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德沃夏克架构
icon
搜索文档
一家Infra公司如何把AI带到物理世界?
暗涌Waves· 2025-10-16 11:20
文章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产业的竞争焦点正从模型层转向具身智能,旨在弥合AI认知与行动之间的鸿沟 [2] - 灵境智源公司发布“德沃夏克”架构及“致境”T系列平台,尝试从底层计算架构解决具身智能“不够聪明”的行业难题,让智能走向物理世界 [2][3] - 下一代智能的发展方向是既能思考也能行动,实现认知与行动的一体化 [10] 给机器人“大脑”和“小脑” - “德沃夏克”架构采用“大小脑”协同设计:大脑负责思考决策,小脑负责控制执行,两者通过“神经通路”系统实时协同 [5] - 基于该架构的“致境T系列”计算平台覆盖中端到高端全算力区间,采用国产芯片并兼容国产操作系统,实现全栈自主可控 [5] - 该平台已在灵巧手、协作机械臂、四足机器人、轮式与双足人形机器人等领域落地 [5] - “大小脑融合”使机器人能从云端学习落位到端侧进行即时推理判定执行,补充机器“智力” [6] - 当前通用机器人存在“肌肉有余,智力不足”的问题,例如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20支队伍仅6支完赛,百米障碍赛完赛率低于30% [6] - 以大模型驱动决策,机器人可动态处理复杂任务(如取快递),应对突发情况,进行实时推理而非依赖预设程序 [6] “物理AI” - 公司创始人的创业之路贯穿“软硬件系统思维”,从2014年首次创业专注国产测控系统,十年间将公司发展为十亿级企业 [7] - 两次创业契合中国两次“AI+产业”浪潮:第一波强调将AI嵌入硬件与感知终端,第二波则强调通用性、生成能力与平台化商业模式 [8] - 相比第一代AI产业浪潮的算法固化、无自学习能力,当前基于大模型和更强算力能在端侧实现自学习、自泛化,具备环境适应力 [8] - “物理AI”概念强调AI必须理解物理世界,实现理解力与行动力的融合,其基础是计算架构的变革 [9] - “物理AI”正成为行业热点,日立集团、小鹏等公司大手笔投入,英伟达也发布相关模型,目标均为拿下物理AI的未来 [9] - 公司团队来自AI芯片、控制系统与嵌入式架构等领域,平均年龄32岁,已与国内多家机器人厂商合作,布局工业、医疗等泛具身智能场景 [9] - 公司业务从解决机器的物理控制,自然延续到解决机器的认知与行动一体化问题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