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差分型振荡器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鸿星科技撤回 IPO:注册制下的理性适配与主业深耕的长远布局
钛媒体APP· 2025-09-29 23:03
IPO撤回背景与原因 - 公司主动撤回已推进941天的沪主板IPO申请,该申请于2023年3月3日正式提交 [2] - 撤回IPO申请的核心原因是主板定位升级后与公司发展阶段不匹配,而非经营风险或实质性障碍 [2][3] - 2023年2月全面注册制实施后,主板明确“大盘蓝筹”定位,2024年4月沪深交易所进一步修订上市条件,将最近3年累计净利润从1.5亿元提升至2亿元,累计营业收入从10亿元提高至15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从6000万元提升至1亿元 [4] - 公司已完成两轮IPO问询回复,关联交易、股东诉讼等核心问题的核查与披露均获监管认可,不存在影响上市的实质性障碍 [5] - 石英晶振全球市场规模约人民币三百亿元,市场集中度不高,公司2023年全球市占率达3.08%、位列全球第九,但营收与利润规模尚未达到当前主板对“大盘蓝筹”的隐性预期 [5] 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 - 2023年业绩调整主要受行业周期影响,全球宏观经济疲软导致消费电子需求不振,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减少3.2% [6] - 2024年行业进入复苏通道,全球石英晶振市场规模达36.52亿美元,同比增长12.33%,中国大陆市场规模9.28亿美元,同比增长14.85% [7] - 公司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4.8%至5.67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26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73亿元,盈利质量与现金流状况显著改善 [7] - 2021年至2023年,公司累计分红金额占同期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51.88%,远低于“清仓式分红”通常所指的80%以上阈值 [9] - 2020年公司形式上分红20,528.07万元,其中13,242.30万元属于“分红再投资”用于子公司产能建设 [9] 技术优势与市场拓展 - 公司技术水平跻身行业一流,SMD晶体谐振器最小尺寸达1008,超高频产品实现量产 [5] - 在人工智能、光通信、汽车电子等新兴领域拓展初见成效,差分型振荡器产品已进入多家全球知名厂商供应链 [8] -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单车晶振用量从传统燃油车的30只增至100-150只,公司车规级产品已完成多家车企认证并逐步放量 [8] - 公司作为“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突破微型化溅射镀膜、高精度点胶等核心工艺,获得多项专利授权 [10] - 浙江德清基地产能逐步释放,未来计划推进基地二期项目建设,重点覆盖1008、1210等小尺寸高附加值产品 [10] 股权诉讼与未来规划 - 董事长所涉股权诉讼事项已终结,涉案股权仅涉及实际控制人家族以外小股东1.94%的权益,公司股权结构清晰稳定性不受影响 [8] - 2025年8月,公司已收到台湾“新北地方检察署”出具的不起诉书面决定,该诉讼事项正式终结 [8] - 公司未来资本路径采取“动态观察、适配选择”策略,将密切关注各板块审核政策,待自身规模、业绩与板块定位更匹配时再择机启动资本市场计划 [10] - 公司将继续聚焦主业,加大研发投入与核心人才引进,专注于微型化、高频化、高精度产品研发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