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者华——中国油画学会三十年艺术展
搜索文档
深秋上海 相约“展览之城” 从“偶然!激浪派!”的先锋脉搏 到“其命惟新”的百年脉络
解放日报· 2025-11-03 09:49
记者 阮佳雯 博物馆专门为咖啡办展?也许只有在上海才能做到。看过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 馆)的"走!喫咖啡去——咖啡文化特展"后,网友如此评价。 "巍巍者华——中国油画学会三十年艺术展"汇聚詹建俊、靳尚谊等艺术家的经典之作,并纳入青年 油画创作者的代表性作品,既描绘山河壮丽,也有捕捉生活细节的温情表达。尤为难得的是,多件珍藏 文献与名家巨作同场亮相,让观众不仅能欣赏油画的视觉魅力,更能了解中国油画学会三十年来"守正 创新"的学术精神。 近期开幕的"偶然!激浪派!"吸引许多观众走入西岸美术馆,这是国内首个全面、系统性梳理激浪 派的大型展览,通过蓬皮杜中心的200余件馆藏真迹,完整追溯这一20世纪颠覆性、先锋性并存的艺术 流派。 刘海粟美术馆的"机·智——第十八届上海青年美术大展"则聚焦年轻一代的创作力量。大展以"人工 智能技术革命"为背景,邀请青年艺术家、策展人、评论家共同参与,用绘画、装置、AI艺术等多种形 式,表达对"百年变局"的思考。展厅里,既有对AI技术的探索性运用,也有对人性本质的深度追问,展 现出青年创作者"敢想敢试"的活力。 民生现代美术馆"提视造境Promptoscape:国际人工智 ...
玩转“展览+” 打开艺术新视界 沪上文博美术场馆变成可触摸、可感知、能参与、能共创的“城市文化客厅”
解放日报· 2025-10-02 10:24
展览活动与假期效应 - 国庆中秋假期期间,上海多个大型展览进入闭幕倒计时,例如“万象本色——‘中国白·德化瓷’上海艺术大展”将于10月8日闭幕,奥赛展部分展品将于10月12日离开 [1] - “展览+”模式成为新潮流,各场馆结合沉浸式剧游、非遗手作、城市漫步等活动,为假期文旅流量注入生机 [1] - “万象本色”大展在两个月内吸引逾60万人次参观,其火爆人气直接带动了世博地区周边商场的客流 [4] 博物馆互动体验创新 -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推出“冲破黎明的钟声”沉浸式剧游,将展厅变为剧本场景,观众通过与10个NPC交互并破解文物相关谜题来传递情报 [2] - 该馆将馆藏重器“物华号百子大礼轿”开发为可带回家的拼装模型,让参与者体验传统榫卯工艺 [2] - 延续6年的“致未来的我们”时间胶囊活动,观众写下的祝福将被博物馆永久珍藏 [2] 城市文化与历史探索 - 上历博的城市漫步活动回归,包含两条经典路线:“南京路”线路聚焦红色历史与商业传奇,“人民广场”线路解读从跑马厅到城市客厅的变迁 [3] - “实证上海”城市探索项目聚焦青少年,带领走访崧泽遗址博物馆等地,活动报名火爆,部分活动不到一分钟即可报满,10月2日单日已报200多人 [3] 艺术展览与科技融合 - 中华艺术宫以“3大爆款美展+1场MR沉浸式首秀体验+4大板块活动”的组合拳呈现艺术风景线 [4] - 三大展览包括延期的“万象本色”展、呈现城市变迁的“上海现代”展以及展示中国油画三十年历程的“巍巍者华”展 [4] - MR沉浸式艺术体验项目“达芬奇·时空之轮”首次亮相,观众可在数字引导下隔空操作机械狮子等发明 [5] - “双节艺术美育周”推出涵盖四大板块的20场活动,提供“全时段、全场景”的艺术体验 [5] 场馆定位与公众参与 - 文博美术场馆致力于成为可触摸、可感知、能参与、能共创的“城市文化客厅”,而非高高在上的知识殿堂 [6] - 场馆通过互动性强、设计感足的活动,让观众感受其不一样的活力,推动艺术与传统文化嵌入日常生活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