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智能装备

搜索文档
动起来!体育消费站上新风口
证券日报· 2025-09-05 00:24
政策支持与产业目标 -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20条重点举措 涵盖扩大供给 激发需求 壮大主体 培育增长点 强化要素支撑和提升服务保障[1][3] - 政策目标到2030年培育一批世界影响力体育企业和赛事 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3] - 国家近年持续发布《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等文件 将体育产业纳入顶层设计[3] 体育产业增长态势 - 2024年前7个月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1.1% 显著高于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5.8%的增速[2] - 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从2020年68.7%提升至2023年72.7%[2] - 2024年户外运动线上消费人次约2亿 消费总额超3000亿元 其中陆地和山地运动消费占比48.78% 水上冰雪运动紧随其后 航空运动占5%以上[2] 消费场景与赛事经济 - 2025年上半年7地监测511场重点赛事活动 带动体育及相关消费超160亿元 场均带动超3000万元[2] - 热雪奇迹公开赛期间各雪场客流环比提升21% 广州成都等地年滑雪30次以上人数年复合增长率超15%[4] - 乐刻运动采用"月付制无推销24小时开放"模式 拥有超1400万注册用户并通过精细化运营实现单店盈利[4] 资本市场参与状况 - 2025年前9个月体育运动领域披露一级市场投融资事件16起 总金额约5.59亿元 较2024年全年9起10.49亿元呈现节奏加快但单笔规模减小特征[5][6] - 融资集中在千万元级别 亿元级大单稀缺 体育服务类企业因体量小和轻资产特性面临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困难[6] - 政策明确支持符合条件体育企业上市和再融资 发行债券 资产证券化 并鼓励降低综合融资成本[7] 企业创新与出海战略 - 探路者发布下肢外骨骼等4款户外智能装备 通过"户外+芯片"双主业战略进行数字化赋能和产业融合[10] - 康力源体育科技在马来西亚设厂实现产能出海 英派斯健康科技通过OEM/ODM模式代加工并推动自主品牌IMPULSE进入欧洲等国际市场[9] - 企业聚焦技术突破与品牌升级(中游制造)以及模式创新与生态构建(下游服务)[10] 行业发展挑战 - 体育板块上市公司集中于制造业 赛事运营和体育培训等服务业未成中坚力量 产业链上游存在"小散弱"问题[8] - 消费者面临运动场地少 价格高 资源不均等难题 专业教练稀缺且赛事门票供给不足[10][11] - 体育产业处于起步阶段 运动消费文化 商业人才和场馆密度等要素仍需培育[6] 未来发展方向 - 创投机构关注体育服务企业的用户黏性(成瘾性) 单店盈利模型和可复制性三大特质[7] - 需加强数字技术 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在体育用品中的应用 推动制造业向服务业延伸[11] - 建议通过体育产业投资基金 体育类REITs等金融创新方式支持优质企业上市和产业并购[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