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染作品

搜索文档
精准滴灌,既要“好就业”又要“就好业”
新华日报· 2025-07-24 07:23
政策与宏观数据 - 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标志着残疾人高质量就业进入新阶段 [1] - 江苏上一个三年行动计划新增残疾人就业累计10.89万人,就业率提高15.84个百分点 [1] - 高校残疾人应届毕业生连续5年100%建档,有就业意愿者就业率连续5年超85% [1] - 未来3年江苏将以更精准方式实施国家方案,30家部门单位联合实施10项行动 [7] 美丽工坊项目 - 淮安"美丽工坊"通过植入"苏超"赛场广告、制作主题刻纸作品等方式提升曝光度,作品单件制作耗时2小时 [2] - 项目累计开展手工制作、非遗剪纸等培训63期,培训474人次,带动灵活就业,促进人均增收2000多元 [2] - 江苏共创建48家"美丽工坊"(国家级7家),累计培训残疾妇女5907人次,直接安置就业148人,辐射带动灵活就业1111人 [3] - 项目文创作品在联合国总部展出,包括紫砂器皿、扎染作品等东方美学作品 [3] 牌骨大咖项目 - 肢残创业者创立的"牌骨大咖"轻餐车项目已开设5家店,单店日营业额稳定在千元左右 [5] - 项目采用定制点单小程序解决聋哑员工沟通问题,已培训20余名残疾人,稳定雇用6人 [5] - 首家门店选址孤独症关怀主题广场,计划吸纳孤独症患者加入经营 [7] - 项目获国家特许经营认证,被中残联邀请参加全国大赛,计划全国扩张 [5][7] 就业实训项目 - 南通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实训营5天培训后意向达成率83%,单人最高获7家企业青睐 [5] - 实训营构建"三维能力模型",包含自我认知、求职技能、实践体验三大模块 [6] - 建立"1周跟踪+3月回访+6月评估"机制,形成"市区联动+校企合作+政企对接"网络 [7] - 南通每年残疾人大学生有就业意愿者90%以上成功就业 [7] 就业模式创新 - 从"有岗位"向"好岗位"转变,注重岗位匹配度与残疾人自信建立 [3] - 分类赋能模式针对不同残疾类型设计就业方案,如聋哑员工用科技手段解决沟通障碍 [5] - 公益采购与线上线下销售结合,政府公益采购与市场化运作并行 [2] - 公益情怀与商业逻辑融合,形成自我造血的可持续模式 [7]
让世界看到中国非遗之美(侨界关注)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4-28 06:57
文章核心观点 李海华作为匈牙利非遗讲师,创办李子花开非遗工作室,通过开展非遗公益活动、教学等方式,致力于让匈牙利及欧洲各国朋友了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中国文化魅力与底蕴 [2] 结缘非遗 - 李海华自幼有“文化梦”,受蔡志忠漫画启蒙,曾梦想成为画家 [3] - 8年前到匈牙利后,她投入中国非遗学习,从爱好到深入钻研,练习绘制脸谱、扎染等多项技艺 [3] - 了解非遗讲师职业后,她系统化学习非遗文化理论,拓展创作空间,定下开展20期非遗公益活动目标,在大学生文化团体协助下让非遗走进匈牙利民众视野 [4] 匠心传韵 - 李海华做非遗活动时,遇到拒绝帮助、独立完成扎染的德国夫妻,她借此分享中国扎染“低温染”独特性 [5] - 她不售卖非遗产品,只赠送,通过脸谱、大漆等宣传非遗文化,讲述相关故事,让外国友人感受中国文化 [6] 文脉相承 - 李海华在活动中普及漆扇、活字印刷等文化故事,准备经典语句翻译,激发外国学生对中国文字兴趣 [7] - 她与匈牙利中医学校创办非遗学校,用通俗易懂方式教学,展示剪纸服装并讲解寓意,吸引更多人加入 [7][8] - 未来她打算在匈牙利成立非遗协会,让大家传承非遗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