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保险

搜索文档
保险护航海洋牧场稳定经营
经济日报· 2025-06-26 06:05
台风灾害应对与快速理赔 - 广东、海南保险业积极应对台风"蝴蝶"影响 加快海洋牧场赔案处理进度 支持受灾养殖户[1] - 人保财险湛江市分公司启动快速预赔机制 在台风登陆前向养殖户支付现代化海洋牧场养殖综合保险赔款143万元[1] - "粤农保"AI数字综合服务平台和"海洋牧场服务驿站"运用产业融合+科技支撑+设施升级 大幅缩短服务时效及时空距离[1] 海水养殖保险产品创新 - 中国人寿财险2024年开发金鲳鱼收入保险、海参养殖高温指数保险等多款产品 保障对象覆盖海鱼、海参、海贝等多种海产品[2] - 保障范畴涵盖海温、风力、收入、碳汇、浪高、救治等多种责任 构建政策性与商业性相结合的产品体系[2] - 人保财险采用"保险+风险减量服务+科技"模式 引入GIS地理信息系统、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远程监测和预警[2] 保险与金融综合服务 - 中国人寿财险联合广发银行优化"保险+信贷"模式 通过保单质押、保险增信等方式为海洋牧场经营者提供贷款授信[3] - 为山东财金万泽丰海洋科技公司深远海三文鱼养殖项目提供8573万元风险保障 帮助企业获得5000万元贷款授信[3] - 保险业通过科技赋能实现精准预警、快速响应 帮助经营者减少灾害风险、拓宽融资渠道、稳定经济收益[3]
引金融服务入田间地头 保险业助乡村全面振兴
中国证券报· 2025-06-26 04:36
农业保险政策推动与行业发展 - 监管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农业保险发展,包括发展多层次农业保险、完善大灾风险分散机制、推进精准投保理赔等 [1] - 保险业通过创新产品、优化服务模式、深化科技赋能等措施,将金融服务引入田间地头,提升农业经营主体抗风险能力 [1] 农业保险产品体系发展 - 农业保险覆盖面与保障水平显著提升,产品体系日益丰富,包括三大主粮作物完全成本保险、种植收入保险和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 [2] - 2024年中央财政拨付农业保险保费补贴547亿元,支持保费规模达1521亿元,为1.47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超5万亿元 [2] - 国寿财险2024年承保三大主粮作物种植面积超1.15亿亩,其中完全成本保险约8688万亩,提供风险保障约805亿元 [2] - 国寿财险2024年还承保大豆及油料作物1766万亩,提供风险保障超112亿元 [2] 地方特色保险产品创新 - 国寿财险在山东枣庄推出石榴种植保险、收入保险等 [3] - 人保财险在甘肃为花牛苹果种植户提供全产业链保险服务,包括苹果种植成本保险、苹果期货保险、果树气象指数保险 [3] - 太保产险在温州平阳县推出稻渔综合种养(小龙虾)综合保险,涵盖价格跌落及病虫害等责任 [3] "保险+"服务模式探索 - 太保产险在山西开展"五位一体"的"养殖保险+活体抵押贷款"模式,助力中小企业贷款8000余万元 [4] - 平安产险创新"科技+服务"模式,通过产前增信融资、产中风险管理、产后溯源协销,已开展680个产业振兴项目,撬动产业发展资金123亿元 [4] 人身风险保障服务 - 中国人寿在定点帮扶地区为近49万人提供超280亿元的人身风险保障,包括大病保险、人身意外险、"两癌"险等 [5] - 新华保险推出三款乡村振兴专属保险产品,2024年承保36万人次,面向脱贫户和边缘户的意外险费率折扣幅度从15%升至30% [5] 科技赋能农业保险 - 人保财险综合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遥感和地面移动查勘技术,打造天空地一体化的农业保险立体服务体系 [6] - 国寿财险推广"安心防"灾害监测预警系统,配合地方政府开展防损减损服务 [7] - 太保产险通过"太保e农险"技术构建"保、防、减、救、赔"一体化的风险减量服务模式 [7]
为大豆种植上保险!青岛市首单政策性保险成功落地
齐鲁晚报网· 2025-06-23 16:37
农业保险政策实施 - 太平财险青岛分公司成功承保青岛市首单"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大豆种植收入保险",为12亩大豆提供近万元风险保障 [1]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 [1] - 青岛市实施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方案,财政补贴90%,农户自缴10% [1] 农业保险作用 - 农业保险是支持"三农"、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工具,能分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保障农民收益 [2] - 农业保险可提升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为农民提供更全面可靠的保障 [2] 公司行动与成果 - 太平财险青岛分公司作为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机构,积极落实政策要求,完成产品开发工作 [2] - 公司通过多方式多渠道宣传惠农政策,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宣传到户,得到农户广泛认可 [2] - 在多个政府部门指导下,公司完成首单承保工作 [2] 未来规划 - 太平财险青岛分公司将持续践行"金融为民"理念,加大保险领域创新力度 [2] - 公司将提升农业保险覆盖面,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推动青岛市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2]
织密农业减灾防灾“金融安全网”
金融时报· 2025-06-19 12:53
苹果种植风险与应对措施 - 苹果生长周期为3月中下旬开花至10月收获,期间易受冰雹、霜冻、旱情等自然灾害影响产量和品质[1] - 不同种植主体采取差异化应对策略:财政补贴下农户倾向投保政策性种植险,规模化种植主体偏好信贷支持搭建防雹网,中小银行提供灾后增信续贷服务[1] 农业金融支持体系复杂性 - 农业主体因经营客体、产业链环节、设施投入等差异导致同一灾害下损失程度分化明显[2] - 金融服务呈现双向选择特征:农业主体应对方式受资金状况、风险理念影响,金融机构则基于风险管理能力提供差异化支持方案[2] 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 2024年农业保险保费规模达1500亿元,覆盖1.47亿户次农户,风险保障超5万亿元[3] - 保障深度提升至1.66%,风险保障水平达5.2万亿元,创新险种如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逐步推广[3] 保险机制创新 - 2015年起政策性农险覆盖所有自然和地质风险,2020年发布三大主粮风险损失率表推动精细化定价[4] - 巨灾保险试点包括政府投保和农业主体投保两种模式,已在8省份运行10年[4] - 新技术应用如卫星遥感+AI实现台风"蝴蝶"灾前预赔付[4] 银行信贷支持机制 - 银行建立灾后快速响应机制,通过简化手续、限时办结加速资金投放,结合再贷款和政府担保提升效率[5] - 信贷支持方向从抗灾救灾转向促进经营主体主动风险管理,推动品种和设施升级[6] 金融工具创新 - 天气衍生品基于温度波动数据指导风险管理,广东湖北已试点"保险+衍生品"组合产品[6] - 多部门联合推进金融气象指数建设,构建经济实体风险敞口量化工具[6] 农险体系优化方向 -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要求农险精准投保理赔,需优化精算能力、财政补贴和风险区划机制[8] - 农业巨灾保险具有保基本、低费率、高触发值特征,建议建立资金池提升财政资金杠杆效应[9] 资源协同配置 - 需打破气象、国土、金融部门间的数据孤岛,借鉴欧盟农业数据空间建立共享标准[10] - 银行保险机构可共享审查服务资源,地方银行已尝试将气候研究成果用于贷款分类管理[10]
“银险企”三方协同联动为果农“保收入”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6-18 14:47
水果收入保险创新 - 中国人寿财险青岛分公司推出水果收入保险产品 总保额达149万元 实现从"保成本"向"保收入"升级 [1] - 保险覆盖自然灾害导致的产量损失和市场价格下跌风险 构建"双重保障"机制 [1] - 当实际收入低于合同约定目标收入时 保险公司将进行赔付 [1] 三方协同联动模式 - 中国人寿财险青岛分公司与山东鲁供农服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农商银行合作 打造"种植支持、融资服务、风险保障"多维度模式 [2] - 山东鲁供农服提供产量和市场价格数据支持 为定价和赔付决策提供依据 [2] - 青岛农商银行提供配套融资服务 果农可凭保单质押贷款 [2] 金融服务升级 - "银险企"三方深度融合 为果农提供从种植到销售的全链条金融保障服务 [2] - 中国人寿财险青岛分公司表示将持续创新产品和服务 满足农民多元化保障需求 [2]
中国人寿财险青岛分公司打造水果丰产、增收双重保障模式
齐鲁晚报· 2025-06-13 17:03
与只保障生产成本的传统农业保险不同,中国人寿财险青岛分公司此次推出的水果收入保险,实现了 从"保成本"向"保收入"的创新升级。该险种将自然灾害等造成的产量损失风险、市场价格下降带来的收 入减少风险同时纳入保险保障范围,构建了针对果农最终收入的"双重保障"机制。 此次承保的水果收入总保额金额达149万元,保险责任范围很明确:在保险期间内,当自然灾害(如冰 雹、干旱、洪涝)、意外事故、病虫草鼠害等原因导致投保的水果产量降低、水果在理赔采价期间市场 价格较目标价格下跌,乃至同时发生产量降低和价格下跌的情况,所造成水果每亩实际收入低于保险合 同约定的目标收入时,视为保险事故发生,中国人寿财险青岛分公司将负责赔偿责任,以弥补果农因低 于预期收入而遭受的实际经济损失。 该创新保险方案的成功落地,得益于跨领域的协同联动。中国人寿财险青岛分公司携手山东鲁供农服生 态农业科技公司与青岛农商银行,共同构建了一个覆盖"种植支持、融资服务、风险保障"的多维度风险 保障与融资支持模式。山东鲁供农服生态农业科技公司在为果农在选种、种植、管理、销售等环节提供 配套支持的同时,在保险期间提供可靠的产量和市场价格数据,为水果定价、责任厘定和赔 ...
金融支持农业大市 高质量发展的探索
金融时报· 2025-06-05 11:12
农业产业现状 - 吉林省松原市拥有耕地面积超120万公顷,粮食年产量稳定在750万吨以上,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农牧业生产基地 [1] - 传统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科技化转型过程中面临资金短缺、技术投入不足、产业链条薄弱等问题 [1] 金融支持措施 - 中国人民银行松原市分行推动完善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引导22家金融机构加大涉农信贷投放,截至2025年4月末涉农贷款余额达708.41亿元,较年初增长4.66% [2] - 金融机构创新推出多样化信贷产品,如扶余惠民村镇银行的"惠收贷"采用组合担保方式,吉林郭尔罗斯农商银行对信用良好的收粮大户实施批量授信,2024年向秋粮收购主体批量授信7.46亿元 [2] - 开展"一县一业"专项行动,重点支持玉米、水稻种植及生猪、肉牛养殖等优势产业,截至2025年1季度末种植产业贷款余额达24.62亿元,同比增长6.5%,惠及1.92万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 [3] 现存挑战 - 农业产业高风险与金融机构低风险偏好存在矛盾,导致金融资源向农业领域配置规模受限 [4] -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网点覆盖不足、服务能力有限,偏远地区获取金融服务不便,新型金融工具应用不足 [4] - 农业经营主体以小农户和小型农业企业为主,普遍存在经营规模小、财务制度不健全、抵押物不足等问题,融资能力薄弱 [4] 未来发展方向 - 健全农业风险分担机制,开发特色农业保险产品,建立农业产业风险补偿基金 [5][6] - 优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数字金融服务,发展供应链金融、订单融资等创新业务 [6] - 提升农业经营主体融资能力,加强金融知识培训,规范财务管理,创新抵押担保方式 [6] - 强化政策协同与资源整合,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搭建信息共享平台 [7]
2500万保障+500万授信!清远银保机构为西牛麻竹笋发放首批保单和授信
南方农村报· 2025-06-04 10:32
2500万保障+500 万授信!清远银 保机构为西牛麻 竹笋发放首批保 单和授信_南方 +_南方plus 近日,2025年政 策性麻竹笋种植 综合收入保险首 批保单发放暨银 行授信仪式在清 远英德举行,清 远市人民政府党 组成员、副市长 苏锦丹,市农业 农村局副局长李 敏怀、清远人保 财险、英德市农 村商业银行相关 负责人出席活 动。活动现场, 人保财险清远市 分公司为西牛麻 竹笋经营主体代 表发放首批保险 保单,英德市农 村商业银行为麻 竹笋经营代表授 信500万元,在 融资周转、供销 对接等方面提供 多样产品与优质 服务,以金 融"活水"精准浇 灌麻竹笋产业高 值109.65亿元, 成为首批突破百 亿产值的农业产 业之一。 2024年,在清远 市政府、市农业 农村局的指导 下,清远人保财 险推出商业性麻 竹笋价格指数保 险。作为全省首 个麻竹笋产业的 专属综合性保障 产品,该产品为 麻竹笋产业提供 了强有力的价 格"托底"保障。 时隔一年,清远 人保财险对产品 再升级,推出集 生产种植风险、 市场价格风险保 障于一体的综合 性保险产品,保 障内容不仅覆盖 了麻竹笋种植端 的自然风险、意 外事故、病虫草 害 ...
山东兰陵 财政金融联动“护航”蔬菜产业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6-03 08:44
蔬菜目标收入保险机制 - 山东省兰陵县政府与中国人寿财险等险企合作推出蔬菜目标收入保险,结合财政金融联动,在目标价格保险基础上进行升级,为农户提供价格和产量的双重保障 [1][2] - 保费结构为财政补贴60%(省市县三级承担),农户自付40%,当实际收入低于目标收入时保险公司进行赔付 [2][3] - 以蒜薹为例,每亩保费84元(农户承担33.6元),目标收入3600元/亩,价格和产量由山东省发改委及农业部门专家监测确定 [3] 保险覆盖范围与规模 - 兰陵县已承保蒜薹、大蒜28.36万亩,为3万多农户提供5.67亿元风险保障,大棚辣椒和黄瓜预计承保20万亩 [3] - 待辣椒、黄瓜承保完成后,全县蔬菜收入保险面积将达76万亩,化解风险11.5亿元,财政专项补贴约4800万元 [3] - 保险品种覆盖蒜薹、大蒜、辣椒、黄瓜等种植量大、价格波动明显的蔬菜,十年间累计开展6个主要品种 [2] 政策效果与农户受益 - 大棚辣椒种植户案例显示,每亩保费210元(政府补贴126元),目标收入16192元/亩,低于即获赔 [3] - 5月初强对流天气导致6.3万亩蒜薹受灾,但投保农户可通过保险获得赔偿,显著降低经营风险 [1] - 该机制通过财政杠杆和保险补偿功能实现财政金融深度融合,稳定政府预期并保障产业发展 [3] 产业基础与历史背景 - 兰陵县拥有110万亩蔬菜种植土地,年产400万吨,含3个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1] - 十年前开始推行蔬菜目标价格保险,由政府配套资金和险企商业运作结合,应对市场价格波动风险 [1] - 原有价格保险无法覆盖自然灾害损失,新机制同时解决价格波动和产量减产的双重风险 [2]
日照市全面推广农业保险新政策,助力乡村振兴
齐鲁晚报网· 2025-05-29 15:28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颖 此外,农险制度体系也在持续完善。市县两级均建立了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联席会议机制,并出台了 《日照市农业保险保险费补贴管理实施细则》等文件,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规范承保机构运营。 在保费承担比例上,6类险种保持一致。农户仅需自行承担20%的保费,中央财政补助35%。省财政对 省财政直接管理县(莒县、五莲县)补助30%,对东港区、岚山区补助15%,其余部分由市与区县按5:5 的比例承担。 新政策的亮点显著。一是保障种类更全。完全成本保险涵盖自然灾害、重大病虫鼠害等风险,种植收入 保险则覆盖因价格和产量波动导致的收入损失,全面保障农户收益。二是保障范围更广。新政策将原本 仅在莒县、五莲县开展的完全成本保险扩展至全市,使所有种粮种豆主体受益。三是保费补贴更多。四 级财政对三大主粮及大豆的保费补贴达到80%,极大减轻了农民的投保压力。四是保障水平更高,相较 于原来的物化成本保险,农户只需多交几元保费,受灾时每亩却可多获赔上百元,基本实现旱涝保收。 近年来,日照市在政策性农业保险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财政保障能力不断增强,2020 - 2024年间,政 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规模增长28%,达到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