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型基层运营监控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推动电网企业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
国际金融报· 2025-11-03 13:59
行业背景与政策驱动 - 数字化、智能化正加速赋能能源电力行业深度变革,网络安全成为系统运行的基本底线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1] - 国家层面明确提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提升关键基础设施安全水平,电力系统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 - 随着APT攻击、供应链渗透、工业控制系统入侵等高危事件频发,基层单位已成为黑客攻击的新目标[1] - 国家出台《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数据安全法》《信创目录》等法规政策,要求电力企业全面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推进核心技术自主可控[1] 基层运营面临的挑战 - 业务系统多、数据分散、信息壁垒严重,形成“数据孤岛”[2] - 传统IT系统运维依赖人工操作,效率低、容错差、无法满足实时决策[2] - 安全管理工具部署零散、响应迟滞,安全能力薄弱[2] - 信创要求日趋严格,传统外采产品存在被“卡脖子”风险,制约创新步伐[2] 新型基层运营监控系统关键能力 - 架构设计遵循“安全先行”理念,确保政策合规与系统可持续[2] - 平台构建选用国产信创生态产品,结合自研组件,构建数据“采集—分析—反馈”一体化的可视化平台,部署在内网独立安全域[2] - 数据安全实现从采集到传输、存储、展示各环节的加密、权限隔离、审计追踪等全链闭环措施[2] - 安全运维建立专班队伍,联通“云盾”“云燕”等平台,实现漏洞扫描、威胁情报融合、应急预案演练、日志溯源等高效闭环管理[2] 系统部署成效 - 通过精细化部署、逐级推广,在变电运维、安全管控、设备预测性检修、应急协同等多个业务板块实现系统集成和数据贯通[3] - 有效破解了传统模式“管不动”“看不清”“跑不快”的困局[3] 安全治理能力体系建设 - 加强“本地可控”的技术底座,硬件层面全部采用国产信创设备,软件层面自主开发集成模块以提升运维灵活性与响应效率[4] - 健全“全域覆盖”的安全策略,划定不同安全域并制定差异化访问策略,实行全流程安全控制,强化“白名单机制”和“异常行为检测”[4] - 构建“统一监控”的安全态势感知体系,通过日志聚合、告警联动等手段提升跨系统、跨层级风险感知和事件定位能力[4] - 推动“贯通融合”的业务闭环管理,基于业务场景构建智能看板和可视化报表以支撑闭环管理机制[4] - 提升“人人尽责”的安全意识文化,通过岗位实操演练、嵌入式开发、专题培训等培育安全文化氛围[4] 未来发展方向 - 向智能化管理深化演进,加快引入人工智能、安全编排自动化(SOAR)、AI建模预测等先进技术[5] - 向多元场景融合拓展延伸,推动系统在智能变电站、分布式终端、移动巡检等新场景应用[5] - 向标准体系制度化推进,将项目成果系统固化为规程、标准、模板,构建适配不同单位的安全治理“工具箱”[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