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立医疗新一代内镜操作部

搜索文档
握得顺手,做得长久:从开立看内镜设计的新边界
思宇MedTech· 2025-04-23 23:31
医疗设备产品演进阶段 - 医疗设备设计成熟度分为三个阶段:"能用"满足基本诊疗需求,"适用"提升效率与精度,"好用"贴合使用者身体与感知减轻操作负担 [1] - "好用"是判断产品真正成熟的标志,涉及人因工程对使用者生理、心理与行为特征的系统考量 [2] 人因工程在医疗设备中的应用 - 人因工程提升医疗设备安全性、舒适性和效率,影响诊疗质量与流程稳定性 [3] - 开立医疗通过研究医生手部操作细节(握持方式、旋转动作、疲劳节点)将观察结果转化为设计语言 [3] 内镜医师职业健康现状 - 95.08%内镜医师存在肌肉骨骼疼痛,其中19.7%集中于手部 [4] - 84.4%内镜医师报告活动性疼痛,超半数位于手/腕/手指,手痛导致结肠镜操作时间增加且年均操作量下降超30% [4] 医疗器械设计现状问题 - 当前设备采购评估优先图像清晰度、功能参数等硬指标,忽视医生使用舒适性与人因友好度 [5] - 功能导向逻辑导致产品忽略医生真实使用状态与疲劳曲线,长期透支医生身体 [6] 开立医疗内镜操作部人因工程改进 轻量化结构设计 - 采用航空级复合材料使手柄重量降低20%、厚度减少15%,缓解长时间持握导致的肌肉疲劳 [9] 手轮操控优化 - 优化机械传动比使手轮操控力降低30%,提升女性/年轻/手小医生的操作灵敏度 [11] 按键布局革新 - 五键布局模拟自然手指动作路径,允许医生不变更握姿完成图像调节与病灶记录 [13] - 侧按设计使医生可用食指/中指侧面触发指令,减少握姿变换带来的体力消耗 [14] 人体工学握柄 - 基于手掌受力分布建模优化曲面,提升虎口与掌心区域的长时间握持舒适性 [16] 人因工程设计的核心价值 - 内镜操作效率取决于功能切换的连贯性,新设计使医生保持稳定姿势完成多任务操作 [17] - 设计改进源于对"怎么用/谁在用/用多久"的深度体察,体现技术成熟度与对医生的尊重 [17] 医疗设备行业未来方向 - 设备进化需超越性能堆叠,回归"人的尺度"考量使用者多样性(女性/手小/高龄医生等) [18] - 人性化设计将同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医生职业幸福感与患者受益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