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医保3号

搜索文档
DRG/DIP改革倒逼进化!百万医疗险市场鏖战升级,哪些成为突围关键?
环球网· 2025-06-30 10:13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商业医疗险的影响 -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从"按项目付费"转向按病组(DRG)和病种分值(DIP)付费 导致医疗领域出现门诊治疗费用占比上升、院外购药需求增多等新变化 [3] - DRG/DIP改革使医院更关注成本效益 导致部分医疗费用因达不到百万医疗险免赔额要求而无法赔付 同时患者就医行为和医疗服务供给侧调整使百万医疗险原有保障责任显得不足 [4][5] 消费者需求变化 - 消费者对"院外用药保障"需求激增 并将私立、特需及国际部等医疗机构纳入考量范围 [3] - 消费者希望降低免赔门槛(当前主流产品免赔额为5000-10000元) 并将保障范围拓展至医院外用药及相关医疗服务 [1][4] 产品创新与升级 - 中高端医疗险因涵盖国际部、特需部等医院范围赢得部分消费者青睐 但保费是百万医疗险的近3倍 [7] - 百万医疗险产品迭代升级方向包括:降低免赔门槛、拓展保障范围至一般医疗门急诊、扩大医院范围至民营医院、取消肿瘤特药和治疗手段范围限制、支持使用外购特药等 [8] - 多家公司推出带外购药及器械责任的百万医疗险产品 如众安保险"尊享e生2025"首次放开外购药械责任 不限疾病/清单/场景 太平洋健康险、复星联合健康等公司也推出类似产品 [9] 行业发展趋势 - 国家医保局首次将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纳入调整方案 标志着商保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作用增强 [9] - 保险公司构建多元化保障体系 如阳光人寿覆盖住院一般医疗/重疾医疗/特药等核心责任 众安保险分设健康体和非标体产品线 [11] - 未来发展方向包括:依托商保药品目录明确保障边界、优化直赔直付模式、建设多层次药品目录等 [12] 保险公司应对策略 - 需组建专业团队基于DRG/DIP系统分析疾病治疗成本数据 根据医院类型设定不同费率和保障程度 [11] - 需优化理赔流程 提高理赔效率 减少理赔纠纷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