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专业课程

搜索文档
“双高”联手,发掘更多新工科人才
新华日报· 2025-05-20 05:08
高校新工科建设布局 - 高校新工科专业建设路径明晰,工学类新增数量持续领跑,新增专业集中于人工智能等技术革新领域 [2] - 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新增智能科学和电子科学培养方向,分别依托人工智能学院和集成电路学院进行培养 [2] - 南京大学打破学院边界,开设"AI+生物"等交叉实验班,新增"软件工程+工商管理"等双学士学位项目 [2] - 东南大学开设全国首个交叉工程类专业未来机器人,建设"网络空间安全+法学"等9个双学士学位项目 [2] 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增智能飞行器技术等本科专业,低空经济技术与工程专业首届招生规模70人 [3] - 南京理工大学钱学森学院设立志道创新人才班,每年招收约65名学生,采用"本博贯通、学科交叉、项目驱动"培养模式 [3] - 苏州大学开展新工科交叉融合项目计划,鼓励学生从大一开始接触未来科技产业项目 [4] - 河海大学实施新工科教育项目制改革,智能制造工程(未来技术班)首批招生,将企业真实课题融入课程 [4] - 江南大学新增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拟招收70人,依托纺织、材料和控制优势专业,邀请航天五院等一线总师加入授课团队 [5] 中学教育与新工科衔接 - 中学教育改革需增加主题式、项目式学习,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兼具问题意识、实践能力与跨界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7] - 高中阶段构建分级融通培养体系,让科学教育成为新工科拔尖人才的"启蒙引擎" [8] - 中学与高校需协同开发模块化选修课程,如人工智能基础、工程思维训练等,共建新工科项目工坊 [9] - 中学期待高校资源下沉,共同开发课程,强化"技术+教育"跨学科复合素养 [10] 高校与中学协同培养 - 大学中学贯通培养需打破"中学只负责应试、大学才接管创新"的割裂状态 [11] - 南京师范大学在师范生培养中融入"AI+教育"模块,强化科技教育能力 [11] - 南京医科大学计划邀请中学生走进校园,体验医学模拟中心和实验 [12] - 中国药科大学为高中生设计实践项目,如药学探索实验,近距离接触生物医药领域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