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早产及无乳糖配方乳粉
icon
搜索文档
这家“中国第一”冲刺上市,做特殊婴儿生意,毛利率达71%
IPO日报· 2025-06-16 08:01
公司概况 - 圣桐特医是中国首家获批生产特医食品的企业,历史可追溯至2005年圣元集团成立的特医食品事业部[3][4] - 公司已推出14款主要特医食品,另有16款新产品在研发中,持有中国婴儿特医食品注册证书数量居行业之首[7] - 拥有五条主要产品线:过敏防治、早产儿、无乳糖、全营养及代谢障碍产品[6] 市场地位 - 2024年在中国特医食品市场本土品牌排名第一,所有品牌排名第四,市场份额6.3%[7] - 婴儿特医食品市场本土品牌排名第一,所有品牌排名第三,市场份额9.5%[7] - 线下覆盖338家分销商、700多家医疗机构及超过1.7万个零售点[7]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4.91亿、6.54亿、8.34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30.3%[9] - 同期调整后净利润分别为1.21亿、1.75亿、1.99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28.5%[9] - 毛利率稳定维持在71%左右的高水平[10] 产品结构 - 过敏防治产品贡献主要收入,2024年占比达90.3%,销售收入7.53亿元[11] - 2024年中国过敏类婴儿特医食品市场规模达105亿元,占婴儿特医食品市场77.4%[11] - 今年1月获批两款代谢障碍新产品,均为中国首个针对特定病症的特医食品[6] 股东结构 - 张亮家族通过多层控股架构合计控制52.26%股份[13] - 获得弘晖基金、创新工场、高瓴创投等知名机构投资,IPO前估值达26亿元[14] - 报告期内累计分红3.569亿元,2024年分红达2.01亿元[15]
这家“中国第一”冲刺上市,做特殊婴儿生意,毛利率达71%
IPO日报· 2025-06-15 19:25
公司概况 - 圣桐特医是中国首家获批生产特医食品的企业,历史可追溯至2005年圣元集团成立的特医食品事业部[3][4] - 公司已推出14款主要特医食品,覆盖过敏防治、早产儿、无乳糖、全营养及代谢障碍五大产品线,另有16款在研产品[7][8] - 截至2024年底拥有338家线下分销商,覆盖700多家医院及1.7万个零售点,婴儿特医食品注册证书数量居行业首位[8] 市场地位 - 以2024年零售额计,公司在中国特医食品本土品牌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6.3%),婴儿特医食品本土品牌第一(市场份额9.5%)[8] - 婴儿特医食品市场中,外资品牌雀巢(57%)和达能(18.4%)合计占据75%份额,公司为本土品牌龙头[8] - 过敏类婴儿特医食品2024年市场规模达105亿元,占婴儿特医食品市场的77.4%[1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4.91亿、6.54亿、8.3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30.3%[10] - 同期经调整净利润1.21亿、1.75亿、1.9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28.5%,毛利率稳定在71%左右[10][11] - 过敏防治产品收入占比从85.5%提升至90.3%,2024年销售收入达7.53亿元[13] 股东结构 - 张亮家族通过Beams Power、圣元国际等实体合计控股52.26%,弘晖基金、高瓴创投等机构参与投资[15] - 公司IPO前投后估值达26亿元,报告期内累计分红3.569亿元[15][16] 行业背景 - 2016年《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实施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6] - 2024年中国约30%婴儿存在过敏症状,其中6%患食物蛋白过敏,驱动过敏防治产品需求[13] - 公司近期获批中国首个针对丙酸血症/甲基丙二酸血症及苯丙酮尿症的特医食品[6]
圣桐特医港股IPO:产品注册优势显著但过度依赖过敏防治产品线
金融界· 2025-06-03 17:49
公司概况 - 圣桐特医是中国领先的特医食品提供商之一,专注于特医食品的开发、生产及销售 [1] - 以2024年零售额计,公司在中国特医食品市场中排名本土品牌第一,整体市场第四,市场份额为6.3% [1] - 在中国婴儿特医食品市场中排名本土品牌第一,整体市场第三,市场份额为9.5% [1] - 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中国特医食品行业的先驱之一 [1] - 2007年商业化中国首个特医食品产品(早产及无乳糖配方乳粉) [1] - 2011年成为中国首家获批生产特医食品产品的企业 [1] - 2025年1月推出两款创新产品(特爱丙佳和特爱本佳),分别针对丙酸血症/甲基丙二酸血症和苯丙酮尿症婴儿 [1] 财务表现 - 收入持续增长:2022年4.912亿元→2023年6.542亿元(+33.2%)→2024年8.341亿元(+27.5%),年复合增长率30.3% [2] - 毛利率稳定:2022年71.8%、2023年71.0%、2024年71.0% [2] - 2024年净利润0.941亿元,调整后净利润1.994亿元(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 [2] 业务结构 - 产品高度集中:过敏防治产品占收入比重逐年上升,2022年85.5%→2023年88.2%→2024年90.3% [2] 财务状况 - 存在流动负债净额:2022年1.700亿元→2023年2.372亿元→2024年4.045亿元 [2] - 流动负债主要源于与少数权益股东优先权相关的金融负债,该优先权已于2025年1月终止 [2] 行业竞争 - 截至2024年底,中国约有60家企业注册了特医食品产品,其中注册婴儿特医食品的企业不足20家 [3] - 行业竞争加剧可能对公司市场领先地位构成挑战 [3]