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罗拉Razr 2025系列

搜索文档
Canalys:2026年或成为折叠屏智能手机发展关键转折年
环球网资讯· 2025-09-13 11:42
报告显示,在技术突破与产品创新的双重驱动下,主流安卓厂商纷纷加码折叠屏赛道。其中,三星对 Fold系列进行升级,并拓展Flip系列产品矩阵;荣耀推出更轻薄的书本式折叠屏机型,同时加大分销渠 道建设力度;其他厂商也陆续推出新款折叠屏手机,从外形设计、价格定位到工程方案等多维度创新, 进一步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空间。 从市场表现来看,2025年上半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保持稳定,约为660万台。中国市场成为核心增 长引擎,同比增长32.8%,华为Mate系列与Pura X系列贡献显著;作为第二大折叠屏市场的美国,上半 年出货量同比增长7%,摩托罗拉Razr 2025系列是主要推动力量。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9月13日消息,科纳仕咨询Canalys近日发布研究报告指出,2025年折叠屏智能 手机领域新机频出,各大厂商依托前沿工程技术,有效缓解了长期以来消费者对机身厚重、重量过大的 担忧,行业发展呈现积极态势。 对于行业未来走势,Canalys预测,2025年全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将维持在1520万台左右。随着市 场竞争加剧,翻盖式折叠屏机型价格逐步下探,2026年折叠屏智能手机出货量有望实现51%的 ...
Canalys:预计2026年折叠屏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实现同比激增51% 并将持续带动2027年的市场动能
智通财经网· 2025-09-12 11:37
智通财经APP获悉,Canalys(现并入 Omdia)发文称,虽然厂商近期新机上市反响超出预期,但预计全年全球折叠屏出货量仍将维持在 1,520 万台左右持平。然而,2026 年有望成为转折点。随着竞争加剧以及翻盖式机型变得更加平价,折叠屏市场有望重新迎来增长。 Canalys(现并入 Omdia)预测,2026年折叠屏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实现同比激增 51%,并将持续带动2027年的市场动能。 2025年,折叠屏智能手机迎来一波新机发布浪潮,厂商通过前沿工程技术解决了长期以来关于机身厚重和重量的顾虑。三星升级了其 Fold 系列并扩展了 Flip 系列,荣耀推出更轻薄的书本式机型并加大了分销力度,其他厂商也纷纷推出新机型,进一步丰富了消费者选 择。如今,大多数主要安卓厂商都已加入折叠屏赛道,尝试不同的外形设计、价格定位和创新工程方案。 尽管该品类竞争加剧,2025年上半年全球出货量仍保持在660万台左右持平。其中,中国市场是主要亮点,同比增长32.8%,主要由华为 Mate 和 Pura X 系列驱动。第二大折叠屏市场美国的增长相对温和,上半年同比增长7%,主要由摩托罗拉 Razr 2025系列推动。 尽管如 ...
2026年,折叠屏智能手机迎来关键年
Canalys· 2025-09-12 11:03
折叠屏市场发展现状 - 2025年折叠屏智能手机通过前沿工程技术解决机身厚重问题,三星升级Fold系列并扩展Flip系列,荣耀推出更轻薄书本式机型并加大分销力度,多数安卓厂商已加入赛道尝试不同外形设计、价格定位和创新工程方案 [1]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折叠屏出货量保持660万台持平,中国市场同比增长32.8%由华为Mate和Pura X系列驱动,美国市场增长7%由摩托罗拉Razr 2025系列推动 [4] - 预计2025年全球折叠屏出货量维持在1,520万台左右,2026年有望成为转折点实现同比激增51%,但折叠屏仍将占整体智能手机市场低个位数比例 [4] 折叠屏战略价值与财务影响 - 折叠屏核心目的是展示技术领导力和研发实力,直接出货量和盈利目标相对较低,更注重品牌和营销的光环效应 [6] - 折叠屏占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0–1.5%,在售价高于700美元机型中占5%,但收入贡献和战略价值远超体量,体现"小众但重量级"特征 [7] - 三星Galaxy Z Fold7官方售价约1,899美元,其收入相当于约15部入门级Galaxy A06 4G,2024年三星售价超1,000美元机型占销量15%但贡献44%出货价值,折叠屏在该价位段占比超20%有效提升平均销售价格并转移收入结构 [11] 市场普及挑战与解决方案 - 全球消费者研究显示96%受访者对折叠屏有认知,但近40%表示不感兴趣,超过三分之一认为价格超出预算或无法满足需求 [12] - 普及核心挑战在于"摩擦感",要求用户重新思考与手机互动方式,需激发消费者对可能性的想象力,评判成功指标可能转向用户留存率或定性反馈 [14] - 2024年书本式折叠屏平均售价比普通直板机高出289%,翻盖型高出123%,高端化虽驱动品牌认知和收入但排除大部分潜在消费者 [14] - 企业应用场景正在浮现,折叠屏在专业场景下生产力优势易被认可,三星将Galaxy Z Fold系列与DeX集成展示企业应用,其他厂商探索与企业应用提供商合作定位为生产力工具 [14] - 厂商需重新思考"先体验后购买"策略,实际动手体验至关重要,OPPO等品牌尝试"试用期"计划或退款保障以降低购买门槛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