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极“大三角”运动拖鞋
搜索文档
匹克降薪背后,是国产三线运动品牌的沉浮
虎嗅· 2025-09-26 10:54
公司近期事件:降薪与捐赠 - 公司因网传“全员降薪”截图引发关注,多位在职员工证实降薪传闻基本属实 [1][2] - 公司实行梯度降薪,直营分公司办公室职员降幅最大,终端店铺员工未调整,降薪后薪酬低于3000元的由公司补贴至3000元 [2][3] - 公司董事长强调调整的只是固定工资,绩效并未调整 [3] - 在降薪风波前两周,公司向泉州慈善总会捐赠1亿元,形成强烈反差 [4] 公司历史与资本市场表现 - 公司创立于1989年,主攻篮球领域,2009年在香港上市,2016年因股价表现不佳私有化退市 [4][12] - 公司退市前最后一份完整财年(2015年)营业额为31.1亿元,远低于同期安踏的111.26亿元 [4] - 2021年公司完成一轮近15亿元的战略融资,投后估值超百亿元,旨在加速A股上市进程 [5][13] - 公司私有化后A股上市之路因IPO审核趋严而拖延,给管理层带来巨大压力 [13] 财务状况与经营挑战 - 公司内销直营板块自年初以来持续亏损,仅1至7月就累计亏损逾1.3亿元,是此次降薪的直接原因 [6][7] - 为应对亏损,公司在1至7月期间转手三家直营公司 [7] - 直营模式虽有助于提升营收和毛利率,但需自行承担门店租金、员工等成本,对产品力不足的品牌会造成库存积压和现金流压力 [15][16] 产品竞争力与市场地位 - 公司核心产品竞争力不足,基于“态极”科技IP的系列产品中,以运动拖鞋最为知名 [17] - 2021年态极系列产品累计销售超1500万双,其中运动拖鞋卖出200多万双,但该品类有季节和场景限制,毛利率低且难塑造品牌形象 [17] - 公司态极Pro系列热销价在200~500元之间,与安踏、李宁、特步等同价位产品竞争,价格优势不明显,且品牌力无法与国际品牌抗衡 [18] - 国内体育用品市场格局剧变,安踏2023年营收突破千亿,特步、361°也跑入百亿营收大关,公司与其他晋江系品牌差距拉大 [5] 行业竞争与战略尝试 - 公司与中乔体育、鸿星尔克等同属晋江三线运动品牌,面临类似挑战,如上市未果、热度消退等 [19] - 行业跟随风口,在户外热潮下,鸿星尔克、中乔推出相关产品,但户外市场竞争激烈 [20] - 公司自2018年起尝试“多品牌”战略,收购旗牌王、嗒嘀嗒和奥索卡,但多品牌运营达到协同效应并非易事 [20] - “出海”成为行业热点,公司2025年1月至8月外销业务累计增长二十余万双,目标为外销突破百亿元、内销达到两百亿元 [21] - 当前国产品牌出海是对品牌产品力、零售精细化和本地化运营的综合考验,而非简单的产品输出 [22] - 晋江三线运动品牌面临的长久考验在于如何焕新品牌形象,与新一代年轻消费者对话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