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赋能文旅
搜索文档
科技旅游:从围观到探索如何升级
经济日报· 2025-11-19 06:19
文章核心观点 - 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改变旅行方式,推动旅游从传统的“围观式”观光向深度“探索式”体验全面升级 [2] - 科技旅游通过“科技+”模式打造新场景、新体验、新产品、新业态,为出游赋予情绪价值,尤其能点燃青少年的科学探索热情 [3] - 数字技术打破了物理边界,为文旅资源插上翅膀,创造了“可参观、可体验、可学习”的完整新生态 [6] - 科技旅游通过“科技+”深度融合,催生新业态、拉动新消费 [9] 沉浸体验 - 科技旅游彻底改变游客角色,从被动旁观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通过沉浸式体验让高科技触手可及 [2] - 中国建筑科技馆“走!去建设火星”科学体验展聚焦深空未来、火星建造、太空艺术三大主题,带领观众情景式体验未来火星生活,设计90余门科普课程,开展5000余场活动,受众超30万人次,其中省外游客占比近三成 [3] - 海南长影奇幻乐园运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呈现“赛博朋克未来世界”视听盛宴,并通过绿幕影视体验互动项目实现实时互动,构建“一星七馆”全链条研学场景 [3] - “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将沉浸式体验与全息投影、数字展厅融合,实现每日常态化接待4000名计划内研学学生,已惠及70余万名中小学生 [5] 数字拓界 - 湖南博物院数字展馆可轻松漫游马王堆汉墓,身临其境参观43个展览;张家界云宇宙馆提供VR滑雪、VR翼装飞行等文旅项目 [6] - 湖南省接待游客从2021年的5.3亿人次增长到2024年的7.42亿人次,2024年旅游总花费突破万亿元,旅游业成为湖南六大万亿元产业之一 [6] - 湖南推进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开发数字文博平台“山海”APP,建设24小时不打烊的线上博物馆 [7] - 马栏山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打造“中华非遗云平台及中华非遗数字体验馆”项目,以3D建模和实时渲染技术打造虚实结合的场景 [7] 业态融合 - 文昌航天观礼旅游项目除观看火箭发射外,还提供航天科普、展览、主题演艺等丰富活动 [7] - 文昌航天发射场是全国首个开放性滨海航天发射基地,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低纬度发射场之一,观看火箭发射成为游客新选择 [8] - 浏阳市通过使用环保材料,引入数控技术、无人机编队等科技创新元素,推动烟花由“单一燃放”升级为“艺术表达”,2023年以来举行创意焰火燃放活动超130场,吸引游客超600万人次,拉动消费超180亿元 [9] - 武汉市将“赛宝武汉”品牌和“光谷光子号”空轨作为重要抓手,打造元宇宙街区等地标性项目,“光谷光子号”空轨全长10.5公里,已有超过310万人次体验 [10]
赣风鄱韵引客来
人民日报· 2025-10-22 06:39
行业融合发展战略 - 行业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1] - 行业通过健全体制机制和创新政策机制,为文旅融合提供强力支撑并持续优化产业生态 [2] - 行业加快构建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条,全力将旅游业打造成新兴战略性支柱产业 [3] 科技赋能与产品创新 - 公司利用AI智慧使者和三维立体数据等技术手段,将文物转化为可感知的文化体验以提升吸引力 [1] - 行业通过数字技术打造大型光影秀等兼具赣风鄱韵和现代气息的文旅新场景,丰富游客体验 [1] - 行业在旅游设施中引入外骨骼助行器和智慧步道等科技产品,实时上传运动健康数据 [1] 市场推广与国际拓展 - 行业在2024年启动海外推广计划,赴马来西亚、摩洛哥等国家开展宣传推广 [2] - 行业在香港、澳门等地常态化开展宣传推广月活动并设立文旅推广中心 [2] - 行业通过举办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吸引170余家境内外旅行商和文旅集团签约合作搭建引客入赣桥梁 [2] 投资与产业成效 - 行业在投资合作对接会上达成25个合作意向签约项目,签约金额共计30.26亿元 [3] - 行业评选出124个省级文化产业重点扶持项目,并安排超3500万元资金支持文旅新业态培育和科技融合 [3] - 2024年行业共接待国内游客近6亿人次,旅游消费近6000亿元,入境游团队人次同比增长超300% [3] - 2024年全省2912家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收2719.6亿元 [3]
加快建设文旅强省 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河南日报· 2025-07-04 07:30
文旅产业战略定位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旅融合前景广阔,要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 [1] - 河南省提出加快建设世界文化旅游胜地,实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程,推动文化繁荣兴盛 [1] - 河南省文旅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8.87%,已成为支柱产业,带动相关收入4.37万亿元 [2] 产业发展现状 - 2024年度全省接待游客量突破10亿人次,综合旅游收入突破1万亿元 [2] - 2025年第一季度文化旅游市场经营主体达47万户,数量增长23.2%,吸纳就业人数增长8.8% [2] - 文旅企业直接提供就业岗位141万个,拉动相关就业岗位987万个 [3] - 云台山景区带动周边村民就业700余人,间接带动3.9万人从事旅游行业 [3] 产业融合创新 - 推出100多个文旅消费新场景,建成多个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 [7] - 打造"黄河古都"等旅游公路品牌,新县"红色大别山"旅游公路入选国家首批旅游公路项目 [7] - 开发红旗渠精神研学游、大别山红色生态游等"山水+文化"主题旅游线路 [8] - 文创产品销售额突破150亿元,"4+8+N"中华文化超级IP矩阵初步成型 [10] 数字技术应用 - "元豫宙"平台整合老君山、少林寺等知名文旅IP,打造线上线下协同发展模式 [19] - 河南博物院"玛雅VR超沉浸体验展"等数字化展览开拓多元消费空间 [20] - 《知道·老君山》沉浸式乐舞秀利用5G、AR、XR等新技术吸引游客打卡 [20] - 云台山全域旅游智慧管理系统实现景区资源全面监控和管理 [21] 重点项目推进 - 2025年度谋划34个重点文旅项目,总投资918亿元 [21] - 国家夏商文明考古研究中心、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重点项目持续推进 [21] - 建成并开放殷墟、隋唐洛阳城等7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11] - 中国文字博物馆二期、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等场馆相继落成 [11] 国际影响力提升 - 2025年"五一"假期首日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超140% [13] - 依托郑州、开封、洛阳、安阳四大古都打造"黄河古都群"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13] - 推出"世界文化遗产巡礼之旅"等面向国际市场的精品旅游线路 [22] - 开通运营"VisitHenan"官方账号,构建国际传播体系 [13]
游戏赋能福建文旅专项计划启动
中国新闻网· 2025-04-30 21:37
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游戏+文旅"主题活动 - 活动聚焦"游戏+文旅"前沿动态,探索数字技术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新路径,助力福建打造数字文旅新范例 [1] - 活动吸引约130位业内精英、专家学者参与,并签约一批数字文旅成果 [1] - 正式发布"数字山海·福游新生"专项计划,分阶段推进"游戏+文旅"IP跨界合作,培育新业态、提升文化影响力 [1] 游戏技术赋能文旅产业 - 网龙公司通过游戏脚本、美术画面等载体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持续吸引全球玩家关注,推动文化出海 [2] - 游戏与技术的天然耦合性使其成为文旅场景创新的"技术试验田",多点技术成熟带来巨大消费转化 [6] - VR技术应用案例:市民可通过佩戴高清VR设备"骑马"游览武夷山项目 [4] 数字文旅发展趋势与评价维度 - 音乐旅游成为文旅经济新赛道,未来可围绕"+音乐"拓展领域以提升旅游品质 [4] - 数字技术赋能文旅需从产能效能、文化价值、可持续发展和用户体验等多维度评价 [6] - "游戏+文旅"深度融合可推动文旅经济创新与传统文化传承的协同增值 [6] 企业参与与战略布局 - 网龙公司2004年起探索游戏出海路径,现计划投入技术优势助力福建文旅数字化升级 [2][6] - 专项计划将整合企业核心开发资源,通过跨界合作展示福建新形象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