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增强私募基金
搜索文档
量化私募超额收益“熄火”:进化归来还是重蹈覆辙?
上海证券报· 2025-09-22 02:07
量化私募行业近期表现 - 今年以来量化私募行业显著回暖,百亿级量化私募数量增至45家,超越主观私募的39家 [2][5] - 百亿级量化私募今年平均新发规模超过30亿元,部分管理人新发规模达上百亿元 [2][4] - 截至9月19日,百亿级私募总数达91家,量化私募已成为重要组成部分 [5] 量化策略业绩波动 - 8月量化策略超额收益显著回撤,809只指数增强私募基金平均超额收益为-2.36%,仅19.9%产品实现正超额 [3] - 301只空气指增私募基金8月平均超额收益为-3.5%,仅14.62%产品实现正超额 [3] - 近一个月(截至9月12日)量化私募平均收益为4.38%,显著跑输主观私募的7.53% [3] - 9月首周几乎所有头部私募的中证1000指增策略产品取得负超额收益 [3] 业绩回撤原因分析 - 8月A股市场内部分化,指数上行但多数个股下跌,持仓分散的指增产品难以超越指数 [4] - 市场风格切换,大盘股表现优于小盘股,导致量价类因子有效性减弱 [4] - 市场波动率短期冲高后迅速回落,对量化策略造成冲击 [4] - 量化私募管理规模快速扩张及小微盘股巨大涨幅加剧策略拥挤度,对超额收益造成压力 [4] 与2024年回撤的差异 - 行业整体杠杆水平显著下降,4倍杠杆的DMA规模不再新增并陆续到期,策略负反馈大概率不会再现 [7] - 量化私募在风格暴露层面更为谨慎,持仓在大中小盘股上相对均衡,避免投资人受损 [7] - 市场成交量维持活跃,增量资金加速入场,风格切换下的流动性冲击大概率不会重演 [9] 行业应对措施与风控提升 - 多家私募完善全流程风控体系,从事前交易限制、持仓比例设限,到事中实时监控,再到事后系统复盘 [8] - 行业人才招募转向AI,旨在利用机器学习挖掘市场定价偏差,提升策略长期稳健性 [10] - 公司聚焦招募掌握大模型技术、强化学习及金融建模的AI复合型专业人才 [10] 长期发展战略 - 行业探索多元化策略和资产,围绕“全周期、多策略、多品种”持续投入研究力量 [11] - 部分公司布局量化选股、主观CTA、主观股票团队,并在ETF领域挖掘多资产轮动策略 [11] - 运用期权等衍生品工具迭代策略,以保障客户资产稳健升值 [11] - 未来行业竞争焦点是策略长期适应性,而非短期业绩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