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检验检测服务

搜索文档
广东建科(301632):注册制新股纵览 20250725:区域综合检验检测服务提供商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25 19:5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广东建科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广东建科AHP得分处于中游水平,网下A、B两类配售对象有一定配售比例 [2][7] - 公司资质齐全,具备大型工程检验检测综合服务能力,产业链不断延伸 [2] - 湾区建设、存量改造带来业务需求,行业集约化发展利好公司 [2] - 与可比公司相比,公司业绩缓慢增长、毛利率较高且稳定、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改善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AHP分值及预期配售比例 - 剔除、考虑流动性溢价因素后,广东建科AHP得分分别为1.92分、2.09分,位于非科创体系AHP模型总分的25.9%、37.7%分位,分别处于中游偏下、中游偏上水平 [2][7] - 假设以95%入围率计,中性预期情形下,网下A、B两类配售对象的配售比例分别是0.0252%、0.0225% [2][7] 2.新股基本面亮点及特色 - 公司是广东省大型建设科技服务提供商,业务包括房建及市政等五个板块,房建及市政板块营收占比超7成 [2][8] - 公司资质领先,拥有多个科技平台,掌握众多检测参数,取得相关资质证书,推动“大型工程检验检测综合服务”模式应用,承接重大工程业务,获多项荣誉,还研发先进设备和软件 [2][9][10] - 广东省检测行业发达,公司省内营收占比高,受益于湾区建设和存量改造需求,且行业集约化发展利好大型机构,预计25年1 - 6月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2][15][17] 3.可比公司财务指标比较 - 选择国检集团等4家公司作为可比公司,截至25年7月24日,可比公司市盈率(TTM)均值为56.61倍,中值为46.58倍,所属行业近一个月静态市盈率为35.95倍 [19] - 22 - 24年,公司营收、归母净利处于可比公司中游水平,复合增速分别为5.67%、2.23%,增幅较小 [19] - 22 - 24年,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48.59%、47.44%、48.28%,较为稳定且高于可比公司均值,研发支出占营收比重与可比公司相当 [23] - 22 - 24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分别为 - 0.19/0.40/1.24亿元,逐年改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22.60%、25.03%、26.68%,低于可比公司均值 [26][27] 4.募投项目及发展愿景 - 公司计划公开发行不超10466万股新股,募资用于创新技术研究院总部建设项目和检测及营销服务网络建设项目 [34] - 创新技术研究院总部建设项目有助于业务数字化转型和开拓新市场,检测及营销服务网络建设项目可稳固公司地位、拓展业务 [34] 附录1:网下配售方案 - 网下投资者市值门槛方面,除特定基金外,其他机构投资者账户日均市值应为6000万元(含)以上 [39] - 网下投资者获配股票数量的10%(向上取整计算)限售6个月,限售期自上市交易之日起算 [39] 附录2:AHP模型分值划分标准 - 展示了非科创板AHP模型分值在考虑和剔除流动性溢价因素下不同所处水平对应的分位值区间 [42]
广东建科助推建筑产业转型升级
中证网· 2025-05-30 12:00
公司动态 - 广东建科宣布成立广东省房屋安全管理技术中心 致力于推动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领域科技创新和管理提升 [1] - 中心将坚持融合创新 构建"技术高地" 坚持科技突破 打造"数智引擎" [1] - 公司近年来持续深耕科技创新 以"安全 绿色 低碳 智慧"为方向 在技术研发 成果转化 产业协同等方面取得显著突破 [1] 业务发展 - 公司服务范围覆盖房建及市政 交通 水利 节能环保和安全生产五大板块 [1] - 已发展成为全国工程检验检测资质和能力领先的机构之一 [1] - 承接了港珠澳大桥 广东科学中心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 广州塔 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 深圳平安金融大厦等大型重点建设工程项目的检验检测技术服务 [1] - 完成广东国际大厦 深圳地王广场 卡塔尔多哈办公楼 腾讯滨海大厦等国内外众多标志性工程风洞试验 [2] 技术创新 - 在智能化 数字化等技术发展上不断深耕探索 推动数字化智能化和战略新兴产业进一步发展 [2] - 2022年5G智能检测车入列广东应急管理常设常备应急通信分队 [3] - 突破多项技术难点 如步履式自移位自提升大吨位高应变检测平台 解决深基坑检测难题 [3] - 开发三维激光检测技术及设备 用于路面表观损坏 车辙 平整度 跳车 磨耗 错台等技术状况检测 [3] 资质与战略 - 2025年下属总站有限公司成功取得香港创新科技署香港认可处批准的香港实验室认可资质 [3] - 始终聚焦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把握行业发展趋势 构筑起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3] - 未来将继续秉持"创新发展 服务社会"的发展理念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推动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