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型谷氨酰胺转氨酶 (TGs)
icon
搜索文档
合成生物学三大支柱!中科院苏州医工所马富强团队最新进展
文章核心观点 - 合成生物学作为多学科交叉领域,正通过"设计-构建-测试"的循环模式重塑生物制造范式,并在医药、碳中和、农业等赛道展现出颠覆性潜力 [1] - 苏州医工所马富强研究团队围绕合成生物学三大支柱技术(新型酶资源挖掘、基因调控元件设计、代谢途径优化)开展了系统性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果 [2][3][4][6][10] 三大支柱技术研究进展 - **新型酶资源高效挖掘**:利用生物信息学结合人工智能方法,从微生物基因组数据库中挖掘出新型谷氨酰胺转氨酶,最优新酶比商品化酶活性高2.3倍 [3] - **机器学习赋能启动子调控元件设计**:建立基于深度学习的启动子预测模型,实现"启动子设计-强度预测-优化调控"的闭环设计思路,精准控制基因表达 [6][7][8] - **人工智能优化代谢途径**:利用AI技术设计新型胶原蛋白模拟肽,并通过构建大肠杆菌细胞自溶系统实现高效生物合成,展现出在止血领域的应用潜力 [10][12] 研究成果与发表 - 新型TG酶分子机制解析论文在《Trends in Biotechnology》期刊发表 [3][6] - 机器学习启动子设计相关论文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期刊发表 [9] - 代谢途径优化研究论文在《ACS Synthetic Biology》期刊发表 [13] 行业活动信息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山东济南举办 [13][14] - 大会设置闭门交流、绿色化工、AI+生物制造、美丽健康、未来食农等专场,旨在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商业化应用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