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艺术展览
icon
搜索文档
西溪蔡志忠美术馆 一年吸引25万人次打卡
杭州日报· 2025-11-19 10:22
与杭城众多艺术馆不同,西溪蔡志忠美术馆在夯实展陈基础的同时,致力于打造一个动态、开放的 文化客厅。开馆一年来,这里通过读书会、艺术家分享会、漫画课堂等系列常态化活动,将国学经典与 东方哲学以轻松易懂的漫画形式带给公众。馆内设立的"阅读驿站"已成功入选全省500家驿站建设清 单,其功能将从一个艺术展示空间,拓展为一个兼具艺术氛围与阅读功能的公共文化平台。 近日,随着2025西溪漫画艺术节落幕,扎根于西溪湿地内的西溪蔡志忠美术馆也迎来开馆一周年。 这期间,这座美术馆源源不断吸引杭城年轻人打卡,成为西溪湿地"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中一个极具辨 识度的文化地标。 据悉,该馆建筑面积约3300平方米,通过"足迹""笔迹""心迹"三大主题展厅,系统展出著名漫画家 蔡志忠的400余件作品,其中包含200余件珍贵手稿,清晰勾勒了他的创作脉络。值得一提的是,在挖掘 在地文化上,与西溪湿地渊源颇深的蔡志忠也不遗余力,受本地水浒文化触动,在十五天内激情创作 《水浒一百单八将》,这批作品形成的IP形象大受欢迎。 与此同时,该美术馆的文化影响力也通过创新实践不断外延。比如馆内开发的文创产品"本草情 书"荣获"杭州特色伴手礼"称号,成为一 ...
2025两岸书画作品公益展北京展开幕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1-19 10:20
活动概况 - 活动名称为"书写抗战系列活动:民族浩气 翰墨千秋——2025两岸书画作品公益展"北京展,于11月17日开幕 [1] - 活动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和中华翰维文化推广协会(台湾)共同主办,两岸知名书画家、青年代表等100余人出席开幕活动 [1] - 北京展将持续至12月7日,台湾展已于9月18日至10月13日在台中逢甲大学成功举办 [1] 展览内容 - 展览共展出百幅书画作品,其中大陆艺术家61位,台湾艺术家39位 [1] - 作品内容重温全民族抗战和台湾反抗日本殖民统治时期仁人志士的名言警句 [1] 活动交流 - 开幕活动后两岸嘉宾共同参观展览 [1] - 两岸书画家就传承弘扬中华传统书画艺术、加强两岸文化艺术交流进行座谈 [1]
上海艺术名片 闪耀青年力量 交易周推出三大艺博会联票
解放日报· 2025-11-14 09:40
艺博会联动与规模 - 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 ART021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与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同步开展 共同构筑上海艺术名片 并推出三大艺博会联票 [1] - 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通过青艺·视界与青艺·起点两大板块 呈现近200名艺术家的近千件作品 涵盖布面油画 绢本水墨 综合材料装置 数码微喷 丙烯雕刻等多种艺术形式 [1] 青年艺术家支持平台 - ART021艺博会上 保时捷中国与上海市文社艺术基金会共同主办的中国青年艺术家双年评选成为重要平台 该项目自2017年启动已提名70余位青年艺术家 并产生了16位获奖者 [2] - 2024至2025年度评选中 青年艺术家胡佳艺 黎佳仪 徐戈从13组提名者中脱颖而出 获奖艺术家群展以速度为主题 通过加速与减速两条动线进行展示 [2] - 青艺博推出创新项目艺术品授权超市 整合其11年来积累的2000余位青年艺术家资源与观缘文化海派艺术IP 通过标准化定价 分级策展与顾问服务推动作品商业化 [3] 青年艺术家创作特色 - 青年艺术家徐戈的作品《接口》将社交媒体 AI对话等日常数字工具去功能化 使用AI生成自己的肖像并连接大语言模型 使作品能与观众实时对话 [2] - 青年艺术家胡佳艺创作《冰刀》的灵感源于新疆冬季结冰的操场与其他城市建筑工地上未安装的钢化玻璃 作品通过俯视角度展现与自我倒影的互动 [3]
超级艺术周来袭,全球收藏家与爱好者再聚上海
第一财经· 2025-11-14 09:11
艺术活动规模与平台构建 - 第七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周于11月13日至17日举行,西岸艺博会与ART021同期举行,构建贯通全城的超级艺术平台[1] - 全城范围内有超百场艺术活动同期展开,交易周结束后艺术浪潮仍绵延不绝[1] - 西岸艺博会散布在五个场馆,包括今年8月启用的西岸国际会展中心,为历年来展出面积最大的一届[2] - 西岸五公里滨水岸线串联艺术、设计、装置、表演、动态影像等多元形式,构建可感知、可体验、可持续的艺术生活城市范本[2] 艺博会参与规模与国际化程度 - 西岸艺博会galleries画廊单元首次在西岸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聚集来自22个国家、48个城市及地区的画廊[5] - ART021汇聚来自22个国家及地区、50个城市的141家参展画廊与艺术机构,其中34家画廊为首次亮相[10] - 今年ART021首次迎来东南亚画廊集中亮相,搭建“一带一路”合作交流新平台,促进文化与艺术共融[10] 艺术市场交易表现与收藏家热情 - 豪瑟沃斯画廊首日售出多件高价作品:艾弗里·辛格《无题》57.5万美元、尼古拉斯·帕蒂《章鱼》52万美元、路易斯·布尔乔亚《女人》37.5万美元[7] - 白立方画廊首日战绩包括安东尼·葛姆雷两件雕塑分别以50万英镑和25万英镑成交,翠西·艾敏4件作品成交,其中霓虹作品《An Insane Desire For You》17.5万英镑[7] - Thaddaeus Ropac画廊售出玛莎·琼沃斯《无题》50万欧元、亚历克斯·卡茨《无题(百合)》28万美元[7] - 艺博会现场出现作品快速售罄现象,如张钊瀛作品开场不到一小时即被贴红点[5] - 豪瑟沃斯画廊资深总监指出遇到来自中国大陆和亚洲各地收藏家和机构的“非凡热情”[7] 艺术市场趋势与参与者特征 - 白立方中国地区代表指出旅行增多和热爱艺术群体增多是市场复苏迹象[9] - 瑞银连续6年担任西岸艺博会首席合作伙伴,带国际资深藏家深度考察上海,多位表示希望交易周期间再度访沪[9] - 年轻一代收藏家更喜欢通过社交媒体了解艺术作品和分享,ART021现场很多画廊在墙面印有微信公众号和小红书二维码[15] - 年轻收藏家在小红书分享收获,如连续第五年参加ART021的藏家购买新锐艺术家画作[15] 艺术内容与形式创新 - 西岸艺博会设置design/delight设计平台,专注于当代可收藏设计与功能性艺术精品,近40家设计画廊、创意工作室及品牌参与,多数海外展商首次在华亮相[9] - DREAM moving image动态影像单元展映近50位艺术家的影像作品[9] - ART021现场作品引用动画、游戏、童话等元素,如森洋史以宝可梦、七龙珠等主题重绘安迪·沃霍尔经典,塞邦·达内什以利希腾斯坦作品为背景画像素小人[13] - 这些内容勾起七零、八零、九零后回忆,体现年轻艺术家和收藏家参与艺术市场的特点[15] 艺博会特色与观众构成 - ART021相比西岸艺博会更接地气,有很多年轻画廊拥有小空间[11] - ART021首日观众多元,包括年轻父母带孩子、侃侃而谈艺术的中年人、结伴而来的年轻女孩等[13] - 西岸艺博会VIP预展开启即涌入大量观众,场面比往年更热烈,观众可偶遇明星名人如朱珠、张若昀、金宇澄[5]
重磅盛事!就在12月!
中国基金报· 2025-11-12 19:53
【导读】科技与艺术赋能城市新活力,首届香港国际AI艺术节12月举行 12月19日至21日,首届香港国际AI艺术节(以下简称艺术节)将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 艺术节由紫荆文化集团主办,以"预见未来:现实与无界"为主题,标志着香港在文化创新与科技融合领域的全新探索,将打造集艺术展演、科技互动、科 普教育为一体的多元平台。11月12日,艺术节新闻发布会在香港湾仔润维创坊举行。 丁伟:助力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紫荆文化集团副总经理丁伟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艺术节时表示:"本次艺术节由中央美院费俊教授担任总策展人,邀请到图灵奖得主约翰·爱德华·霍普克罗 夫特及多位AI领域院士共同参与,来自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余位艺术家将联袂呈现高水平的艺术展,徐冰、比尔·沃恩等国际知名艺术家的作品将集中 亮相。超过30家行业领先的机器人企业的百余台机器人将悉数登场。艺术节将通过AI艺术展、机器人嘉年华、香港AI科普周、机器人游园会等40余场活 动,全方位呈现人工智能赋能艺术、融入生活的无限可能。" 丁伟表示,紫荆文化集团将依托自身综合资源优势,持续深化AI艺术与科技创新领域布局,让文化创意成为香港科技产业 ...
重磅盛事!就在12月!
中国基金报· 2025-11-12 19:49
活动概览 - 首届香港国际AI艺术节将于12月19日至21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 [2] - 活动由紫荆文化集团主办,主题为“预见未来:现实与无界” [2] - 活动将打造集艺术展演、科技互动、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多元平台 [2] 活动规模与参与者 - 总策展人为中央美院费俊教授,图灵奖得主约翰·爱德华·霍普克罗夫特及多位AI领域院士将参与 [5] - 来自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余位艺术家将联袂呈现高水平艺术展,包括徐冰、比尔·沃恩等国际知名艺术家作品 [5] - 超过30家行业领先的机器人企业的百余台机器人将登场 [5] - 活动包含AI艺术展、机器人嘉年华、香港AI科普周、机器人游园会等40余场活动 [5] 核心活动模块 - 艺术节设置AI艺术展、学术论坛及机器人嘉年华三大模块 [9] - 亚洲首个全感官沉浸式AI艺术展将以算法、视觉生成、声音交互等为媒介 [13] - 全球首个以艺术为核心叙事的“机器人嘉年华”将机器人从“展示品”转化为“参与者”,包含机器人时装秀、竞赛对弈等互动环节 [13] - 活动将打破传统展览界限,举办太平山顶“未来快闪直播”、维港夜景互动等,实现“展会即城市,城市即舞台”的创新体验 [13] 学术与科普内容 - 艺术节以“感能涌现”为核心命题,探讨当机器逼近人类能力时“何以为人”的本质议题 [11] - 展览以“感能”为锚点,特邀30件国内外知名艺术家作品,重新定义艺术与技术的关系 [11] - 将举办“香港AI科普周”,联动香港城市大学、岭南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高校及中小学,通过大师讲堂、AI工作坊等形式向公众开放 [13] 合作与平台构建 - 将与京东联合打造融合艺术与AI技术的“未来家空间” [14] - 将联合拥有全球超过4500万名用户、覆盖149个国家和地区的可灵AI举办论坛,探索生成式技术对艺术创新、影视创作的新模式 [14] - 将联合交通银行(香港)等机构探讨金融赋能路径,促进科研、资本与艺术创新的协同发展 [14] 战略意义 - 活动标志着香港在文化创新与科技融合领域的全新探索 [2] - 紫荆文化集团旨在让文化创意成为香港科技产业链中有温度的力量,为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和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助力 [7]
艺术赋能绘就县域发展新图景——2025铁岭县文化艺术嘉年华暨第三届“踏飞燕·中国马主题造型艺术精品展”启幕
人民日报· 2025-11-10 17:36
活动概述 - 2025铁岭县文化艺术嘉年华暨第三届“踏飞燕·中国马主题造型艺术精品展”在铁岭鸿马艺术馆盛大启幕,活动深度融合铁岭本土文化,是一场高水平的主题艺术盛宴 [1] - 活动是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推动“农文商旅”融合发展的生动写照 [1] 品牌发展与平台影响力 - “踏飞燕”已成长为在全国具有专业影响力的马主题艺术平台,历经三年深耕,从首届奠定基础,到第二届吸引百余位国家级艺术家参与,再到本届面向全国征集作品 [2] - “鸿马”品牌实现了从本土走向全国、从常规展示到精品力作的华彩绽放,见证了铁岭在文化自信与创新实践上迈出的坚实步伐 [2] 核心展览内容与规模 - 作为嘉年华核心内容的“踏飞燕——中国马主题造型艺术精品展”首次将三匹矫健的骏马引入展馆,让艺术创作与实物形象相互呼应 [2] - 本次展览共征集来自全国的4000多件作品,最终展出160余件精品,涵盖国画、油画、雕塑、篆刻等多种类型 [2] 线上线下联动与市场拓展 - 线上线下联动是本届嘉年华的鲜明特色,书画作品直播与线上艺术拍卖活动打破了时空限制,拓宽了艺术传播渠道 [2] - 活动为文化惠民与艺术市场拓展探索了新路径 [2] 产业融合与乡村振兴实践 - 铁岭县持续探索“文化+产业+民生+教育”的多元路径,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发展的“硬支撑” [2] - 熊官屯艺术小学的美育实践、“画家村”与电商直播的协同并进、古渡心乡对马文化的创新诠释,体现了“艺术+”所带来的广泛活力 [2] - 友谊村的探访活动实地见证了文化如何赋能乡村产业、改善民生,直观感受文化振兴为乡村带来的崭新气象 [2] 配套活动与文化交流 - 艺术交流活动贯穿全程,包括书法笔会、艺术家现场创作等环节,为艺术家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也让艺术爱好者与收藏家近距离感受创作魅力 [2] - “铁岭有好礼”文旅市集设置了60个展位,涵盖非遗、文创、农特产品三大板块,集中展现铁岭县的地域文化与产业特色 [2] - 活动设置了文旅体验与乡村探访环节,包括参观任辅臣红色教育基地、画家村、露营基地以及参与马主题实景写生 [2]
电影分镜艺术,重新打开感官|上海艺术周展览推荐
第一财经· 2025-11-09 11:07
第七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周概况 - 第七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周将于11月13日至17日举办,期间将集中举办超过百场艺术活动 [1] - 第十二届西岸艺博会联动五个展馆,成为历年来展出面积最大的一届 [1] - 第十三届ART021艺博会首次迎来东南亚画廊集中亮相,搭建"一带一路"合作交流新平台 [1] - 第15届上海双年展已于11月8日率先开启 [1] 重点展览活动详情 - Prada荣宅展览"一种语言:电影分镜艺术与其他视觉语言"汇集国内外30位电影创作者的分镜,展期为2025年11月4日至2026年2月1日 [2] - 第十五届上海双年展主题为"花儿听到蜜蜂了吗?",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展期为2025年11月8日至2026年3月31日 [5] - 上海久事美术馆举办"浪奔浪流:2025陈幼坚、欧阳应霁双个展",展期为2025年11月15日至2026年2月1日,是沪港双城文化对话的载体 [8] - 龙美术馆(西岸馆)举办"10——60"展览,从近500位艺术家中精选近200件佳作,展期为2025年11月13日至2026年2月23日 [10] - 上海博物馆东馆举办"融古烁新:宋元明清铜器的复古与创新"展览,由上海博物馆和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联合主办,展期为2025年11月12日至2026年3月16日 [12][13] - 余德耀美术馆举办韩国艺术家崔旴嵐个展"奥德赛",展期为2025年11月15日至2026年3月1日,横跨其三十多年创作生涯 [14][15] - 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举办"重新发现时间:第二届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年鉴展",展期为2025年11月9日至2026年3月22日 [17]
花儿听到蜜蜂了吗?上海双年展邀请观众聆听万物的声音
第一财经· 2025-11-09 10:54
展览核心信息 - 第13届上海双年展于2025年11月8日至2026年3月31日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行[3] - 展览主题为“花儿听到蜜蜂了吗?”,呈现67位/组艺术家的逾250件作品[3] - 主题灵感源于科学发现:花朵能“听”到蜜蜂振翅频率并在几分钟内分泌更甜花蜜,以此隐喻艺术作为互相“听见”的方式[3] 展览主题与理念 - 鼓励观众打开“五感”,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感官体验艺术[3] - 核心策展理念为“聆听”,强调在失调中构建和声,在噪声中寻求同步的连接方式[4][5] - 象征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感知与沟通方式,引导思考非人类智慧(如动物、植物、河流、土地)[9] 代表性艺术作品 - 主展厅悬挂十七万朵无根黄色人造塑料花,展现人工自然奇观并讲述流离失所与迁徙故事[1] - 弗朗西斯·埃利斯《儿童游戏》在昏暗空间形成声场,呈现喀布尔、哈瓦那等地街头孩子的奔跑与哼唱[4] - 立陶宛艺术家利娜·拉佩莱特曾组织儿童用想象中动物语言表达内心,展现非言语的惊人和谐[4] - 墨西哥艺术家塔尼亚·坎迪亚尼创作豆荚形竹编声音装置,内置流水、林声、鸟叫等自然之声[7] - 日本艺术家AKI INOMATA《如何雕刻雕塑》向河狸学习,呈现河狸啃咬木头与雕塑家复制品的合作[9] - 米格尔·费尔南德斯·德卡斯特罗以整面墙绘画记录美墨边境百年树状仙人掌因人类冲突燃烧的生态破坏事件[9] - 里克利·提拉瓦尼设置橙色茶帐,供游客共享养生中式茶,创造共享与静谧聆听的空间[10] 特别活动与城市延伸 - 日本艺术家山崎阿弥在铺满黄花的中庭进行声音表演,并将在上海植物园及上生新所继续演出[7] - 双年展配套城市项目包括工作坊、教育活动和展览,以“旅行”方式在城市不同角落发生[11]
OUTPUT与上海机场德高动量达成战略合作
环球网· 2025-11-06 16:32
合作项目与内容 - 公司联手伦敦Lightroom将艺术家大卫·霍克尼的首个沉浸式艺术展《大卫 · 霍克尼:更大,更近 (当然不是更小更远)》独家引入中国 [1] - 公司与上海机场德高动量缔结官方机场媒体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登陆上海虹桥、浦东两大国际机场的国际及国内数码屏幕 [1] - 合作推出以"泳池"为灵感的裸眼3D数字内容《Let's travel 出发吧,去旅行!》,以粉、蓝与黄色为主调,营造立体动态视觉叙事 [3] 战略布局与未来规划 - 公司认为机场作为城市门户和国际窗口,是连接艺术与大众的理想场所 [7] - 公司未来将带来更多沉浸式展览体验和IP内容,并持续扩展至更多地区和城市 [7] - 公司与上海机场德高动量将进一步探索数字艺术媒介化的多元合作路径,推动"智慧艺术机场"体验升级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