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支架
搜索文档
研判2025!中国抗震支架行业发展背景、产业链、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未来趋势分析:建筑安全需求拉动,抗震支架行业快速增长[图]
产业信息网· 2025-11-13 09:17
行业核心观点 - 抗震支架行业市场规模在2024年达到89.42亿元,受益于建筑安全标准提升和新基建普及,市场快速增长 [1][7] - 行业竞争格局呈现三级梯队,国际巨头垄断高端市场,国内龙头企业凭借综合优势主导市场,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 [7] - 未来发展趋势包括技术创新推动性能提升和成本降低,以及向环保、节能、国际化方向发展 [11] 行业定义与分类 - 抗震支架是用于增强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构件系统,通过分散和吸收能量来降低地震对建筑结构和内部非结构构件的破坏风险 [2] - 根据材质可分为金属支架和非金属支架,根据结构形式可分为固定支架、滑动支架和弹簧支架等 [3] 行业发展背景 - 中国是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约58%的国土和51%的城市位于地震高风险区,2024年共发生3.0级以上地震1066次 [4] - 2008年汶川地震后国家修订并颁布多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强制要求抗震设防烈度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进行抗震设计,为行业发展奠定法规基础 [6] 行业产业链 - 产业链上游原材料以钢材为主,因其高强度、良好延展性和韧性,2025年1-9月中国钢材产量达11.04亿吨,同比上涨5.4% [5] - 产业链下游应用领域广泛,从医院、学校等公共建筑扩展到商业综合体、数据中心、工业厂房、住宅及5G基站、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等新基建 [1][5][7] 市场竞争格局 - 第一梯队为喜利得、慧鱼、沃雷文等国际巨头,垄断高端市场;第二梯队为久鹏恒业、盛年科技、优力可科技等国内本土龙头企业,具备技术、渠道、产能综合优势 [7] - 国内代表企业久鹏恒业集团成立于2019年,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盛年科技成立于2017年,提供“震振一体化”解决方案 [8][9]
陕西宝鸡:打造“信用+调解”新模式 推动商事调解工作提质增效
中国发展网· 2025-08-07 13:27
商事纠纷信用调解模式 - 陕西省宝鸡商事纠纷信用调解中心以"事前预防、事中管控、事后闭环"为核心策略,将信用管理贯穿调解全流程,推动商事调解工作提质增效 [1] - 该中心创新的"信用+调解"模式成效显著,自2024年4月成立以来累计受理案件153件,调解成功133件,涉及金额4291.33万元,调解成功率87% [8] - 调解范围已覆盖贸易纠纷、合同纠纷、金融纠纷等多个商事领域,获得商事主体认可 [8] 案例一分析 - 案例涉及西安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与宝鸡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买卖合同纠纷,合同总价款138000元,被告尚欠55200元及违约金1990.37元 [2] - 调解员通过信用评估确认双方无严重失信行为,纠纷主因系被告短期资金周转问题 [3] - 最终原告放弃违约金主张,被告承诺于2025年6月25日前一次性支付货款55200元 [4] 案例二分析 - 案例涉及陕西某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与陕西某置业(集团)有限公司的买卖合同纠纷,总货款7万元,被告尚欠46400元及利息4179.77元 [5] - 调解员依托信用信息平台调取双方企业信用报告,发现被告信用记录整体良好 [5] - 最终被告于2025年4月30日前一次性支付30000元,原告放弃其他诉讼请求 [6] 信用调解工作机制 - 调解过程中建立双方法律信用信息台账,组织双方签署《信用承诺书》,强化协议履行保障 [3] - 对积极参与调解并履行协议的企业给予正向信用记录,推荐至相关部门给予政策支持 [7] - 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向被告发出书面督促函,提醒履约责任与信用影响 [7] 模式创新与成效 - "商事纠纷信用调解的探索与实践"案例被评为"2024年信用服务机构实践案例" [8] - 该模式通过信用赋能为企业后续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7] - 未来将持续深化模式创新,健全信用管理体系,拓展信用应用场景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