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航天观礼旅游项目
搜索文档
科技旅游:从围观到探索如何升级
经济日报· 2025-11-19 06:19
文章核心观点 - 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改变旅行方式,推动旅游从传统的“围观式”观光向深度“探索式”体验全面升级 [2] - 科技旅游通过“科技+”模式打造新场景、新体验、新产品、新业态,为出游赋予情绪价值,尤其能点燃青少年的科学探索热情 [3] - 数字技术打破了物理边界,为文旅资源插上翅膀,创造了“可参观、可体验、可学习”的完整新生态 [6] - 科技旅游通过“科技+”深度融合,催生新业态、拉动新消费 [9] 沉浸体验 - 科技旅游彻底改变游客角色,从被动旁观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通过沉浸式体验让高科技触手可及 [2] - 中国建筑科技馆“走!去建设火星”科学体验展聚焦深空未来、火星建造、太空艺术三大主题,带领观众情景式体验未来火星生活,设计90余门科普课程,开展5000余场活动,受众超30万人次,其中省外游客占比近三成 [3] - 海南长影奇幻乐园运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呈现“赛博朋克未来世界”视听盛宴,并通过绿幕影视体验互动项目实现实时互动,构建“一星七馆”全链条研学场景 [3] - “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将沉浸式体验与全息投影、数字展厅融合,实现每日常态化接待4000名计划内研学学生,已惠及70余万名中小学生 [5] 数字拓界 - 湖南博物院数字展馆可轻松漫游马王堆汉墓,身临其境参观43个展览;张家界云宇宙馆提供VR滑雪、VR翼装飞行等文旅项目 [6] - 湖南省接待游客从2021年的5.3亿人次增长到2024年的7.42亿人次,2024年旅游总花费突破万亿元,旅游业成为湖南六大万亿元产业之一 [6] - 湖南推进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开发数字文博平台“山海”APP,建设24小时不打烊的线上博物馆 [7] - 马栏山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打造“中华非遗云平台及中华非遗数字体验馆”项目,以3D建模和实时渲染技术打造虚实结合的场景 [7] 业态融合 - 文昌航天观礼旅游项目除观看火箭发射外,还提供航天科普、展览、主题演艺等丰富活动 [7] - 文昌航天发射场是全国首个开放性滨海航天发射基地,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低纬度发射场之一,观看火箭发射成为游客新选择 [8] - 浏阳市通过使用环保材料,引入数控技术、无人机编队等科技创新元素,推动烟花由“单一燃放”升级为“艺术表达”,2023年以来举行创意焰火燃放活动超130场,吸引游客超600万人次,拉动消费超180亿元 [9] - 武汉市将“赛宝武汉”品牌和“光谷光子号”空轨作为重要抓手,打造元宇宙街区等地标性项目,“光谷光子号”空轨全长10.5公里,已有超过310万人次体验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