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
搜索文档
展商预告丨晟钠新能 将携最新产品亮相CINE2025固态电池及钠电展,展位号:A14!
起点锂电· 2025-10-09 18:10
展会背景及规模 - 行业首届新型电池全产业链专业展会 聚焦下一代新型动力及储能电池技术 专业性最强的新型电池技术专业展会 [2] - 举办时间为2025年11月6日-8日 地点为广州 [2] - 展商规模超过200家 参会企业超过2000家 专业观众超过20000名 [2] - 同期举办新型电池技术论坛 包含九大专场 并举行固态电池金鼎奖颁奖典礼 [2] 参展商晟钠新能 - 晟钠新能将携最新产品亮相展会 展位号为A14 [3] - 公司总部设在深圳 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科研核心 依托成会明院士团队 由郭鑫博士主导 [7] - 公司业务涵盖钠离子电池材料技术研发 动力和储能电池生产 储能系统集成 电池回收 [7] - 联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成立晟钠先进钠电创新中心 由郭鑫博士作为技术团队带头人 主攻钠离子电池正极和负极材料的技术研发创新 [7] 公司产品矩阵 - 晟钠新材产品线包括聚阴离子正极材料和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 [8][10] - 晟钠动力产品线包括软包钠离子电池-NFPP 圆柱钠离子电池-NFPP 圆柱钠离子电池-NFM 方形钠离子电池-NFPP [12][14][16][18] 产品核心优势 - 科研实力雄厚 院士团队领衔 产学研转化创新生态链 多维度多项目并行 [20] - 材料具有极致性价比 正极采用铁锰基氧化物 负极以生物质硬碳 综合材料成本较锂电降低40% [21] - 建立零碳工厂 实现100%绿电供能 较传统生产能耗降低75% [21] - 量产工艺取得突破 自主开发"干法电极+微波烧结"工艺 实现正极材料制备能耗降低50% 成本较湿法工艺减少30% [22]
2025年H1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量排名TOP5
鑫椤锂电· 2025-07-18 10:08
2025年1-6月国内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量 - 2025年1-6月国内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总产量为7155吨 [1] - TOP5企业分别为珈钠能源、中科海钠、万润新能源、英钠新能源、当升科技 [1] 正极材料类型产量分布 - 聚阴离子正极材料产量最高,达4950吨,占总产量69.2% [1] - 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产量为2005吨,占比28.0% [1] - 普鲁士蓝/白正极材料产量最低,仅200吨,占比2.8% [1]
【容百科技(688005.SH)】24Q4盈利能力提升,韩国工厂实现首次盈利——2024年年报点评(殷中枢/陈无忌)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4-12 21:10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为150.88亿元,同比下降33.41%,归母净利润2.96亿元,同比下降49.06%,扣非归母净利润2.44亿元,同比下降52.64% [2] - 2024Q4营业收入为37.64亿元,同比下降7.81%,环比下降15.14%,归母净利润1.8亿元,同比扭亏为盈,环比增长69.17%,扣非归母净利润1.55亿元,同比扭亏为盈,环比增长67.91% [2]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70元(含税) [2] 出货量与市场地位 - 2024年全球三元材料产量为95.3万吨,中国三元材料产量为61.4万吨,公司全年出货12万吨,同比增长超20%,全球市占率超12%,连续四年全球领跑 [3] - 海外客户累计销量首次超2万吨,9系以上超高镍产品出货达2.7万吨,占比提升至23% [3] 盈利能力分析 - 2024年毛利率为10.02%,较上年增长1.43pcts,净利率为2.18%,较上年下降0.59pcts [4] - 2024Q4毛利率为12.75%,环比增长1.59pcts,同比增长4.78pcts,净利率为4.86%,环比增长2.09pcts,同比增长5.27pcts [4] - 剔除战略性业务投入后,三元正极业务全年盈利5.04亿元,单吨净利0.42万元/吨 [5] 海外布局与业务拓展 - 韩国工厂单月满产并首次盈利,海外客户销量及超高镍产品销售占比提高推动单吨盈利能力改善 [5] - 在前驱体、锰铁锂、钠电等战略性业务投入约1.75亿元 [5] 新产品进展与订单情况 - 磷酸锰铁锂产品出货同比增长超100%,保持市占率第一,一代产品获头部动力电池企业近万辆汽车订单 [6] - 磷酸锰铁锂二代产品单吨瓦时成本较磷酸铁锂低10%,预计2025年完成产线改造并批量生产 [6] - 2025年初获得3000吨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订单、数百吨聚阴离子正极材料订单,将启动量产交付 [6] - 硫化物电解质中试线即将于2025年建成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