:13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商业医疗险的影响 -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从"按项目付费"转向按病组(DRG)和病种分值(DIP)付费 导致医疗领域出现门诊治疗费用占比上升、院外购药需求增多等新变化 [3] - DRG/DIP改革使医院更关注成本效益 导致部分医疗费用因达不到百万医疗险免赔额要求而无法赔付 同时患者就医行为和医疗服务供给侧调整使百万医疗险原有保障责任显得不足 [4][5] 消费者需求变化 - 消费者对"院外用药保障"需求激增 并将私立、特需及国际部等医疗机构纳入考量范围 [3] - 消费者希望降低免赔门槛(当前主流产品免赔额为5000-10000元) 并将保障范围拓展至医院外用药及相关医疗服务 [1][4] 产品创新与升级 - 中高端医疗险因涵盖国际部、特需部等医院范围赢得部分消费者青睐 但保费是百万医疗险的近3倍 [7] - 百万医疗险产品迭代升级方向包括:降低免赔门槛、拓展保障范围至一般医疗门急诊、扩大医院范围至民营医院、取消肿瘤特药和治疗手段范围限制、支持使用外购特药等 [8] - 多家公司推出带外购药及器械责任的百万医疗险产品 如众安保险"尊享e生2025"首次放开外购药械责任 不限疾病/清单/场景 太平洋健康险、复星联合健康等公司也推出类似产品 [9] 行业发展趋势 - 国家医保局首次将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纳入调整方案 标志着商保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作用增强 [9] - 保险公司构建多元化保障体系 如阳光人寿覆盖住院一般医疗/重疾医疗/特药等核心责任 众安保险分设健康体和非标体产品线 [11] - 未来发展方向包括:依托商保药品目录明确保障边界、优化直赔直付模式、建设多层次药品目录等 [12] 保险公司应对策略 - 需组建专业团队基于DRG/DIP系统分析疾病治疗成本数据 根据医院类型设定不同费率和保障程度 [11] - 需优化理赔流程 提高理赔效率 减少理赔纠纷 [11]
鲸观察|多家险企健康险“上新”抢滩窗口期,药品目录、保障人群成创新焦点
搜狐财经· 2025-06-27 18:06
健康险行业转型窗口期 - 健康险行业面临DRG改革倒逼转型,需告别同质化和"泛寿险化"困局,进入产品创新和分层发展阶段 [2] - 行业从早年30%复合增长率的高增速阶段进入近年发展失速期,当前正逐步回暖并推动产品变革 [3][4] - 2025年人身险行业"开门红"整体增速不足1%,但健康险表现突出,人身险公司健康险保费同比增长4.85%,财产险公司健康险保费增长7.6% [4] 产品创新与升级趋势 - 多家保险公司密集推出升级版健康险产品:中国人寿推出首款费率可调的10年保证续保长期医疗保险;太平洋健康险扩展乳腺癌复发保障至术前阶段;蚂蚁保"好医保"覆盖三甲医院国际部及私立医院;众安保险尊享e生2025突破住院场景限制,开放外购药械保障 [4] - DRG改革成为产品创新的核心驱动力,推动健康险分层发展:惠民保覆盖普惠基础层,百万医疗险承接费用转移缺口,中高端医疗险满足差异化需求 [5][6] - 产品设计趋势从单纯住院费用报销转向覆盖门诊、院外购药、医疗器械等多场景保障 [7] 市场需求与分层特征 - 消费者需求从基础医疗支付能力升级为追求优质医疗资源,并愿意为差异化服务付费 [6] - 行业分层趋势显著但边界动态融合:惠民保规模扩大强化普惠性;百万医疗险持续迭代成为市场主力;高端医疗险随收入水平提升向精细化发展 [7] - 平安健康险推出覆盖全生命周期、健康体/慢病体/带病体的多元产品矩阵,并纳入特定药品和健康管理服务权益 [8] 保险公司核心能力建设 - 数据应用能力成为关键,需整合医疗数据(诊疗、用药习惯等)以优化定价、核保和理赔模型 [9] - 药械资源整合能力需求提升,需通过自建供应链或合作平台(如博鳌乐城)扩大院外药械可及性 [9] - 健康服务生态构建从"事后补偿"转向全周期健康管理,包括医疗协同生态和多元化健康管理服务(如众安保险的"保险+健康管理服务"深度融合)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