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建设

搜索文档
华润建材科技(01313):关注反内卷背景下华南市场弹性
长江证券· 2025-08-18 16:14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并维持该评级 [6] 核心财务数据 - 2025H1营收为102.06亿元,同比减少1.0% [2][4] - 2025H1归属净利润为3.07亿元,同比增加85% [2][4] - 当前股价为1.92港元(2025年8月15日收盘价) [6] 行业与区域表现 - 2025H1全国水泥产量同比下降4.3%至8.2亿吨 [5] - 两广区域需求增速优于全国,广东水泥产量同比增长1.1%,广西同比下降1.7% [5] - 公司水泥、混凝土及骨料生产线利用率分别为56.8%、32.0%及80.2%,2024H1同期分别为64.2%、27.1%及75.1% [5] 产品销量与价格 - 2025H1水泥产品销量2531万吨,同比下降13% [5] - 混凝土销量6877万吨,同比增长36% [5] - 骨料销量3634万吨,同比增长23% [5] - 水泥产品价格247元/吨,同比增长9元/吨 [5] - 商混价格303元/吨,同比下降41元/吨 [5] - 骨料价格36元/吨,同比下降1元/吨 [5] 产能与市场前景 - 截至2025H1,公司在营骨料年产能约10,860万吨,联营公司权益产能约370万吨 [7] - 全部建成后,附属公司骨料年产能预计达13,480万吨,联营及合营公司权益产能约1,360万吨 [7] - 华南市场在大湾区建设背景下需求预期较好,区域供给已进入再平衡过程 [7] - 行业盈利整体筑底,格局有望逐步优化 [7]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2026年业绩为7亿、10亿,对应PE为17倍、12倍 [7]
福田供电局护航河套 平均停电时间趋近于零
深圳商报· 2025-08-09 05:46
电网建设与技术创新 - 河套合作区客户平均停电时间从2017年的11.2分钟压缩至趋近于零,电网稳定性显著提升[1] - 110千伏言晨变电站提前半年送电,承接了2024年新增24%的用电需求,解决了片区老旧专变占比近90%的问题[1] - 国内首次应用同母合环接线技术,实现毫秒级复电,投运以来保持"零停电"纪录,技术被评定为国际先进水平[1] 基础设施投资与规划 - 深圳福田供电局已投入1.78亿元推动河套片区配电网结构升级,10千伏线路总长超190公里[2] - 未来5年河套合作区将新增4座变电站,进一步支撑国家科研平台及高水平科研机构用电需求[2] - "信用办电"服务通过《企业信福分报告》替代产权证明,解决了高压用户报装难题,加速企业办电流程[2] 营商环境与服务优化 - 深圳福田供电局联合福保社区打造"移动式"供电服务中心,实现能源业务集中办理和需求快速响应[3] - 专业"特种部队"融合多领域人员,已解决295项用户诉求,保障重要活动供电"零差错"[3] - 电网服务升级吸引更多企业落户,推动产业转型发展[3]
赋能科创企业发展,母基金研究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办事处落户福田
搜狐财经· 2025-08-08 21:45
活动背景 - "科创驱动·共创未来"项目路演暨母基金研究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办事处挂牌活动于2025年8月8日在香蜜湖国际风投创投街区综合服务平台举办 [1] - 活动由福田区金融服务和风险防控中心指导,福田资本运营集团、母基金研究中心主办,福田创业投资公司承办 [1] - 广东省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澳银资本为支持单位 [1] 福田区金融发展现状 - 福田区作为深圳中心城区金融业态丰富,为创投机构及科技企业提供完善配套 [6] - 福田区持续加强金融与实体经济融合,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 [6] - 福田区是全国风投创投氛围最浓厚的地方,建成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创投街区 [14] - 福田区打造"风投创投中心"、"CVC创新中心"等8栋专业楼宇 [14] - 集聚6家全国50强创投机构,拥有近2000家私募机构 [14] - 基金管理规模占全市超五成,获评"中国创投活跃区县" [14] 母基金研究中心大湾区办事处 - 母基金研究中心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办事处,旨在加强与大湾区合作 [10] - 办事处将为母基金从业者、投资机构及相关企业搭建专业交流平台 [10] - 将深入挖掘大湾区投资机会,分享最新行业研究成果 [10] - 选择在国际风投创投中心设立办事处 [18] - 未来将定期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母基金交流讨论会、LP&GP对接会等活动 [21] 战略合作 - 福田资本运营集团与母基金研究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0] - 福田资本运营集团与广东省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0] 企业路演 - 中科云图、中科谛听、万物传感、昇麒新能、视觉动力五家企业参与路演 [14] - 投资机构与路演团队进行了深度交流 [14] 未来发展 - 母基金研究中心将加强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布局 [21] - 通过活动推动大湾区母基金行业协同发展和创新实践 [21] - 福田区将持续加强政策引导,完善配套措施 [21] - 福田区将搭建"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平台 [21] - 为科技金融生态优化和新质生产力培育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21]
广东建科(301632):注册制新股纵览 20250725:区域综合检验检测服务提供商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25 19:5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广东建科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广东建科AHP得分处于中游水平,网下A、B两类配售对象有一定配售比例 [2][7] - 公司资质齐全,具备大型工程检验检测综合服务能力,产业链不断延伸 [2] - 湾区建设、存量改造带来业务需求,行业集约化发展利好公司 [2] - 与可比公司相比,公司业绩缓慢增长、毛利率较高且稳定、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改善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AHP分值及预期配售比例 - 剔除、考虑流动性溢价因素后,广东建科AHP得分分别为1.92分、2.09分,位于非科创体系AHP模型总分的25.9%、37.7%分位,分别处于中游偏下、中游偏上水平 [2][7] - 假设以95%入围率计,中性预期情形下,网下A、B两类配售对象的配售比例分别是0.0252%、0.0225% [2][7] 2.新股基本面亮点及特色 - 公司是广东省大型建设科技服务提供商,业务包括房建及市政等五个板块,房建及市政板块营收占比超7成 [2][8] - 公司资质领先,拥有多个科技平台,掌握众多检测参数,取得相关资质证书,推动“大型工程检验检测综合服务”模式应用,承接重大工程业务,获多项荣誉,还研发先进设备和软件 [2][9][10] - 广东省检测行业发达,公司省内营收占比高,受益于湾区建设和存量改造需求,且行业集约化发展利好大型机构,预计25年1 - 6月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2][15][17] 3.可比公司财务指标比较 - 选择国检集团等4家公司作为可比公司,截至25年7月24日,可比公司市盈率(TTM)均值为56.61倍,中值为46.58倍,所属行业近一个月静态市盈率为35.95倍 [19] - 22 - 24年,公司营收、归母净利处于可比公司中游水平,复合增速分别为5.67%、2.23%,增幅较小 [19] - 22 - 24年,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48.59%、47.44%、48.28%,较为稳定且高于可比公司均值,研发支出占营收比重与可比公司相当 [23] - 22 - 24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分别为 - 0.19/0.40/1.24亿元,逐年改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22.60%、25.03%、26.68%,低于可比公司均值 [26][27] 4.募投项目及发展愿景 - 公司计划公开发行不超10466万股新股,募资用于创新技术研究院总部建设项目和检测及营销服务网络建设项目 [34] - 创新技术研究院总部建设项目有助于业务数字化转型和开拓新市场,检测及营销服务网络建设项目可稳固公司地位、拓展业务 [34] 附录1:网下配售方案 - 网下投资者市值门槛方面,除特定基金外,其他机构投资者账户日均市值应为6000万元(含)以上 [39] - 网下投资者获配股票数量的10%(向上取整计算)限售6个月,限售期自上市交易之日起算 [39] 附录2:AHP模型分值划分标准 - 展示了非科创板AHP模型分值在考虑和剔除流动性溢价因素下不同所处水平对应的分位值区间 [42]
大湾区“枢纽洗牌” “京九第一镇”如何出招?
南方都市报· 2025-07-03 23:34
常平经济地位变化 - 1995年常平登顶东莞镇街经济榜首 三十年后退居全市第七 GDP被松山湖、长安等千亿俱乐部成员超越 [1] - 广九铁路曾是常平崛起的关键优势 但大湾区高铁网络发展导致交通枢纽地位相对弱化 [1] - 虎门高铁站节假日日均客流突破3万人次 东莞南站崛起形成区域枢纽对常平产生虹吸效应 [1] 区域竞争格局 - 松山湖科学城链接深港创新资源 滨海湾新区获人工智能政策赋能 水乡集聚新能源产业龙头 [2] - 长安镇拥有OPPO、vivo等电子信息产业生态 松山湖依托中国散裂中子源吸引科研团队 [4] - 虎门等镇街凭借多张产业名片位列全国百强镇榜单 [2] 交通枢纽升级战略 - 常平谋划将常平站、东莞东站改造为高铁始发站 通过TOD项目开发争夺区域发展资源 [2] - 常平站"香港城"项目已启动 东莞东站TOD加速推进 目标将过境流量转化为停留经济 [2] - 计划通过"高铁+产业"模式推动物流枢纽升级为要素配置枢纽 [2] 产业转型升级路径 - 需推动纺织服装、玩具等传统产业向品牌时尚、潮玩文创转型 [4] - 布局低空经济、仓储物流新赛道 促进与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融合 [4] - 通过链式招商激活494家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活力 [4] 城市功能重构规划 - TOD开发需超越物理空间更新 常平站"香港城"拟复刻香港商贸基因打造站城一体活力区 [4] - 新城市中心规划发展轴、生态轴、景观轴 与广深科技走廊形成功能互补 [4] - 目标实现从交通枢纽到生态枢纽的定位跃迁 成为大湾区创新节点 [6]
深圳新一轮综合改革试点启动;香港扩大飞机乘客离境税豁免范围丨大湾区财经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2 07:04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 - 深圳将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并推动金融、技术、数据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1] - 深圳将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健全科学化、精细化、法治化治理模式 [1] - 深圳将推出一批改革措施、创新试验和开放举措,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能 [1] 广东照明产业 - 广东照明产品出口额占全国总量的32%,稳居全国首位 [2] - 广东照明产业在全国外贸格局中占据关键地位 [2] - 广东照明产品出口稳定对保障全国照明行业整体利益具有重要作用 [3] 香港离境税豁免 - 香港扩大飞机乘客离境税豁免范围,涵盖航空转机乘客和多式联运转机乘客 [4] - 豁免每年可惠及约83万名航空转机乘客和约250万名多式联运转机乘客 [4] - 政府每年收入可能减少约6.7亿港元 [4] - 新增豁免将吸引更多乘客使用香港国际机场,增加旅客逗留期间的消费 [5] 大湾区大学 - 教育部拟同意设置大湾区大学,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举办,东莞市政府投入保障 [6] - 学校有两个校区,总面积2350亩(松山湖校区250亩、滨海湾校区2100亩) [6] - 大湾区大学将对周边地区产生辐射带动作用,为大湾区产业结构转型提供人才支持 [6] 深交所行情 - 深证成指收报10246.02点,上涨0.83% [7] - 深市领涨股票包括美晨科技(涨幅20.23%)、青木科技(涨幅20.00%)、欣锐科技(涨幅20.00%) [8] - 深市领跌股票包括*ST金刚(跌幅10.71%)、弘景光电(跌幅10.20%)、中超控股(跌幅10.03%) [8]
天健集团:建筑业务承压,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20250505
华泰证券· 2025-05-05 23: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4.09元 [1][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业绩不佳,收入和归母净利同比下滑,但Q4收入增长,有望受益于大湾区建设及城中村改造加速 [1] - 地产销售收入企稳,Q4毛利率改善,随着销售项目结转,盈利能力有望延续改善 [2] - 财务费用率下降,但预售减少使经营性净现金流承压,2025年新盘入市后现金流有望改善 [3] - 建筑业新签订单承压,但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项目,后续有望受益 [4] - 考虑建筑业务订单下滑和竞争加剧,下调建筑业务收入及毛利率预测,调整盈利预测和估值,仍维持“买入”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收入213.6亿元、归母净利6.2亿元,同比-20.9%、-59.1%,Q4收入121.2亿元、归母净利2.9亿元,同比+29.4%、-40.4%,利润下滑因计提资产减值损失5.3亿元 [1] - 2024年建筑施工/房地产销售/物业租赁收入115.2/103.1/4.2亿元,同比-40.3%、-0.3%、+5.2%;毛利率5.0%、27.2%、36.4%,同比-1.2、+0.9、+6.1pct [2] - 2024年期间费用率6.4%,同比+0.03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3%、2.0%、2.3%、0.8%,同比+0.5、+0.1、-0.4、-0.1pct [3] - 2024年经营性净现金流11.4亿元,同比-83.9%,Q4为10.9亿元,同比-74.8% [3] 业务订单情况 - 2024年建筑业新签订单135.7亿元,同比-31.9%,年末已签约未完工订单230.7亿元 [4] - 开发业务在建项目4个,计容建筑面积87.5万㎡,主要在售项目21个,未结转建筑面积132.9万㎡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为6.9/7.6/8.2亿元,前值11.7/13.8/-亿元,下调41%/45% [5] - 给予公司地产(6.0亿归母净利)/建筑施工及其他业务(0.9亿归母净利)2025年12/5xPE,对应目标市值77亿元,目标价4.09元 [5] 经营预测指标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 (人民币百万)|26,999|21,357|20,697|21,609|22,260| |+/-%|2.02|(20.90)|(3.09)|4.40|3.01|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人民币百万)|1,517|620.57|692.61|763.08|820.80| |+/-%|(22.20)|(59.09)|11.61|10.17|7.56| |EPS (人民币,最新摊薄)|0.81|0.33|0.37|0.41|0.44| |ROE (%)|9.97|3.95|4.27|4.55|4.72| |PE (倍)|4.38|10.72|9.60|8.72|8.10| |PB (倍)|0.46|0.46|0.44|0.42|0.41| |EV EBITDA (倍)|4.40|8.04|7.13|7.41|6.14|[7] 可比公司估值 - 地产业务可比公司城建发展、滨江集团、华发股份2025E平均PE为13.94倍 [13] - 建筑业务可比公司上海建工、安徽建工、山东路桥2025E平均PE为6.69倍 [14] 盈利预测调整 |项目|2025E原预测|2025E现预测|变化幅度|2026E原预测|2026E现预测|变化幅度| |----|----|----|----|----|----|----| |营业收入(百万元)|22147|20697|-6.55%|23555|21609|-8.26%| |营业收入 - 工程施工|15329|12101|-21.05%|16425|12706|-22.64%| |毛利率(%)|16.9|14.7|-2.24pct|17.5|15.0|-2.47pct|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168|692.6|-40.71%|1378|763.1|-44.62%| |净利率(%)|5.23|3.20|-2.03pct|5.81|3.38|-2.43pct|[18] 财务报表预测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对2023 - 2027年相关财务指标进行了预测,如流动资产、营业收入、经营活动现金等 [24] - 主要财务比率涵盖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指标的预测 [24]
香港特区政府正持续与粤澳加强合作 强化湾区内的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
智通财经网· 2025-04-28 21:04
大湾区规则衔接与机制对接进展 - 香港特区政府正与粤澳加强合作,推动大湾区在法律服务、专业资格互认、货物及基础设施联通、资金流动、创科资源、跨境安老及医疗协作等领域的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 [1] - 大湾区建设是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关键切入点,香港作为区域核心引擎之一,与广东、澳门优势互补推动湾区建设 [1] - 特区政府成立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督导组,由行政长官任组长,三位司长任副组长,顶层推进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 [2] 跨境物流创新案例 - 香港与东莞合作的香港国际机场物流园实施"海空货物联运"模式,内地出口货物可在东莞完成航空安检等程序后无缝运抵香港机场 [2] - 该模式免去重复清关和安检,提高跨境航空货物中转效率,发挥香港空运枢纽功能,是规则衔接的成功范例 [2] 法律服务与金融互联互通 - "港资港法"及"港资港仲裁"措施已扩展至更多内地湾区城市,体现中央对香港作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中心的支持 [3] - "跨境理财通"自2021年启动后,2024年推出进阶版2.0,截至2025年2月底已有25间香港银行参与,个人投资者超14.5万,三地跨境汇划资金超1056亿元人民币 [3] 数据流通与未来发展 - 大湾区数据跨境流动便利措施从2023年银行、信贷、医疗试点扩展至2024年11月所有行业常态化推行 [4] - 香港将继续引进国际先进管理理念至大湾区,同时将湾区成功经验辐射全国,实现"一点两地"的新定位 [4]
香港全体公务员冻薪,预计削减约1万个职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27 12:51
香港2025-2026年度财政预算案核心措施 - 香港特区政府宣布2025/2026年度所有行政、立法、司法机关及区议会全体人员一致冻薪,包括行政长官李家超 [1] - 公务员编制将在2026/2027及2027/2028年度每年缩减2%,预计本届政府任期内削减约1万个职位 [7] - 公务员薪酬开支达1562亿港元,占特区政府经营开支26%,较2019/2020年度增加200亿港元 [7] 香港经济展望 - 预计2024年香港经济实质增长2%-3%,连续两年保持增长 [3][4] - 国际地缘政治和高息环境对本地资产价格及消费市场造成压力,但内地经济稳定增长为香港提供支撑 [4] - 2024/2025年度综合赤字预计为872亿港元,财政储备将降至6473亿港元 [6] 财政整合计划 - 推出"强化版"财政整合计划,目标到2027/2028年度累计削减政府经常开支7% [6] - 推迟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商业用地换地期限,考虑将部分商业用地改划住宅用途 [11] 房屋与土地供应 - 未来10年将供应308000个公营房屋单位,其中未来5年供应量达19万个 [9][10] - 写字楼空置率高企,新财年暂停推售商业用地 [11] 科技创新投资 - 预留10亿港元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发院,重点推动AI上游研发和成果转化 [12][13] - 河套合作区香港园区2024年投入运营,预留37亿港元完成第一期基建,首批租户年内进驻 [15] 北部都会区发展 - 北部都会区定位为香港创科产业核心区,将重点发展高端专业服务、现代物流和教育旅游产业 [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