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投机行为
icon
搜索文档
李嘉诚,这次嗅到了危险
创业家· 2025-08-15 18:13
李嘉诚资产处置策略 - 近期加速清空中国资产,7月长实集团以超低价甩卖400套房源,最低门槛40万元(香港同面积首付1/3),高端房源700-800万元[5][7] - 典型操作为低价囤地后缓慢开发,成都南城都汇项目2004年楼面价1030元/㎡,2020年住宅均价2.4万/㎡,躺赚近百亿[14][15] - 囤地模式覆盖12个城市,北京昌平项目2005年购地至2019年仅完成1%,上海静安项目2010年购地至2016年完成17%[20] 商业运作模式分析 - 通过抵押未开发土地获取银行贷款,成都项目拿地2年内未动工却完成土地抵押[14] - 采用分期开发策略拖延时间,南城都汇分8期开发,12年仅完成6期后转手剩余股权获利38亿港元[14] - 全球超50个国家和地区布局业务,被称"买下半个英国",具备典型全球宏观投资者特征[25] 政策与市场环境变化 - 2020年成都政府禁止向和记黄埔提供新增融资贷款,成为首个公开制裁囤地行为案例[17][19] - 2025年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盘活存量闲置土地,深圳试点改革土地收回机制[26][27] - 房地产监管持续收紧,囤地捂盘策略失效,2025年李泽钜被移出香港特首顾问团[26][38] 商业哲学争议 - 李光耀评价其"无一世界级创新产品,全靠垄断和结盟"[33] - 被指将利益凌驾国家战略,港口资产处置涉及"选边站"问题[35][37] - 投机行为产生负外部性:增加制度成本、透支城市红利、推高房价[23] 行业转型趋势 - 政策导向从容忍资本运作转向支持实业创新,鼓励创造就业的长期主义者[32] - "反垄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成为经济热词,强调资本需服务国家宏观政策[34] - 对比华为等技术企业,市场更认可与国家利益协同的创新模式[37]
李嘉诚,这次嗅到了危险
商业洞察· 2025-08-15 17:24
李嘉诚资产处置策略 - 长实集团在2023年7月对惠州四个楼盘项目进行甩卖,最低单价仅8554元/平,总价40万起,部分高端房源700-800万,香港买家抢购导致部分房源仅剩尾货[5][6] - 2020年以38亿港元转手成都南城都汇项目7-8期股权,该项目2004年楼面地价1030元/平,16年后住宅均价达2.4万/平,躺赚近百亿[11][15] - 采用"分期开发+土地抵押"模式,成都项目拿地后2年未动工,分8期开发12年仅完成6期,最终被政府勒令禁止融资贷款[11][15][17] 囤地捂盘操作模式 - 内地至少12个城市存在囤地项目,包括北京昌平地块(2005年拿地至2019年仅完成1%)、上海世纪汇项目(2005-2014年完成50%)、重庆杨家山项目(2007-2015年完成1%)等[19] - 典型操作路径:超低价拿地→抵押贷款→分期缓慢开发→等待土地增值,北京御翠园、东莞海逸豪庭等项目均复制此模式[18][20] - 该模式导致负外部性:增加制度成本、透支城市发展红利、加剧普通购房者负担,成都接盘方深陷20亿欠税纠纷[21] 资本运作转向 - 2015年后中国房地产监管政策持续收紧,2024年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严控增量土地,2025年深圳试点闲置土地处置新机制[25][26] - 从"战略投资者"变为监管重点对象,多地土地部门黑名单上榜,反映政策转向重新审视资本运作方式[24][27] - 商业逻辑从"时间换空间"转向支持创新创造就业的长期主义,与反垄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政策导向吻合[29][31] 国际资本布局争议 - 长和业务覆盖50余国,曾被称"买下半个英国",2025年港口资产处置出现"选边站"问题[23][32] - 对比华为等企业,被批评将利益凌驾国家战略,李泽钜2025年7月被移出香港特首顾问团[34][35] - 李光耀曾评价其商业模式依赖垄断和结盟而非创新,与当前中国引导资本服务实业的政策方向存在偏差[31]
外汇汇率受什么因素影响?
搜狐财经· 2025-08-14 15:16
经济数据对外汇汇率的影响 - 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强劲表明经济繁荣,吸引外国投资者并增加货币需求,推动汇率上升 [1] - 通货膨胀率较高会削弱货币购买力,促使汇率下跌,而稳定的低通胀有助于维持货币价值 [1] - 失业率较低反映经济运行良好,对货币有积极影响,高失业率可能引发经济衰退担忧,对汇率产生负面影响 [1] 利率水平对外汇汇率的影响 - 高利率国家吸引外国投资者资金流入,增加货币需求并推动汇率上涨 [1] - 低利率导致资金流向高利率国家,本国货币供应增加需求减少,汇率下跌 [1] - 央行利率调整直接影响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对汇率走势产生重要影响 [1] 政治局势和地缘政治因素对外汇汇率的影响 - 政治动荡或政策突然调整引发不确定性,投资者减持该国货币导致汇率下跌 [2] - 政治环境稳定和政策透明增强投资者信心,对汇率形成支撑 [2] - 地缘政治冲突如战争或贸易摩擦扰乱经济秩序并影响投资者情绪,对外汇汇率产生重大冲击 [2] 市场预期和投机行为对外汇汇率的影响 - 市场对经济好转或央行加息的预期可能提前推动汇率上升 [2] - 负面预期导致货币抛售和汇率下跌 [2] - 投机交易在短期内可能加大汇率波动幅度 [2] 金融界平台信息 - 金融界作为金融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财经资讯 [3] - 平台涵盖股票、基金、期货、外汇等多个金融领域 [3] - 通过先进技术和专业团队支持,为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参考 [3]
美股亮起三大红灯
华尔街见闻· 2025-07-26 18:43
美股市场投机与杠杆风险 - 高盛指出当前美股投机交易活动已达历史极值,仅次于2000年互联网泡沫和2021年散户抱团股时期,投机交易指标显示无盈利股票、低价股及高估值股票交易量占比显著上升 [2][6][7] - 德银警告纽交所保证金债务规模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过去两个月飙升18.5%,增速创1999年末或2007年中以来最快,预示未来12个月美国高收益信贷利差可能扩大80至120个基点 [3][8] - 美银认为货币宽松政策(全球政策利率从4.8%降至4.4%)和金融监管放松正推高泡沫化程度,更多散户参与导致流动性过剩和波动性加剧 [4][10][11] 市场结构与热点领域 - 空头仓位占比最高的股票篮子涨幅超60%,最活跃交易标的包括"七巨头"科技股及涉足数字资产、量子计算的企业 [7] - 摩根大通和瑞银提示市场对贸易风险过于自满,下周美联储政策会议将成为降息路径的关键观察点 [5] 机构观点与历史对比 - 高盛策略团队认为当前投机水平与1998-2001年及2020-2021年相当,短期或支撑股市上涨但加剧长期下跌风险 [6][7] - 德银强调除非出现意外关税削减或美联储超预期鸽派,否则市场狂欢难持续 [9] - 美银策略师Hartnett曾准确预测2024年股市泡沫化,并指出标普500今年表现落后于国际市场 [11][12]
人民币推行受阻,陈云出手稳定大局,毛主席称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
搜狐财经· 2025-06-11 11:51
人民币推行背景与挑战 - 1949年5月解放军接管上海后,人民币流通受阻,面临资本家排挤和极速贬值,经济命脉几乎失控[1] - 国民党反动派背后的资产阶级通过金融手段破坏新政权经济秩序,试图削弱无产阶级统治[3] - 上海解放前资本家操控金银外币导致物价剧烈波动,百姓生活受严重影响[5] 银元主导市场的困境 - 上海商品交易实际依赖银元,人民币仅用于标价但未进入流通环节[7] - 银元兑换人民币比例从1:100迅速恶化至1:1000,人民币信用难以建立[7] - 银元作为硬通货在资本家手中具备强竞争力,金圆券因国民政府倒台失去支撑[8] 经济战的转折点 - 1949年6月10日军警查封上海证券交易所,打击资本家操控银元行为[11] - 通过政治手段遏制投机后,银元风波逐步平息[11] - 但仅靠打击投机无法确立人民币主导地位,需综合治理[13] 人民币推广的核心措施 - 投放实物公债为人民币价值背书,取代银元保值功能[17] - 推出折实储蓄模式(如10元人民币可锁定一袋大米),规避贬值风险[20] - 政府强制要求生活必需品交易必须使用人民币,切断银元流通渠道[21] 历史经济问题的根源 - 国民政府时期"四大家族"垄断资源,利用抗战援助资金牟利导致资本外流[13] - 经济腐败引发物价飞涨,民众半月薪水不足购买一包面粉[15] - 此前改革因未触及银元核心地位而失败[15] 措施成效 - 实物政策转移消费焦点,银元黑市交易量显著下降[19] - 人民币流通迅速推进,投机商失去操作空间[23]
美国财长贝森特指出市场对美国国债潜在需求存在投机行为。
快讯· 2025-05-07 22:43
美国国债市场动态 - 美国财长贝森特指出市场对美国国债潜在需求存在投机行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