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实储蓄

搜索文档
人民币推行受阻,陈云出手稳定大局,毛主席称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
搜狐财经· 2025-06-11 11:51
人民币推行背景与挑战 - 1949年5月解放军接管上海后,人民币流通受阻,面临资本家排挤和极速贬值,经济命脉几乎失控[1] - 国民党反动派背后的资产阶级通过金融手段破坏新政权经济秩序,试图削弱无产阶级统治[3] - 上海解放前资本家操控金银外币导致物价剧烈波动,百姓生活受严重影响[5] 银元主导市场的困境 - 上海商品交易实际依赖银元,人民币仅用于标价但未进入流通环节[7] - 银元兑换人民币比例从1:100迅速恶化至1:1000,人民币信用难以建立[7] - 银元作为硬通货在资本家手中具备强竞争力,金圆券因国民政府倒台失去支撑[8] 经济战的转折点 - 1949年6月10日军警查封上海证券交易所,打击资本家操控银元行为[11] - 通过政治手段遏制投机后,银元风波逐步平息[11] - 但仅靠打击投机无法确立人民币主导地位,需综合治理[13] 人民币推广的核心措施 - 投放实物公债为人民币价值背书,取代银元保值功能[17] - 推出折实储蓄模式(如10元人民币可锁定一袋大米),规避贬值风险[20] - 政府强制要求生活必需品交易必须使用人民币,切断银元流通渠道[21] 历史经济问题的根源 - 国民政府时期"四大家族"垄断资源,利用抗战援助资金牟利导致资本外流[13] - 经济腐败引发物价飞涨,民众半月薪水不足购买一包面粉[15] - 此前改革因未触及银元核心地位而失败[15] 措施成效 - 实物政策转移消费焦点,银元黑市交易量显著下降[19] - 人民币流通迅速推进,投机商失去操作空间[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