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为Mate系列
icon
搜索文档
Canalys:2026年或成为折叠屏智能手机发展关键转折年
环球网资讯· 2025-09-13 11:42
报告显示,在技术突破与产品创新的双重驱动下,主流安卓厂商纷纷加码折叠屏赛道。其中,三星对 Fold系列进行升级,并拓展Flip系列产品矩阵;荣耀推出更轻薄的书本式折叠屏机型,同时加大分销渠 道建设力度;其他厂商也陆续推出新款折叠屏手机,从外形设计、价格定位到工程方案等多维度创新, 进一步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空间。 从市场表现来看,2025年上半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保持稳定,约为660万台。中国市场成为核心增 长引擎,同比增长32.8%,华为Mate系列与Pura X系列贡献显著;作为第二大折叠屏市场的美国,上半 年出货量同比增长7%,摩托罗拉Razr 2025系列是主要推动力量。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9月13日消息,科纳仕咨询Canalys近日发布研究报告指出,2025年折叠屏智能 手机领域新机频出,各大厂商依托前沿工程技术,有效缓解了长期以来消费者对机身厚重、重量过大的 担忧,行业发展呈现积极态势。 对于行业未来走势,Canalys预测,2025年全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将维持在1520万台左右。随着市 场竞争加剧,翻盖式折叠屏机型价格逐步下探,2026年折叠屏智能手机出货量有望实现51%的 ...
挤爆牙膏!库克为何开始重视iPhone标准版?
搜狐财经· 2025-09-12 07:56
【CNMO科技】9月10日凌晨,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如期而至。这场被全球科技爱好者关注的盛会,不 仅带来了iPhone 17系列全系产品的正式亮相,更以标准版机型史无前例的配置升级引发行业震动。 在影像系统方面,iPhone 17实现了主摄与超广角双4800万像素的升级。主摄像头延续卓越感光能力的 同时,超广角镜头升级至4800万像素后,边缘画质与低光拍摄表现大幅提升,为用户提供多场景下更一 致的成像质量。前置摄像头从1200万像素跃升至2400万像素,配合人物居中功能,在视频通话与直播场 景中呈现更丰富的细节表现。 苹果官方在现场宣布,iPhone 17标准版将首次搭载ProMotion自适应刷新率技术,这标志着苹果首次将 原本仅属于Pro系列的高端显示技术下放至基础款机型,彻底打破了"标准版=阉割版"的"祖宗之法"。 最令市场震惊的是苹果的定价策略:iPhone 17标准版256GB版本起售价较前代同容量机型下调1000元人 民币,在配置全面升级的同时实现"加量又减价"。这种激进的定价策略,折射出苹果在标准版机型上的 战略重心转移。 iPhone 17与iPhone 16对比 在苹果官方发布的对比数据中,i ...
超百亿主力资金持续爆买!电子行业总市值首超银行,中芯国际领涨,电子ETF(515260)盘中拉升3.7%创新高
新浪财经· 2025-08-28 13:31
市场表现 - 电子ETF(515260)盘中涨超3.7%,现涨2.38%,继续刷新上市以来高点 [1] - 半导体细分方向中芯国际涨超13%再创新高,瑞芯微涨逾8%,寒武纪、澜起科技涨超6% [1] - PCB细分方向东山精密涨停,深南电路涨逾8% [1] 资金动向 - 电子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35亿元,近5日吸金831亿元,近20日吸金2066亿元,持续高居31个申万一级行业首位 [1] 行业地位 - 电子行业总市值达11.54万亿元,首次超越银行业成为A股市场第一大行业 [1] 基本面表现 - 电子ETF标的指数50家成份股中35家披露半年报,23家归母净利润实现正增长,4家实现翻倍增长 [1] 后市驱动因素 - 半导体设备链:2025年下半年存储新厂扩产超预期,2026年先进逻辑晶圆厂扩产提速 [1] - 国产算力链:美国对华AI芯片限制扩大供需缺口,未来1-2年先进制程突破窗口开启 [1] - 消费电子修复:9月AI手机、AR眼镜等新品密集发布,端侧AI落地加速换机周期 [1] - 海外算力链:北美云厂商资本开支上调,AI推理需求推动PCB、服务器等基础设施增长 [1] 产品特征 - 电子ETF(515260)及其联接基金(012551)被动跟踪电子50指数,重仓半导体和消费电子行业,泛消费电子成份股权重占比43.75% [2]
超百亿主力资金持续爆买!电子行业总市值首超银行,中芯国际领涨,电子ETF(515260) 盘中拉升3.7%创新高
新浪基金· 2025-08-28 13:17
市场表现 - 电子ETF(515260)盘中涨超3.7%,现涨2.38%,刷新上市以来高点 [1] - 半导体细分方向中芯国际涨超13%创新高,瑞芯微涨逾8%,寒武纪、澜起科技涨超6% [1] - PCB细分方向东山精密涨停,深南电路涨逾8% [1] - 消费电子细分方向工业富联涨超2%,安克创新、领益智造涨逾1% [1] - 电子(申万)板块单日涨跌幅2.48%,主力净流入135.16亿元 [2] - 通信(申万)板块单日涨跌幅3.87%,主力净流入97.07亿元 [2] 行业地位与资金动向 - 电子行业总市值达11.54万亿元,首次超越银行业成为A股第一大行业 [2] - 电子板块近5日主力净流入831.28亿元,近20日净流入2066.12亿元,居申万一级行业首位 [2][4] 业绩表现 - 电子ETF标的指数50家成份股中,35家披露半年报,23家归母净利润正增长,4家实现翻倍增长 [3] - 士兰微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162.42%,寒武纪营收增长4347.82% [3][5] - 鹏鼎控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7.22%,生益科技同比增长52.98% [5] - 工业富联营收3607.60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38.61% [5] 细分领域驱动因素 - 半导体设备链受国内存储与逻辑晶圆厂扩产驱动,2025年下半年存储新厂扩产超预期 [5] - 国产算力链因美国AI芯片限制导致供需缺口扩大,政策支持与技术突破推动国产替代 [5] - 消费电子修复受AI手机、AR眼镜新品发布推动,端侧AI加速换机周期 [5] - 海外算力链因北美云厂商资本开支上调,AI推理需求带动PCB与服务器增长 [5] 产品布局 - 电子ETF(515260)及联接基金(012551)跟踪电子50指数,覆盖半导体、消费电子(权重43.75%)、PCB等领域 [6] - 重点持仓包括立讯精密、中芯国际、海光信息、寒武纪-U等A股电子核心资产 [6]
从曾德钧到余承东:那些年「怼」过雷军的企业家们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7-16 12:18
小米汽车市场表现 - 小米SU7首小时锁单量突破28.9万台,成为2025年上半年"现象级爆款" [1] - 上市15个月累计交付量突破30万台,提前完成全年目标 [4] - 单月交付量达2.8万台,远超蔚来2024年全年22辆的交付量 [6][33] 小米生态扩张 - 手机业务稳居国内前三,智能音箱市场形成三足鼎立格局 [6] - 发布自研芯片"玄戒O1"和"玄戒T1",完善造芯领域布局 [6] 雷军个人IP效应 - 抖音账号粉丝量突破4500万,亲民形象圈粉无数 [8] - 个人IP为小米节省超10亿元广告费,形成"主账号+高管矩阵+粉丝UGC"三位一体传播机制 [39] - 调研显示97%的SU7车主认为雷军对品牌有积极影响,创始人魅力成下单第三大理由 [41] 行业竞争动态 - 余承东公开质疑小米汽车质量,称"按华为标准有些车厂的车一台都不能发货" [26] - 雷军以"诋毁本身就是一种仰望"回应,相关微博随后删除 [28] - 东风日产高管黄照昆质疑小米营销策略引发争议,最终道歉删帖 [30][32] 传统车企转型压力 -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称雷军发布会关注度是传统车企的40倍 [36] - 鸿蒙智行2024年总销量44.5万辆,单品牌表现不及小米SU7 [33] - 东风日产面临销量下滑、工厂关闭、利润转亏困境 [34] 流量与产品的平衡 - 雷军直播因回避交付问题导致股价单日跌5%,市值蒸发400亿港元 [45] - 马云警示"企业家被神化"风险,强调产品力才是核心 [42] - 行业共识:流量点燃话题,产品体验决定市场终局 [47] 历史恩怨事件 - 猫王音响创始人曾德钧指控雷军2013年拒绝合作时态度恶劣 [15] - 小米公关晒会议记录反驳,称讨论项目实为"多房间Wi-Fi系统" [18] - 余承东与雷军十年交锋从手机延展至汽车领域,曾对簿公堂 [23][24]
从领跑到掉队,荣耀手机国内市占率暴跌的背后
犀牛财经· 2025-05-28 19:15
市场表现 - 2024年Q1荣耀以17.1%市占率位居中国智能手机榜首 与华为并列 但Q4下滑至13.7% 2025年Q1跌出前五 [2] - 2024年Q1荣耀600美元以上高端市场出货量同比激增123.3% 但4%市占率远低于华为30.7%和苹果43% [4] - 2024年荣耀海外销量占比达32% 较2023年增长超50% 在西班牙 德国等欧洲市场表现突出 [3] 产品与技术 - Magic7 Pro搭载2亿像素潜望长焦镜头和AI驭光引擎 低光场景色彩还原提升30% [3] - 青海湖电池技术将硅碳负极材料含量提升至10% 配合AI电源管理 使Magic7 Pro保持18小时视频播放续航 [3] - 折叠屏Magic V3采用钛合金铰链设计 但屏幕折痕控制仍逊于华为Mate X5的UTG超薄玻璃方案 [3] - 鹰眼相机系统实现毫秒级AI追焦 鲁班铰链将折叠屏开合寿命提升至40万次 [5] 品牌与竞争 - 42%的Magic系列购买者认为"外观接近华为"是主要决策因素 [5] - 2023年Magic6凭借相似华为外观和卫星通信功能销量达2500万台 但2025年Magic7骤降至112万台 [4] - 与华为"鸿蒙+麒麟芯片"生态闭环相比 Magic OS 9.0未形成差异化体验 [5] - 在中低端机型方面 荣耀性价比优势不明显 与realme 三星A系列等缺乏竞争力 [5] 海外市场 - 出海初期借助华为渠道实现快速铺货 但系统化不足问题逐渐暴露 [5] - 东南亚市场新品上市周期长于竞品 因依赖深圳总部决策 而realme本地化供应链压低成本18% [5] - 部分机型GMS预装不完整 影响海外消费者使用体验 [5] 行业前景 - Canalys预测2025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将突破3000万台 [6] - 若能解决品牌认知 技术护城河与海外渠道扩展等问题 或能在2025年实现弯道超车 [6]
小米自研芯片杀疯了!雷军憋了10年的大招,直接对标苹果华为?
搜狐财经· 2025-05-23 09:23
小米自研芯片玄戒O1发布 - 公司宣布自研手机芯片"玄戒O1"将于本月底发布,成为全球第四家、国内第二家掌握手机SoC核心技术的品牌 [1] - 芯片将搭载在小米15S Pro上,性能跑分碾压骁龙8 Gen2,价格仅为华为Mate系列的一半 [1] - 芯片研发始于2014年,十年累计投入300亿元研发费用,2023年单年投入80亿元 [4] 玄戒O1技术参数 - 采用台积电4nm N4P工艺,比苹果A16所用工艺更先进 [6] - 配备1个3.2GHz超大核、3个2.8GHz中核和4个能效核,跑分达200万 [6] - GPU采用Imagination CXT 48-1536,支持光线追踪技术,运行《原神》可稳定保持60帧 [6] - 集成自研NPU"昆仑",AI算力达每秒15万亿次运算,夜景拍摄噪点控制为iPhone 15 Pro的一半 [8] - 5G基带采用联发科方案,功耗比华为麒麟9000S高15% [8] 小米15S Pro产品配置 - 搭载玄戒O1芯片,配备2K全等深微曲屏、徕卡三摄1英寸大底、6000mAh硅碳负极电池 [8] - 起售价5299元,比华为Mate60 Pro便宜4000元 [8] - 具备UWB超宽带技术,3米内自动解锁小米SU7汽车,误差小于2厘米 [14] 小米Civi 5 Pro产品亮点 - 机身厚度7.45mm,重量185g,内置6000mAh电池 [11] - 配备骁龙8s Gen4芯片和徕卡浮动长焦镜头 [11] - 续航比iPhone 15 Pro Max多3小时 [11] 研发背景与挑战 - 研发团队由高通骁龙835主设计师秦牧云带领,团队规模1000多人 [6] - 2018年澎湃S2流片失败,国外供应商当场涨价200% [12] - 初期台积电4nm产能受限,可能仅能获得30万片芯片 [12] - 3nm版本需等到2025年,届时竞争对手可能已采用2nm工艺 [12] - 目前20款主流游戏完成优化,但《逆水寒》手游帧率比骁8 Gen3低5帧 [12]
苹果在中国营收再下滑27亿,但库克嘴很硬:已有所改善了
搜狐财经· 2025-05-03 12:31
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格局 - 2025年第一季度小米以1330万部出货量位居国内市场第一 市场份额19% 同比增长40% [1][2][7] - 华为以1300万部出货量排名第二 市场份额18% 同比增长12% [1][2][7] - 苹果出货量920万部 市场份额13% 同比下降8% 在前五大品牌中下滑最严重 [1][2] 苹果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全球营收95359亿美元 同比增长5% 净利润24780亿美元 同比增长5% [3] - 大中华区营收16002亿美元 同比下降226% 少收入37亿美元(约27亿元人民币) [5] - 大中华区营收占比降至1678% 较历史高峰超20%明显下滑 [5] - 公司管理层称剔除外汇影响后中国区销售额基本持平 且较上季度(下滑11%)有所改善 [5][7] 市场竞争态势 - 小米数字系列旗舰机与苹果形成直接竞争 华为Mate/Pura系列及折叠屏产品持续抢占高端市场 [9] - 国内市场进入存量博弈阶段 华为小米销量增长直接导致苹果份额下滑 [9] - 国产手机品牌在"以旧换新"等政策中更具价格优势 苹果Pro系列因售价高于6000元无法享受补贴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