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敦煌壁画
icon
搜索文档
刘亦菲“敦煌造型”惊为天人,网友:难怪她的美,全世界都嫉妒
商业洞察· 2025-06-26 17:27
敦煌美学价值 - AI技术将刘亦菲与敦煌飞天造型结合引发热议 体现敦煌美学的现代吸引力 [1][2] - 敦煌被形容为"活了一千年的生命"而非标本 展现其持续的文化生命力 [3] - 敦煌美学7次登上央视春晚 包括2024年收视第一的《年锦》节目 [4][5] - 莫高窟被称为"半部中国艺术史" 拥有3000余身彩塑和50000平方米壁画 [9][15] 历史与文明地位 - 敦煌是四大古文明唯一交汇地 历史比故宫早1800年 [14][15] - 被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评价为"西方艺术圣殿抵不过敦煌一面墙" [19] - 牛津大学教授认为敦煌是"人类文明的精神故乡"而不仅是历史百科全书 [30] 艺术与哲学内涵 - 三兔共耳图蕴含东方哲学 出现在全球多地文物中 [25][28] - 壁画包含失传唐代乐舞 再现白居易诗中曼妙场景 [43][44] - 第57窟美人菩萨金冠和第9窟贵妇锦履展现超前千年的时尚设计 [48][49] - 壁画题材覆盖佛国世界到世俗生活 形成完整古代世界观 [54][55][56] 文物保护现状 - 莫高窟正以肉眼可见速度剥落 专家预测50-100年内可能消失 [33][36] - 壁画脆弱如酥团 轻微触碰即会化为尘土 [34] - 20世纪初大量文物被英俄美等国掠夺 包括26方唐代壁画 [21][23][118] 《最美敦煌》书籍内容 - 收录400+幅壁画精华 覆盖11个朝代和不对游客开放的特窟 [38][41][67] - 640页13斤重 包含90%实地无法看到的濒危壁画 [59][69] - 27轮专业调色还原细节 正8开尺寸呈现博物馆级视觉 [75][77][79] - 附带价值288元赠品 包括描摹本和飞天莲花抱枕 [83][84][88] 艺术创作背景 - 古代画匠在贫苦条件下完成"地狱级难度"壁画创作 每一笔不可修改 [97][100][103] - 藻井图案达400多种 包含40多种已失传的中式乐器 [107][110] - 毕加索曾承认"真正的艺术在东方敦煌" [113] 文物保护历程 - 常书鸿变卖家产保护敦煌 李云鹤修复4000平方米壁画0失误 [120][125][135] - 樊锦诗扎根敦煌56年 被誉为"敦煌女儿" [136][141] - 捷克专家曾对修复材料严格保密 中国自主开发修复技术 [129][130]
福建德化:陶瓷产业展韧性
新华网· 2025-06-20 19:39
行业概况 - 德化县被称为"世界陶瓷之都",每年6月进入圣诞订单备货高峰期,产业呈现繁忙生产景象 [1] - 2024年全县陶瓷产业集群产值达663亿元,同比增长15%,产品远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 1-4月陶瓷产业自营出口额12.11亿元,同比增长23.69%,展现逆势增长态势 [1] 企业动态 - 顺美集团生产圣诞主题瓷偶发往全球,与迪士尼、环球影城等国际品牌合作开发IP陶瓷产品 [1][2] - 同鑫陶瓷2024年产值2亿元(年均增长20%),拥有75条智能化生产线,研发陶瓷+产品销往50多国 [1] - 唐丰陶瓷推出敦煌壁画主题茶具,通过文化赋能提升产品附加值 [2] 技术创新 - 同鑫陶瓷采用3D陶泥打印技术,30分钟完成传统需数小时的镂空曲面花器制作 [2] - 华茂陶瓷部署5G全连接工厂,通过数据系统优化生产工艺参数 [3] - 行业普遍应用自动注浆机、智能滚压线(10分钟/流程)等自动化设备提升效率 [1][2] 产业链建设 - 形成瓷土开采、加工、成型、销售等完整产业链,拥有4500多家企业、10万从业人员 [3] - 政府组织跨区域招工+复办技工学校,解决季节性用工荒问题 [3] - 构建原料保障、科技创新、人才支撑的产业生态体系 [3] 市场策略 - 企业从价格竞争转向设计/品牌/效率竞争,顺美集团开拓新兴市场降低单一市场依赖 [2] - 通过国内外展会挖掘新需求,开发智能花盆、节日家居等多元化产品线 [1][2] - 文化IP赋能(如敦煌元素、迪士尼联名)成为提升溢价能力的重要手段 [2]
敦煌缘何成为创新土壤(艺坛走笔)
人民日报· 2025-05-25 05:52
敦煌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 敦煌艺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吸收南亚、中亚、西亚艺术样式,创造出独具中国特色的彩塑、壁画等 [1] - 敦煌美学蕴含的丰富性与创新性是敦煌艺术得以"长红"的密码 [1] - 1944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常书鸿作为第一任所长率领工作人员开始保护和研究工作 [1] 敦煌艺术的研究与应用 - 80多年来一代代美术工作者在敦煌美学滋养中推进艺术创新 [2] - 董希文将敦煌壁画与民间年画、西方油画结合创作《开国大典》等经典作品 [2] - 孙纪元创作敦煌标志性城市雕塑《反弹琵琶》 [2] - 敦煌研究院组织创作的洞库壁画采用敦煌矿物颜色并融入现代转化 [2] 数字化技术推动敦煌艺术传播 - 敦煌研究院每年在国内外举办数十场展览,数字化技术成为亮点 [3] - "如是莫高"展览实现9座洞窟无损复制与共享 [3] - 设计300米长沉浸式壁画长廊,汇集数百件经典壁画 [3] 敦煌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 常沙娜将敦煌元素运用于人民大会堂、民族文化宫等建筑装饰 [4] - 敦煌艺术研究已涉及绘画、雕塑、装饰、服饰设计、音乐、舞蹈等领域 [4] - 刘元风团队设计出兼具传统韵味与现代风尚的敦煌服饰作品 [4] - "云衣霓裳"展览展示敦煌壁画人物服饰临摹画和时装设计 [4]
浓浓敦煌情 编织新故事(我在中国·行耕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03 06:01
敦煌文化国际传播 - 敦煌艺术作为中华文化独特名片吸引国际学者如美国汉学家史瀚文和俄罗斯教师奥莉娅长期扎根甘肃研究传播[2] - 史瀚文发现敦煌壁画与达·芬奇作品存在相似文化符号印证了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与融合[3] - 史瀚文1987年首次到访敦煌2018年成为敦煌研究院全职研究员专注佛教壁画及建筑空间仪式美学研究[4][6] 国际学者研究成果 - 史瀚文通过讲座纪录片等形式向全球推广敦煌学成果未来将参与乔治·卢卡斯制作的国际纪录片[6][7] - 奥莉娅2015年起每年赴敦煌考察3-4次2019年成为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首位俄罗斯籍研究生[8] - 奥莉娅翻译《读者》"敦煌号"俄文版并在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上获好评[9][10] 学术交流与教育 - 奥莉娅在甘肃政法大学举办敦煌藻井讲座并指导留学生制作藻井图案[7] - 奥莉娅组织青年学生参与"丝绸之路"圆桌对话推进甘肃省"百校结好"国际交流项目[11] - 史瀚文认为敦煌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代表体现中华文明的创造力与包容性[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