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无容器材料科学实验柜
icon
搜索文档
“太空实验室”孕育科学梦想 回顾中国空间站这三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4 07:17
三年前,随着梦天实验舱顺利完成转位,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我们的空间站变成了现在的样子。三年来,这个太空家园迎来送往了8艘 神舟飞船,二十多名航天员在此生活、工作,一系列科研成果诞生。一起来回顾中国空间站的这三年。 梦天实验舱转位完成标志着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向着建成空间站的目标迈出了关键一步。 2022年11月30日,翘盼已久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热情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随后,"胜利会师"的两个航 天员乘组,一起在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家园"里留下了一张足以载入史册的太空合影。 随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在任务期间完成了四次出舱活动,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个乘组出舱活动纪录,3名航天员在舱内舱外密切协同,先后圆满完成 了舱外扩展泵组安装、跨舱线缆安装接通、舱外载荷暴露平台支撑杆安装等任务。 中国空间站自建造以来,已有2名科学家作为载荷专家登上太空,分别是桂海潮和张洪章。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顺利奔赴天宫,北京航空 航天大学教授桂海潮作为中国空间站的首位载荷专家登上太空。今年10月31日,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 ...
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取得新成果
央视网· 2025-08-25 20:37
空间材料科学突破 - 中国空间站无容器材料科学实验柜成功将钨合金加热至超过3100℃ 创造世界最高加热温度纪录 [3] - 实验验证自主设计建造的空间材料科学实验柜具有优异性能 积累关键在轨实验原始数据 [3] 空间生命科学研究进展 - 天舟九号上行器官芯片和骨骼肌前体细胞实验成功完成自动培养、在轨给药及显微成像等系列操作 [5] - 脑类器官芯片在轨研究发现神经元迁移速度较地面更快 显示空间环境可能加速脑组织细胞运动 [5] - 研究成果有望为脑疾病早期预警、治疗评估和药物开发提供新思路 [5] 空间应用系统成果统计 - 中国空间站空间应用系统本年度已在轨实施58项科学与应用项目 [7] - 累计完成实验次数超过26000次 下行空间科学实验样品27种 [7] - 获取科学数据总量达110TB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