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改革

搜索文档
整理:昨日今晨重要新闻汇总(6月19日)
快讯· 2025-06-19 06:39
美联储货币政策 - 美联储6月议息会议连续第四次维持利率不变 点阵图显示2024年预计降息两次 但预计不降息的官员人数增至7位 2025年降息预期被削减至1次 [3] - 鲍威尔强调政策不确定性 称当前经济状况适合观望 预计未来几个月关税将推升通胀 [3] - 特朗普呼吁美联储应降息200BP 认为降250BP会更好 [4] 中东地缘政治 -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表示不会投降 拒绝外部强加的战争或和平方案 [4] - 俄罗斯威胁若美国干预以伊冲突将介入 美国驻以色列使馆人员已开始撤离 [4] - 特朗普称伊朗请求谈判但遭伊方否认 随后美媒报道伊朗将接受会谈提议 E3国家将于周五与伊朗进行核谈判 [4] 中国金融开放政策 - 央行在陆家嘴论坛宣布八项金融开放举措 包括扩大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ETF期权交易(2025年10月生效)及商品期货期权交易(2025年6月生效) [5][9] - 证监会推出"1+6"深化改革措施 新设科创成长层 外汇管理局发布跨境投融资外汇管理改革征求意见稿 [5][10] - 潘功胜提出增加常态化SDR发行规模 李云泽推进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 [5][7] 国际金融市场 - 巴西央行意外加息25个基点至15% 超出市场维持14.75%的预期 [6] - 中国4月减持美债 英国日本增持 外国投资者美债持有量接近历史高位 [8] - 德国总理希望短期内达成美欧关税协议 普京称俄乌谈判团队保持联系 下次会谈可能在6月22日后 [6][7] 中国宏观经济 - 李强在江苏调研强调坚持创新驱动 扩大有效需求以推动经济持续向好 [8] - 中央金融委员会印发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意见 中国驻以使馆将协助公民撤离以色列 [5][5]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一副总裁:斯里兰卡必须将贫困率降低至24.5%,打击腐败,并继续减少国内债务。斯里兰卡在经济改革计划中没有犯错的空间,必须保持改革的动力。
快讯· 2025-06-16 12:40
斯里兰卡经济改革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求斯里兰卡将贫困率降低至24 5% [1] - 斯里兰卡需持续打击腐败以推进经济改革 [1] - 国内债务削减是经济改革计划的关键组成部分 [1] - 斯里兰卡在改革进程中必须保持高度执行力且不容失误 [1]
人民币推行受阻,陈云出手稳定大局,毛主席称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
搜狐财经· 2025-06-11 11:51
人民币推行背景与挑战 - 1949年5月解放军接管上海后,人民币流通受阻,面临资本家排挤和极速贬值,经济命脉几乎失控[1] - 国民党反动派背后的资产阶级通过金融手段破坏新政权经济秩序,试图削弱无产阶级统治[3] - 上海解放前资本家操控金银外币导致物价剧烈波动,百姓生活受严重影响[5] 银元主导市场的困境 - 上海商品交易实际依赖银元,人民币仅用于标价但未进入流通环节[7] - 银元兑换人民币比例从1:100迅速恶化至1:1000,人民币信用难以建立[7] - 银元作为硬通货在资本家手中具备强竞争力,金圆券因国民政府倒台失去支撑[8] 经济战的转折点 - 1949年6月10日军警查封上海证券交易所,打击资本家操控银元行为[11] - 通过政治手段遏制投机后,银元风波逐步平息[11] - 但仅靠打击投机无法确立人民币主导地位,需综合治理[13] 人民币推广的核心措施 - 投放实物公债为人民币价值背书,取代银元保值功能[17] - 推出折实储蓄模式(如10元人民币可锁定一袋大米),规避贬值风险[20] - 政府强制要求生活必需品交易必须使用人民币,切断银元流通渠道[21] 历史经济问题的根源 - 国民政府时期"四大家族"垄断资源,利用抗战援助资金牟利导致资本外流[13] - 经济腐败引发物价飞涨,民众半月薪水不足购买一包面粉[15] - 此前改革因未触及银元核心地位而失败[15] 措施成效 - 实物政策转移消费焦点,银元黑市交易量显著下降[19] - 人民币流通迅速推进,投机商失去操作空间[23]
列国鉴·黎巴嫩|记者观察:黎巴嫩国家重建道阻且长
新华社· 2025-05-21 17:00
黎巴嫩经济现状 - 黎巴嫩正面临自1975年内战以来最严峻挑战,虽2024年11月达成停火协议,但战争创伤与经济危机阴影持续笼罩 [1] - 废品回收经济在南部战区兴起,居民通过售卖金属、塑料等废墟物品获取收入 [3] - 食品价格自2018年以来上涨65倍,政府缺乏价格控制加剧民生困境 [3] 货币贬值与民生恶化 - 黎巴嫩镑严重贬值,1美元兑89000黎镑(原为1500黎镑),居民购买力急剧下降 [5] - 人道主义组织在东部边境分发食品包,但供不应求,返乡居民仅占南部边境村庄总人口的15% [3][5] - 超70%黎巴嫩青年正寻求移民机会,反映社会对经济前景的普遍悲观 [8] 历史经济衰退与结构性问题 - 1975年内战导致15万人死亡、30万人受伤,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彻底改变国家命运 [9][11] - 2019年金融危机被世界银行评为"19世纪中叶以来全球最严重衰退",2020年贝鲁特港爆炸进一步摧毁基础设施 [11][12] - 经济结构长期依赖银行业和房地产,未解决脆弱性问题,受叙利亚内战难民涌入等外部冲击加剧 [11] 冲突对经济的直接影响 - 2023年10月至2024年11月的黎以冲突导致南部和贝卡谷地居民消费大幅下降 [14] - 以色列仍控制五个战略据点,造成持续不确定性,阻碍经济恢复 [12] 政治体制与经济改革障碍 - 教派分权体制导致决策僵局,家族垄断政坛阻碍重大改革推进 [16][18] - 世界银行建议转向可持续农业、清洁能源和数字经济,需重组银行系统及吸引外资 [18]
列国鉴·埃及丨记者观察:埃及民生面临挑战 亟待多措并举推进改革
新华社· 2025-05-19 21:56
埃及经济现状 - 埃及经济遭遇长期结构性问题叠加地缘冲突冲击,发展持续低迷,通货膨胀飙升[1] - 经济严重依赖旅游、苏伊士运河等服务业,农业和工业发展滞后,对外贸易长期保持大幅逆差[6] - 俄乌冲突、新一轮巴以冲突对埃及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外部负面影响[6] 民生压力 - 开罗居民收入难以应对物价飞涨,38岁数学教师月收入3万埃镑(约4315元人民币)仍感压力[2] - 52岁企业主收入"一落千丈",被迫缩减开支[2] - 44岁司机月工资7000埃镑(约1007元人民币)与最低工资标准持平,难以负担四口之家开销[4] - 私营部门最低工资标准将从2025年3月起由6000埃镑上调至7000埃镑[2] 经济改革措施 - 政府推出经济结构调整计划,重点发展工业和农业而非仅依赖服务贸易[10] - 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振兴传统产业,消除制度障碍[10] - 鼓励私营部门发展,扩大其对经济贡献[10] - 推进现代工业发展,推动先进技术本地化[10] 发展潜力与建议 - 埃及拥有1亿人口和优越地理位置,具备巨大发展潜力[10] - 需消除旅游业发展障碍,旅游收入与潜力不匹配[10] - 建议鼓励旅游投资建造更多酒店,推出绿氢、光伏、风电等项目[10] - 建议制定人工智能国家战略,更新教育计划[10]
【财经分析】埃塞俄比亚拟开放外资进入房地产市场 亟需完善配套政策防范风险
新华财经· 2025-05-14 07:29
政策改革 - 埃塞俄比亚拟取消自1974年起施行的外资禁止拥有不动产的禁令,若获批将首次允许外资直接持有住宅或商业物业 [1] - 政策转向打破长达半个世纪的封闭制度,释放政府深化经济改革、引入国际资本的意愿 [1] - 改革是总理阿比·艾哈迈德·阿里自2018年以来推行经济改革的延续,此前已允许外资进入电信、银行等关键行业 [4] 市场现状 - 埃塞俄比亚房地产市场过去十年成为相对有活力的行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住房与商业不动产需求大幅上升,推动房价持续上涨 [2] - 预计2024至2028年间,埃塞俄比亚房地产市场将以近10%的年均增速持续扩张 [2] - 市场呈现三大核心趋势:经济适用房需求激增、综合开发项目日益受到青睐、工商业地产投资热潮 [2] 市场挑战 - 开发商融资难度大、建筑材料依赖进口、外汇管制限制资金自由流动、建设审批流程复杂、缺乏统一市场标准 [2] - 这些瓶颈制约市场深度发展,降低对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 [2] 改革影响 - 改革若实施将有助于带动住房供给、激活私人资本、创造就业机会,并为国家外汇储备引入稳定来源 [3] - 房地产作为资本密集型行业,对建筑、金融、物流、设计等产业链具有强拉动效应 [3] - 埃塞央行希望开放不动产投资可以吸引侨汇回流和机构投资者布局本地市场,缓解外汇储备紧张和本币比尔持续贬值的压力 [3] 改革实施 - 实际影响取决于法律最终文本的具体内容,以及政府执行过程中的透明度与一致性 [4] - 外国投资者将密切关注哪些类型的不动产可被购买,以及哪些城市和区域将被纳入开放范围 [4] - 政府如何制定土地估值标准和交易流程将直接影响外资介入意愿 [4] 潜在风险 - 若资本大规模涌入高端项目而缺乏配套调控措施,可能在短期内推高房价,加剧中低收入群体的购房困难 [4] - 土地仍归国家所有,外资需通过长期租赁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在权属、收益分配、合同保护等方面仍需依赖政府提供清晰稳定的制度保障 [4] 市场反应 - 投资信心初现回暖,中东、土耳其及南非开发商已开始重新评估其在亚的斯亚贝巴和德雷达瓦等城市的商业不动产项目储备 [5] - 若埃塞政府能够在法案细节设计上增强确定性、设立外资准入清单与风险管理机制,未来三到五年内埃塞有望成为非洲房地产资本的重要目的地 [5]
深度丨学者建言扩内需之策:财政支出不松劲 深化改革增动能
证券时报· 2025-02-27 08:22
扩大内需政策思路 - 短期以财政政策为主进行逆周期调节,需加大支出力度并调整结构转向惠民生、促消费领域 [2] - 长期需推进户籍制度、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改革以释放持续发展红利 [2] - 通过消费引导投资,从注重"物"的投资转向"人"的投资,形成扩大消费长效机制 [6] 2025年经济展望 - 2025年一季度宏观经济将平稳开局,全年季度间波幅较2024年缩小,呈现平稳运行特征 [4] - 消费需求不足叠加出口下行压力可能增大经济下行压力 [4] - 汇率稳定对提振内需至关重要,央行稳定汇率的政策有助于稳定资产价格和消费 [4] 短期政策建议 - 财政政策需加大力度并调整支出结构,将部分投资资金转用于惠民生、促消费以拉动居民收入 [6] - 货币政策应提升社会融资增速,将金融市场流动性导入实体经济 [6] - 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如放松汽车限购可短期内释放消费潜力 [6] 长期改革方向 - 户籍制度改革是促进内需的关键,解决3亿农业转移人口的户籍问题可大幅提升其消费规模 [8] - 中央财政可通过补助或奖励机制激励地方政府落实常住地户口登记和基本公共服务 [8] - 收入分配改革需增加企业部门向居民部门分红,如国有资本划转社保基金 [9] 社保改革与消费提振 - 划转10万亿元非金融国有资本至社保基金,按7%回报率测算每年可新增1.5万亿元收益,分配给低收入群体可带动超1万亿元消费 [9] - 提高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支出5倍,预计可带来4.5%的GDP增长,因劳动效率提升和就业增加 [10] - 新农保政策直接向60岁以上农村老人发放补贴,可减少其劳动时间并提高家庭青壮年劳动力效率 [10] 结构性调整需求 - 产业政策长期侧重供给端,需转向消费端尤其是抑制严重的农村消费 [10] - 财政支出结构调整需从传统基建投资转向民生消费领域以缓解经济失衡 [6]
感受南美矿业的心跳——秘鲁-巴西-阿根廷矿业原材料产业链调研报告
中金有色研究· 2025-02-10 20:29
调研概述 - 中金公司研究部于2024年11月末至12月初对秘鲁、巴西和阿根廷三国进行为期两周的矿业深度调研,覆盖4家中资矿企、8家海外企业、4个矿业项目及监管机构 [1] - 调研样本覆盖铜、锂、铁矿石等核心矿种及纸浆等关联产业,重点考察资源禀赋、成本优势及中资企业国际化进展 [5][6] 国家产业特征 秘鲁 - **资源禀赋**:铜储量1.2亿吨全球第二,2023年铜产量276万吨全球第三,银储量11万吨全球第一 [92][94] - **成本结构**:铜矿开采成本低于智利但高于刚果(金),劳动力月均工资508美元为拉美主要矿业国中最低 [109][113] - **政策环境**:矿业税费体系稳定,企业所得税率29.5%,政府不强制持股且内外资待遇平等 [113][114] 巴西 - **核心优势**:铁矿石储量340亿吨全球第二,淡水河谷2023年产量3.2亿吨占全球16.1%,锂矿现金成本处于全球最低区间 [128][133] - **产业格局**:矿业收入2482亿雷亚尔中60%来自铁矿石,淡水河谷市值380亿美元为行业龙头 [133] - **贸易地位**:2023年对华出口占其总出口31%,大豆、铁矿石、原油合计占出口量37% [58][70] 阿根廷 - **发展变量**:经济改革可能推动盐湖锂矿开发效率提升,3Q和Cauchari-Olaroz盐湖为中资重点投资项目 [2][75] - **资源潜力**:锂储量占全球10%,2023年产量增速达86%但基数仍低,紫金矿业、赣锋锂业已布局盐湖项目 [75][133] 中资企业国际化进展 - **运营模式**:在非洲以"中国化"为主,在南美需"本土化"管理,强调ESG融合与社区关系优化 [2][5] - **重点项目**:中铝Toromocho铜矿、紫金3Q盐湖、赣锋Cauchari-Olaroz盐湖已形成产能,五矿资源Las Bambas铜矿扩产中 [6][94] - **基建支持**:中远海运投资的钱凯港2024年投运,设计吞吐能力100万TEU/年,可缩短中秘海运时间23天 [104] 行业趋势与挑战 - **秘鲁**:社区冲突仍是主要风险,2024年手工采矿者堵路事件导致矿业部长下台,但冲突总数已较疫情期回落 [119] - **巴西**:淡水河谷推进Serra Norte等铁矿扩产,预计新增产能5000万吨,同时布局铜镍资源开发 [128][130] - **技术升级**:秘鲁推进采矿数字化窗口整合9大监管机构,环境评估周期缩短至5个工作日以提升审批效率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