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文物

搜索文档
学者揭秘故宫文物南迁往事:国宝的迁徙之路
中国新闻网· 2025-08-26 10:13
故宫文物南迁历史事件 - 1933年2月7日首批故宫文物从北京启运 由院秘书吴瀛负责押运[2] - 文物南迁总计13427箱又64包 另包括古物陈列所5414箱 颐和园640箱又8包8件及国子监石鼓11箱[2] - 南迁文物最初在南京火车站滞留月余 后转运至上海租界保存[2] 文物迁徙路径与时间线 - 1936年南京文物保存库建成后所有南迁文物转移至该库房[2] - 1937年因日军进攻 文物分三路向后方疏散 开始长达10年的西迁历程[3] - 中路文物于1937年11月19日水路运往汉口 经宜昌转运重庆 1938年5月全部抵渝[3] - 最终选址乐山安谷乡"一寺六祠"作为存储仓库 距城区20里[3] 文物管理机制 - 1939年颁布《本院附属办事处办事细则》等章则[3] - 1940年4月制定《南迁文物点收清册记载订误暂行办法》[3] - 采用严格制度与细致管理确保文物运输保管零差错[3] 社会支持与协作 - 地方政府 军队与民间力量全力配合文物迁徙[4] - 重庆当地民众主动提供祠堂作为文物存放场所[4] 历史研究基础 - 学术专著基于近二十年研究 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原则[6] - 书中所有照片均精确标注日期 包括1924年12月24日故宫物品点查首日上午时段影像[6] - 研究覆盖1925-1949年间七位故宫负责人历史轨迹与院史变迁[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