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包
搜索文档
刚需“打底”,体验至上:大学生消费新图景
中国青年报· 2025-11-11 07:49
大学生消费结构 - 受访大学生每月生活费主要花费在饮食方面,占比高达96.12% [1] - 社交支出是第二大花费类别,占比57.63%,生活用品类支出占比54.52%,形象类支出占比51.14% [1] - 娱乐和学业支出分别占44.53%和41.60%,恋爱相关花费和实习求职支出占比较低,分别为12.65%和7.02% [1][3] - 饮食、生活用品、社交、形象、娱乐和学业构成了受访者的主要支出 [2] 消费资金来源与水平 - 绝大多数(97.04%)受访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来源是父母或家人 [5] - 通过校内外兼职获得收入的受访者占11.44%,依靠奖学金或助学金的占9.01% [5] - 42.73%的受访大学生月生活费在1500元及以下,51.38%的受访者月生活费在1501至2500元之间 [5] - 部分学生通过学术比赛获奖、奖学金或兼职来拓宽可支配收入 [3] 消费行为特征与决策因素 - 超过半数(57.30%)的受访者认为情绪状态是消费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2][9] - 69.57%的受访大学生认为自己消费习惯比较理性,偶尔冲动但能控制,15.97%的受访者认为自己非常理性,从不冲动消费 [2][11] - 84.12%的受访者将自身消费能力视为影响消费决策的主要因素 [11] - 商品的实用性及价格高低也是重要的决策因素 [11] 新兴消费趋势:情绪价值与体验导向 - 青年群体(Z世代)占中国总人口比重不到20%,但其消费规模已占到40% [1] - 28.53%的受访者奉行体验优先,愿意为兴趣和感受花钱的消费理念 [9] - 消费重心从生存型物质需求转向自我实现、情感联结、文化体验等精神需求,情绪疗愈是消费重点领域 [7][8] - 具体表现为为演唱会等能带来情绪价值的体验付费,例如有学生保持两个月去一次演唱会的频率,票价在500到800元之间 [8] 消费观念与财务管理 - 部分学生采用分类管理方式,将额外收入转为储蓄,日常开销控制在父母所给生活费范围内 [5] - 82.73%的受访大学生有记账的习惯,其中41.36%的受访者仅记录大额消费 [12] - 在消费理念上,37.75%的受访者倾向于实用至上,46.76%的受访者生活费偶尔有结余,31.53%的受访者经常有结余并存入储蓄 [12] - 健康的消费观被总结为量入为出,理性为先,注重体验,投资未来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