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界品牌
搜索文档
智能化指引中国汽车未来,2025新能源智能汽车新质发展论坛召开
观察者网· 2025-07-16 18:06
行业发展趋势与目标 - 从现在至2030年,行业需加速普及辅助驾驶并培育智能驾驶文化,快速提出L3及更高等级自动驾驶发展目标以维持全球领先优势 [3] - 预计2030年及之后两三年将是L3、L4级自动驾驶从试点走向规模化应用的窗口期 [3] - 企业竞争力重心应迁移至智能和AI能力,未来汽车成本中机械占比将由70%降至30%以下,电子与软件占比将达到70% [3] 整车企业战略与实践 - 岚图汽车认为行业需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品牌创新和开放创新突破低水平竞争,实现从中国产品到中国品牌的跨越 [5][7] - 江汽集团与华为自2019年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在研发、供应链、制造、销售服务等全价值链环节深度融合,尊界品牌是典型实践 [7] - 一汽研发总院指出2024年以来座舱和智驾系统几乎都默认接入AI模型,但对底层芯片、OS架构及应用层兼容性提出巨大挑战,目前多数整车厂尚未完全实现软硬件绝对分离 [7] - 长城汽车推出端到端组合驾驶辅助大模型SEE,采用“数据驱动+模型安全+安全策略兜底”模式保障系统安全 [7] 供应链与零部件企业观点 - 东软睿驰指出中国软件供应链在底层操作系统领域已成长成熟,具备快速适配芯片和电子电气架构的能力,可满足车企高速迭代需求 [7] - 法雷奥中国认为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与个性化视觉元素(如车灯)愈发重要,车灯不仅是照明工具,更是设计与信息交互的重要载体 [8] - 地平线认为智能驾驶发展核心是“快速迭代”,需在产业周期中平衡降本与技术迭代,避免过度降本牺牲用户体验和安全性 [8] - 芯驰科技表示车企积极采用国产芯片推动国产化进程提速,芯片企业更多参与整车设计早期阶段,与主机厂、Tier 1联合定义产品 [10] 相关技术与创新理念 - 领充新能源认为车网互动有利于缓解新能源汽车规模化带来的电网压力,园区级能源系统将成为车网互动落地的关键场景 [10] - 瑞声科技指出车载声学正从“听觉系统”转变为构建“第三空间”的核心技术支撑 [10] - 清华大学提出“认知驱动”智能驾驶安全路线,融合人类类脑认知与知识经验,通过感知—认知—决策环节实现复杂环境中的安全决策 [11] - 哈尔滨理工大学蔡蔚提到电驱动系统电压向1000V乃至1500V迈进,碳化硅等宽禁带功率器件成为主流,但需解决封装热失控、系统成本高问题,核心零部件必须实现自主可控 [13] - 吉林大学指出智能底盘是智能汽车控制关键技术,未来智能轮胎及其域控制软件将成为软件定义汽车的重要基础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