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复合隔膜
搜索文档
碳能科技三维复合隔膜首测成功
势银能链· 2025-08-28 13:31
文章核心观点 - 碳能科技的Zirmbrane ® 3D三维复合隔膜在1000 Nm³/h碱性电解槽上测试成功,标志着国产复合隔膜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其性能在能耗、安全性和对可再生能源波动的适应性方面表现卓越,有望推动绿氢产业向更高效、安全的方向发展 [2][6][9] 复合隔膜技术概述 - 隔膜是碱性电解槽的核心组件,直接决定制氢的经济性、安全性和稳定性 [2] - 复合隔膜凭借独特的多孔结构和永久亲水性,实现电能到化学能的高效、稳定转换 [2] - 根据结构差异,复合隔膜分为代表成熟应用的常规复合隔膜和代表技术革新的三维复合隔膜 [2] 常规复合隔膜特点 - 采用“网布基底+陶瓷涂层”的复合结构,以PPS网布为基底 [3] - 具备55%以上的开孔率,能显著降低电解槽直流能耗并提升单位面积产氢量 [5] - 第一泡点压力达0.3 MPa以上,能有效阻隔氢氧互串,确保运行安全 [5] - 其应用需高度适配电解槽结构设计,若设计不当可能导致过度压缩损坏,影响气密性和使用寿命 [5] 三维复合隔膜技术突破 - 碳能科技推出Zirmbrane ® 3D系列,采用创新的“鸟巢”式三维交织一体化结构 [6] - 厚度压缩量高达40%,摩损率仅为常规隔膜的30% [9] - 120℃强化碱煮48小时后质量损失率低于0.3%,即使过度压缩也能保持结构完整和气密性 [9] - 适应雷尼镍电极表面粗糙度,兼容多种板网、乳突气体扩散层,提升大型电解槽长期运行可靠性 [9] 三维复合隔膜性能优势 - 在额定产氢量1000 Nm³/h条件下,相较传统PPS电解槽,小室数量减少1/3 [2] - 电流密度5000 A/m²时,制氢能耗低至4.3 kWh/Nm³ [2] - 额定负荷及25%负荷下,氧中氢含量分别控制在0.4%和1.25%,气密性优异 [2][9] - 在600μm厚度规格下,面电阻低于0.28 Ω·cm²,在6000A/m²电流密度内小室电压与常规隔膜相当 [9] - 在模拟风光波动性电力测试中表现出色的负荷跟随能力,为可再生能源与绿氢制取深度融合提供支持 [2][9] 技术发展展望 - 减薄型、低内阻三维复合隔膜已进入研发冲刺阶段,试样验证加速推进,有望进一步降低能耗与成本 [9] - 三维复合隔膜的技术创新将赋能全球碳中和目标,助力绿氢产业迈向更高效、安全的新阶段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