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显示器笔记本Spacetop

搜索文档
为什么硅谷顶级风投开始抛弃模型,转身投“AI硬件”?
36氪· 2025-05-30 20:43
全球AI硬件变革趋势 - 2025年科技领域核心竞争从AI算法转向硬件设备,重点在于让AI真正"动起来"的硬件载体[1] - 交互方式从传统APP架构转向生物信号或环境感知驱动,重构人机交互范式[6][23] - 行业沿「交互升维-场景深化-生态重构」路径推进,形成"感知-决策-行动"闭环系统[22] 头部企业战略布局 - 谷歌推出整合AndroidXR与Gemini模型的智能眼镜原型,采用AdHawk眼动追踪技术实现12小时续航,计划与三星合作推出消费级产品对标Meta[4] - OpenAI以65亿美元全股票收购前苹果设计团队创立的IVE公司,组建55人硬件团队开发"AI原生"设备,首款产品预计2026年面世[4][5][6] - Meta宣布2026年推出支持人脸识别的AI眼镜,苹果AR项目"Orion"进入芯片研发冲刺阶段,目标2027年推出消费终端[1] 新兴技术公司突破 - Celestial AI完成2.5亿美元融资,估值超30亿美元,其光子芯片架构Photonic Fabric™用光信号替代电信号传输数据[8] - NeuroFlex开发贴合大脑皮层的纳米复合材料,A轮融资5000万美元估值达3.2亿美元[11] - Luminai研发80°视场角的平板波导AR模组,获a16z领投天使轮融资[12] - BioLink Systems开发可消化体内传感器,采集温度/酸碱度等生理数据[14] - SynthSense集成多模态传感器模组,Pre-A轮估值6500万美元[17][18] 投资风向与市场预测 - 红杉资本投资Brilliant Labs的实时翻译AI眼镜,IDG押注Sightful的无显示器笔记本Spacetop[2] - 全球AI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30.3%,2028年将突破1207亿美元[23] - 陪伴机器人市场未来五年预计增长四倍,但面临端侧算力瓶颈和数据隐私挑战[23] 技术演进方向 - 光子芯片、柔性电极、微型AR系统等底层技术重塑硬件图谱[7] - 垂直场景硬件爆发,研发周期从十年压缩至三到五年[23] - 生态战争成为竞争核心,空间交互信息催生数字孪生基础设施[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